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论多媒体技术辅助历史教学的作用

时间:2024-06-01

张丽

(安徽省亳州市亳州中药科技,安徽亳州,236800)

摘 要: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促进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本人就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优势谈谈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历史教学

伴随着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成熟,人类社会进入了高度发达、文明的信息社会。多媒体技术手段的普遍使用给现代教育带来教育、教学方式的重大改革。多媒体技术使知识内容可以通过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影像等各种单一形式或者是几种形式的组合来表现。在历史教学中采用这种教学手段,可以多角度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与效果。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和发展自己,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一、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学生、媒体三个要素构成,三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信息的传播者,学生是信息的接受者,媒体传递则是信息的载体,是沟通教与学的桥梁。同时,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获取的外界信息中,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l%来自味觉,显然增加视觉、听觉信息量是多获取信息最可取的方法。因此,在课堂中给学生以最直接的感官刺激,有利于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但是长期以来,受单一的传统历史教学方式的影响,单纯靠粉笔、黑板和教师的嘴的方法,很难长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面对老师在黑板上所列的知識提纲和板书,只会埋头记笔记。加之历史具有过去性,只靠文字和语言往往很难理解,学生既感觉枯燥乏味,教学效果又差,造成了很多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淡薄,历史成绩和综合素质也难以提高。而多媒体手段在视觉、听觉效果方面独具优势。它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变为动态而多彩的视频图像以及生动活泼的文本;它可以用生动形象的画面,简单明了的解说,吸引学生看、听、动手和动脑的兴奋点,使学生长时间保持很高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课堂教学,从而达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打破时空的界限,为学生再创历史画卷,缩小学生与历史的时代距离,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传统教学由于媒体单一,以教为主,只能教师讲学生听,导致学生厌学。多媒体教学则能改变这些弊端,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如在抗日战争的教学时,日本无条件投降这一事件,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播放历史视频,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督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历史场景:日本首相铃木声嘶力竭叫嚣“本土决战”的声音;美国的“小男孩”“胖子”在日本广岛、长崎上空卷起的蘑菇云;苏联红军进入东北的壮观;毛泽东发表《对日寇最后一战》的声明;日本外相重光葵、参谋长梅津美治郎在东京湾“密苏里”号上垂头丧气签字的神态……这些活生生的历史画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能对日本无条件投降这段历史刻骨铭心,课堂教学效率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又如在《重庆谈判》的教学中,教师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电影《重庆谈判》中有关国共两党重庆谈判的历史背景资料。进而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一)抗战结束后国内形势如何?(二)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目的是什么?(三)中共的对策是什么?观看视频之后,学生对这一历史事件有了感性认识,就能有根据地对老师的设问进行理性思考,进而展开讨论,主动发言,课堂气氛活跃。这样,在教学中,学生由以前被动的学习变成了主动、愉快地参与。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的规律性联系。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多媒体教学具有快速准确、大容量、表现力强的特点。可以在课堂再现历史场景,学生通过观察直观画面,展开丰富想象,进行积极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向纵深方向发展。如在《祖国的统一大业》的教学中,教师先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改革开放后祖国综合国力增强的历史图片,然后再设问“为什么中国政府能够成功收回香港澳门?”学生就不难找到问题的答案了,学生同时也学会了利用历史事实总结历史结论的学习方法。随后,多媒体课件展示大陆与台湾的交流现状,及一些“台独”势力的活动,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直观信息后,教师提出问题:就如何解决台湾问题提出你的设想与建议,指导学生积极地通过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国家有关两岸统一的法规政策等资料或者调查访问,与同学合作探究,从而找到解决台湾问题的有效方式。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能力。

4.有利于创设德育情境,陶冶学生情操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历史学科的学科特点,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思想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教育。过去的历史教学也很重视德育教育,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单纯靠语言来描述,缺乏情景渲染,往往不能使学生产生思想上的共鸣,难以发挥历史学科的思想教育功能。而多媒体教学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有着非凡的魔力。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运用其声像效果和感染力强的特点为学生营造一个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历史情景,再现历史场面,增强真实感,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自感受历史时代的氛围,通过内心体验,引起情感共鸣,自觉地接受历史的熏陶。

在《抗日战争》这一章节的教学时,可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抗日战争的电影片断及人物照片资料,如电影《狼崖山五壮士》《地雷战》《地道战》等,使历史上的那些民族英雄形象活生生地再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与民族英雄同喜共悲,在激昂的气氛中于心灵深处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强烈感染。

综上所述,在历史教学中,合理、恰当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能从不同角度展现历史知识的内在规律,突破时间、空间、抽象的限制,让学生充分感受、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增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多媒体技术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资料:

[1]汤仁斌.谈多媒体应用于历史教学应注意的问题[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1).

[2]叶小兵.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现代信息技术[J].历史教学,2003(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