时间:2024-06-01
张花云
摘要:班级活动是可以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研究大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的类型,探索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班级活动。
关键词:大学生思政教育班级活动
面对大学生群体出现的思想认识多元化、价值判断复杂化、发展诉求多样化趋势,特别是一些错误思潮和观点可能对学生思想行为产生的负面影响,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刻不容缓。
一、大学生思政教育班级活动的概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班级活动,是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外部客观存在的涉及面广、人人参与的活动方式。具体是指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全班人员参加的一个微群体活动。
二、大学生思政教育面对的问题
1.中国社会环境:中国特定的社会现状造就出一批“六对一”的“独生子女”保养模式。当前的大学生们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他们一出生就落在了蜜罐里,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甜”。因此,这样的一种生活环境,给独生子女更多的是一种过分的关爱,虽然更多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是,也不乏由于教育或者引导方式的偏差,总体观察,这样的家庭和社会环境,是的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以我的意识为转移,极度的自私。
2.家庭环境:学生的行为意识可以直接反应家庭教养。和睦家庭中的孩子,性格相对完善;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性格上有或多或少的缺陷;经常争吵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性格上同样会有不足。家庭教育一定程度上说是每一个人的启蒙教育,同时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不同的家庭环境给大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只是有的属于隐性表现,而有的属于显性表现。
3.学校环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停留在精英教育模式上,对当前特定形式下“独生子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还缺乏精准的格式,还有待极速调整教育模式。
4.网络环境:网络的虚拟化吸引了不少大学生沉溺其中,有些甚至产生网瘾不能自拔,由于更多的是独生子女,而年龄上又与家长存在较大的代沟,在虚拟网络中已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沉溺其中,易削弱大学生的担当和责任心。
三、大学生思政教育优化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复杂社会现象,大学生群体出现的思想认识多元化、价值判断复杂化、发展诉求多样化趋势。优化思政教育方法,润物细无声引导方式更能体现使用价值。
当前中国式教育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灌输的都是只要上了大学就好了;无论学生还是家长形成一种共识:进了大学就意味着成功了———可以不学了;歪曲的思想意识导致大一新生很难适应大学生活;不能接受严格的管理,甚至出现退学现象;面对这样严重的问题,简单的说服很难理顺学生思想;在班级内部召开“大学生严管的利与弊”辩论赛,人人参加,学号单数者为正方,学号双数者为反方;刚开始学生一方倒,都不愿意当正方辩手,但年轻人在赛场上碍于面子不服输的原因,被迫场下拼了命的搜集素材;经过一场一场的辩论,最终正方获胜。全员参与的比赛,参赛越多受教育也越深。学生自己教育了自己,对学校嚴格的管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较劲意识在紧张的比赛过程中逐渐平息。
随着大一新生与学校对抗情绪的平复,新的问题出现了———宿舍矛盾。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因为有些学生缺乏集体生活意识或经验,不会与舍友相处,不可避免的矛盾就产生了。针对这种情况,组织以宿舍为单位的“一站到底”比赛。要求舍友都要参加,出题范围是当下学习的教材,出题形式是娱乐与严肃并存。比赛方式是宿舍与宿舍PK,问答、抢答、必答都是本宿舍出题,对方宿舍方答。哪个宿舍的成员都不服输,在宿舍变着法儿的找题、编题,切磋商量的过程化解了舍友之间的一些不愉快,避免了矛盾加深,宿舍问题在萌芽状态被化解掉。
在班级里召开个人简历大赛,要求人人上台讲解制作过程。简历,是学生求职时必备的资料之一,面试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在班级里反复这项活动,可以锻炼每位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生相互学习,逐步提高,很好的完善了简历制作过程中的缺陷,为学生就业奠定基础。
班级活动相对于院级和校级活动来说能关照到每一位学生,真真正正做到了一个都不能少。因此,倡导有针对性的组织班级活动,并以此为契机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周小宋,李美华;美国课堂管理中的有效奖励与无效奖励[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2]周小宋,李美华;美国课堂管理中的新方法:行为契约[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3]王广新,白成杰;教师的网上引领行为与策略[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10期.
[4]黄晓红;试论教师如何实行健康的课堂管理[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陈振中;社会性、互动与权力———诠释课堂生活的社会学视角[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4期.
[6]杨帆;“一主三性”班级管理模式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6期.
[7]殷波;论新课程背景下民族院校的教师教育改革[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8]李红梅;熊昌雄;;课堂问题行为的成功归因及解决策略[J];怀化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魏亚琴;从控制、惩罚到激励、引导—————谈课堂管理理念的更新[J];基础教育研究;2004年Z1期.
[10]林建华;论教师心理素养教育[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