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1
拜凤莲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指导学生通过自己积极的活动去探索,从而获取知识,发展智能,培养情感,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使其生动活泼地发展。
一、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培养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情感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是一种情境的创造,能创造出激动、高昂,富有美感和情趣的教学环境,使教与学始终处于活动化状态,这样学生就能在情境中构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正确的学习兴趣和情感。我们在语文课堂中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的身心在这种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去尽情地释放,洒脱驰骋!
例如:我在教学《草原》一课时,创设了这样一种情境:1.播放歌曲《天堂》,将学生带入草原高远辽阔的境界。2.演示有关《草原》的画面,高远的天空、辽阔的草原,柔美的线条,小丘上云朵似的羊群,奔驰的骏马…… 3.随着乐曲由平缓到激越的节奏变化和直观画面的展现,天底下,明朗的天空、美丽的大草原、奔驰的骏马及骑在马上身着盛装而又好客的牧民都活生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种设计,形声并用,抽象的文字变成可视可闻的具体形象,不仅突破了教学难点,而且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实现了文字语言向音乐语言的自然置换。
二、挖掘课程资源,启发有效思维,突破重点难点
现代教育媒体能把学生带入丰富的知识世界,还可以将难以直观表达的语言文字,抽象的道理,复杂的现象,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把学生带入创设的情境之中,使学生在老师为他们准备的课程资源中畅游,自由选择,吸收自己所需要的资源,解决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上《武松打虎》一文时,描写武松时,用“抡”“劈”“揪”“按”“踢”“提”“打”等几个字,字字千钧,虎虎生风,形象生动地凸现了武松打虎的英雄气势,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武松过人的高大形象。课堂上,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相机播放了武松打虎的视频片段,让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了武松的勇武无畏而又机敏的英雄形象。课文中描写了老虎抓人时的“扑”、“掀”、“剪”这三个动作,我又適时地出示了有关这几个动作的多媒体课件,帮学生具体地了解到老虎抓人的凶猛,从而更进一步了解了武松的英勇无畏,使学生对武松的崇敬钦佩之情油然而生,课文的重点难点得到顺利突破。
三、尝试新型教学方式,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语文教学中合理适度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这几年,我们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的网络技术优势,大胆尝试了新型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信息的丰富性、快捷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我凭借网络的优势,让学生上网查询有关桂林的资料。此时,有关桂林的图片、文字、视频一一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知识的水平,自身的兴趣爱好,在网上畅游,去获取不同的知识,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结构。在交流时,学生就有了各自不同的交流内容。有的学生说出了桂林各个方面的资料,有的学生根据网上图片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了自己的思想观点。此时,网上提供的信息已经把学生深深地吸引住了,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文的自主学习与探究之中。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阅读方面注意“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语文学习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和学生的需要,每学期帮助学生确定阅读专题,如,环境保护知识,自然科学知识,科学家的故事,珍爱生命的故事等,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查询这些相关的知识、故事等。其次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结合自己的想象,进行交流、议论、比较、写读后感、写读书卡、编写墙报等。四年级下册在学了第五组课文后,我让学生借助网络收集了很多有关资料,创办了一期珍爱生命的墙报,内容丰富、想象奇特,设计新颖。
另外,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不能仅仅使用一种现代教育媒体,更多的是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设计、组合运用多种现代教育媒体,以达到优化教学的效果。
四、激发了美感,渗透了美育
生活离不开美,缺乏美感的人生是不完善的人生。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说:“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本质在于理解自然和社会的美,理解人与人的相互关系的美,在于以艺术的眼光来认识周围的现实,在于培养艺术美的创造力”。
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写景状物的优美课文,这些课文从不同角度对祖国美丽的自然风光、古朴的民族建筑、悠久的历史文化等方面,作了深刻细腻的描述。可是由于大多数学生未能亲眼目睹所写的美景,只能从课本文字的描述和插图中了解一二,而这些均不能直观地、动态地再现景物的自然美。因此,在教学中就可以凭借多媒体电脑无比强大的功能,跨越时间和空间,带领学生在课堂内,任意浏览,欣赏各地自然风光,真切感受,直接体验自然美。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我抓住了桂林山水的特点,用录像将桂林奇特、秀美、险峻的山和平静、清澈、碧绿的水的美景依次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图像与课文内容相互对照,形、声、音、色浑然一体。“形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意美以感心”。这时的学生,有了浓郁的兴趣,他们进行了实地的体会,仿佛进入了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桂林山水中,荡舟漓江,看到了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使学生如痴如醉。学生陶醉在美的氛围之中,深深地爱上了祖国的桂林山水。可见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能将学生陌生的可感性事物再现出来,可以填补学生感性认识的空白。这样的教学,不仅能让学生领略到祖国的美好山河,而且能引发学生审美情趣,使学生在感受美、享受美的同时,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到陶冶。
总之,语文教师要把学生视为待点燃的“火炬”、待开发的“矿藏”、人生旅途中需要“加油”的跋涉者,用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人格完善,提高学生生命质量,在学生生命提速的同时,实现教师自我生命的完善。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