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列宁辩证法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时间:2024-04-24

摘 要: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马克思、恩格斯从哲学大师黑格尔那里探寻到了辩证法的宝藏,而列宁作为接班人沿着他们二人的道路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进一步提出辩证法、逻辑学和认识论三者一致的思想,详细论述了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和十六要素。列宁的哲学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使列宁的声音迅速传播到全世界,并传入中国。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辩证法思想对于当今中国社会仍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列宁;辩证法;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20.074

列宁适应时代进步的客观要求,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全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从而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变成了社会主义实践。2020年正逢列宁诞辰150周年,笔者认为对他最深刻的缅怀,就是认真钻研和学习列宁的著作。

1 列宁辩证法思想的时代背景

列宁对唯物辩证法的探索和研究是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为背景的。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社会各领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及其对落后国家的侵略、争夺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矛盾激化等,终于使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出现了薄弱环节,而俄国就是这个链条的薄弱环节。这些变化引起了马克思主义阵营内部思想上的混乱,以伯恩施坦为代表的修正主义者主张庸俗的经济决定论,企图用新康德主义改造马克思主义,用折衷主义的诡辩方法代替马克思的辩证法。对此,第二国际理论家如卢森堡、倍倍尔、考茨基等人相继对修正主义的一系列错误观点进行了批判,但是他们仍鼓吹沙文主义,为机会主义者辩论,未能掌握辩证法的真谛,未能更好地把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为反对伯恩施坦、考茨基、卢森堡等理论家歪曲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论断,列宁将研究重点放在唯物辩证法上。

2 列宁辩证法思想的理论来源

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哲学家赋予辩证法概念的释义不同。列宁的辩证法思想主要来源于哲学大师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

2.1 以黑格尔为代表的思辨哲学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时期辩证法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将“绝对理念”当作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上所有事物都产生于抽象的绝对理念,本体论、认识论和逻辑学三者是一致的,认识的过程是“绝对理念”自己认识自身的演化过程,而逻辑学也就是研究绝对理念发展变化的历程,这本质上是一种概念的辩证发展。黑格尔总结提炼了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一系列辩证法的范畴,在《逻辑学》中阐述了对立面相互转化的概念,系统研究了否定之否定的思想。黑格尔还提出了真理是全体的命题,认为真理是完备性的认识体系,认识真理是“绝对理念”自己认识自身的过程。黑格尔辩证法蜚声哲坛,但是,他的辩证法仍是颠倒了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现为一种鲜明的思辨性。

2.2 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辩证法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改造黑格尔的基础上创建了唯物辩证法。早在1843年《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就已经同黑格尔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初步考察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时,认为黑格尔对自然界和社会的阐释并不透彻。1844年8月,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巴黎会见,他们在《神圣家族》中首先清算了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的思辨哲学,并揭示了其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1848年革命失败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陷入了低潮,马克思重新开始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撰写了《资本论》这部鸿篇巨著,揭示了劳动二重性和商品拜物教,并发现了剩余价值理论。这部著作虽然主要研究的是政治经济学,但通篇在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规律和矛盾的同时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逻辑。马克思将研究重心放在了经济方面,于是,恩格斯承担起了阐述唯物辩证法的重担。他在《反杜林论》中通过一些经典的例子讨论了对立面相互转化、质量转换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又明确指出:“辩证法的规律是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历史中抽象而来的,辩证法的规律是历史发展阶段和思维本身的最一般的规律”。他在书中总结概括了哲学的基本问题、三大规律和诸多范畴。列宁的哲学思想就受到恩格斯的极大影响。

3 列宁辩证法思想的主要内容

列宁正处于20世纪革命浪潮高涨的年代,一战触发了俄国的工人运动,无产阶级革命既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同时也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1914年以后,列宁将研究视角转向了辩证法,他对于唯物辩证法的考察和阐释是极具创造性的。

3.1 列宁丰富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列宁在早期为反对马赫主义者鼓吹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所作的哲学著作《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以下简称《唯批》)中已经论述了认识论的基本原理。他谈到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提出要坚定地站在唯物主义立场上,坚持哲学的党性原则;初步将辩证法和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论述了实践对认识的重要作用;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和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1913年以后,列宁在阅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时发现他们互通书信时每每谈到辩证法就会提到黑格尔,而他却对辩证法的理解不够深刻。1914年一战爆发,列宁同国内联系暂时中断,余出大量的时间进行理论研究。于是,他一到达伯尔尼就开始潜心研究黑格尔哲学,并且留下了大量的读书笔记,经过整理收录为《哲学笔记》。这些笔记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是列宁对唯物辩证法的创造性研究成果。如果说《唯批》卓越地完成了历史赋予的使命,那么《哲学笔记》则对《唯批》涉及的各个原理和问题都有了更新的突破。首先,列宁在《哲学笔记》中补充强调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也就是正确的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其次,列宁重新阐释了主体、客体范畴及其辩证关系,在黑格尔的基础上给主体下了定义,认为主体就是有意识、有生命的个人通过有目的的实践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強调主观能动性;再次,他还阐述了《唯批》中已经讨论到的真理观,提出“真理是个过程”和“真理是全面的”的新观点;最后,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提出:“辩证法也就是(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的观点。后来,又进一步完善为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三者一致的思想。综上,列宁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的诸多原理,对丰富认识论的贡献十分巨大。

3.2 辩证法的十六条要素

《辩证法的要素》作为列宁研究辩证法的丰硕成果,被收录在《哲学笔记》中,是列宁对唯物辩证法体系的纲领性总结。他科学表述了辩证法的基础、原则、规律与范畴及其相互关系,共十六条要素。但这些要素经过了一个反复推敲,逐步完善的过程。最初,列宁提出的是辩证法的三要素,即“应当从事物的关系和发展中去观察事物本身;事物本身的矛盾性,一切现象中的矛盾的力量和倾向;分析和综合的结合”。第一个要素列宁指出要用客观的、本质的、发展的眼光观察问题。第二个要素强调认识过程中的矛盾。第三个要素阐明分析和综合是认识的两个不同阶段,是“各个部分的分解”和“整体认识”的对立统一。之后,列宁认为不够详细,以三要素为骨架扩展为七要素,最终又逐步完善补充为十六要素,各要素之间体现了由简单到复杂,由抽象到具体的排列顺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最重要的一点,列宁在这十六条要素中是否穷尽了辩证法的范畴、要素?仔细阅读列宁的哲学著作就会发现答案是否定的,这些要素只是他对辩证法体系的内容进行研究而得出的总结性框架,列宁的论述已经表明辩证法的内容并不是封闭的体系,而是不断与时俱进,最终体现为每个时代鲜明的特征。

3.3 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这十六条要素中,列宁在第四、五、六、九条中着重论述了对立面的统一斗争规律。列宁非常重视黑格尔有关矛盾的辩证法观点,经过唯物主义的改造后,将其视作辩证法的核心。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列宁更加充分的论述了这个观点:“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矛盾着的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是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列宁侧重从事物发展的过程分析对立统一规律,指出“发展是对立面的‘斗争”“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观点。对立统一是辩证法全部原理、规律的核心,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都体现了对立统一的关系,它是辩证法的根本规律,不仅是客观世界的规律,还是精神世界的规律。

4 列宁辩证法思想的当代价值

列宁的唯物辩证法思想体现在他建党、建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理论和实践中。列宁主义是关于在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如何在落后资本主义国家取得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和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十月革命的胜利意义非凡,之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中心转移到中国,从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这片广阔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唯物辩证法自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以来,经过列宁的发展后传入中国,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五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努力下,与时俱进,得到了更长远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在中国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深化对唯物辩证法的理解和认识,创造性地运用辩证思维,对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前文中,笔者主要探讨了列宁对发展和丰富唯物辩证法所作的贡献,新的时代条件下,列宁的辩证法思想仍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要时刻警惕否定十月革命、抹黑列宁的错误言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以中国国情为基础,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完美结合的理论创新成果。习总书记在多个不同场合围绕唯物辩证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他重新阐释了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指出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实践和认识的统一,这是对列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变是对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的应用;全面从严治党,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思想是对列宁关于建设无产阶级政党思想的新运用,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发展等,这些都是新理论对列宁辩证法思想的崭新运用。可见,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开放的、发展的理论,它并没有穷尽真理,需要继承者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继续攀登高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列宁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238.

作者簡介:高爽(1994-),女,汉族,山西孝义人,法学硕士,内蒙古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