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4-06-01

黄雪婷

摘 要:新生入学教育是学生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新生迈入大学校门后的第一门课程,起到引导启发等先入为主的作用,对新生有着重要意义。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新生入学教育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分析现如今高校入学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入学教育 现状 对策

一、新生入学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新生入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转变学生从高中到大学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模式。新生入学面对多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大学和高中在学习的模式上的转变;高中是封闭式的管理,在学习和生活上是被动状态,而大学是开放式的,多元化,在学习和生活上是在专业老师授课的基础上,自学为主,生活上靠自我管理;其次在生活环境上有些不同,大学面对更自由更开放的生活环境,相对于高中单调的生活更丰富更多诱惑。面对“95后”的新生,在思想动态方面较为活跃,思想、价值观状况呈现多元化和不确定性,根据现有的入学主题教育情况,存在以下情况:

首先,许多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并不十分清楚自己所报考专业的特色及社会价值,甚至不清楚自己真正喜欢什么专业,部分学生在报专业时完全是按照家长的意愿填报。入学后,对所学专业不了解、不满意,服从调剂的学生不在少数,但在父母及其他对其影响力较大的人的影响下,又不得不继续专业学习。[1]

其次,绝大多数新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健康积极,大部分新生成才成功的愿望较为强烈,部分同学能够明白社会竞争的激烈,渴望通过大学阶段的学习来丰富和完善自己,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占领就业的制高点,并最终赢得发展上的主动。[2]

二、新生入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1.入学主题教育形式上以课堂授课为主,时间大多集中在一周时间内,有些还和军训或者基础课教育穿插进行,时间紧,内容多,不够细致、具体,因此效果往往并不明显。

2.缺乏与家长及社会的结合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家长和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在不断提高。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新生入学教育需要得到社会和家长的理解与支持,进一步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联系和沟通可以有效地加强和改进新生入学教育工作。

3.入学教育时间较短,未形成长期有效的教育机制。多数入学教育集中于新生开学后一个月的时间内,对新生的掌握情况也并不深入,短期内的教育效果并不显著。

三、新生入學教育的对策及建议

面对诸如此类的情况及问题,就要求我们辅导员针对新生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开展思想驾驭和文化课专业课及个人理想前途、教育,帮助同学设计、规划。为做好下一步工作,学校今后将更加注重集中教育和长期教育的结合,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全面教育和重点教育的结合,注重教师教育和学长教育的结合,注重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结合,注重日常教育和生活关怀的结合,统筹安排好新生的各项教育工作,并形成长期的、逐层递进的长期培养机制,同时不断丰富教育载体,积极搭建平台,不断创新形式,做好宣传引导,确保对新生的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1.根据“95”后大学生的特点调整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理

首先,在教育模式方面,应改变过去新生入学教育时居高临下的单向灌输而向平等交流的双向乃至多向沟通转化;其次在教育的内容上,只有那些启迪人生的新知识,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注意,才能被学生理解、接受,并对其日后的思想、行为产生导向作用,成为内化的素质。最后,在教育的方法上,不能再简单地采取传统的“填鸭式”教育,而应通过具有典型实例的剖析,启发学生自己去分析、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引导新生以发展的眼光看世界、看社会、看自己,帮助新生确立自身的成才目标,激发其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3]

2.结合专业情况,注重学业引导及就业规划

入学教育应加强新生入学适应引导,如通过邀请学科专家、教授、学者开展对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计划、课程结构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就业方向、职业发展和从业资格等方面的介绍活动,使大学生在入学之初就对本专业有系统的认识,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和职业发展意识。同时,通过名师讲堂、学习经验交流会、学风宣讲、选课指导等形式,让新生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动力,了解大学学习的特点、方法和内容,学会自主学习、学会思考、学会研究。而面对未来严峻的就业形势,“95后”大学生选择专业的时候往往关心的是专业的就业前景。但在进入大学后却出现茫然的状况,不知该从何努力,这种心理不仅影响他们的适应状况,也影响他们的成长发展。因此,在入学教育中就应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通过理论知识传授、案例分析、职业讲座、社会实践等形式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指导和培训,帮助学生开拓视野,了解社会的真正需求,引导学生分析自我潜能和捕捉社会机会,帮助学生确立职业发展方向和策略,提高其职业竞争力,增强职业生涯成功的机会。

3.拓展教育平台,建立全方位的互动教育体系

在传统的课堂教育平台之外,积极开展一系列大学新生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实践活动;注重利用图书馆、校园媒介等现有平台,向新生展示新的学习和生活领域,引导他们适应新的教育和成长环境,培养自主的、开拓性的学习能力;通过营造积极向上的教室文化、寝室文化和校园文化,促进良好学风、班风的形成,让新生在良好的文化环境中受到陶冶,充实精神生活,提高适应能力,增进心理健康。顺应“95”后网络一代的时代特点,开拓网络教育平台,加强对网络使用的教育、监控和引导,利用QQ、微博、微信等各种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沟通方式开展交流增进了解,帮助新生健康成长。从“95”后新生的特点来看,不同的教育背景、成长环境、生活经历和高考体验,直接导致了每个新生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进入大学学习生活有着不同的目的和追求。高校要秉承尊重、认同和宽容的态度,深入了解分析“95”后大学生鲜明的时代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入学教育工作,使大学新生尽快转变角色,适应大学生活。

参考文献

[1]邱荣斌,彭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特点及其对策探讨.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6.

[2]曲云进,姜松.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实效性问题研究仁.高校教育管理.2009.

[3]王翔.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研究.海南师范大学,201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