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历史学角度浅析长春市回族情况现状

时间:2024-06-01

姚洋洋

摘 要:长春市是一个少数民族较多的地区,截止到2011年底,全市有46个少数民族,人口达到27.6万,其中回族人口达到4.8万,占长春市少数民族人口的17.4%,呈逐年上涨趋势。此外,伊斯兰文化传播也日趋网络化,对穆斯林以及非穆斯林了解伊斯兰文化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

关键词:长春市 回族 清真寺

一、成分

(一)人口比例

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长春市区人口数约为8222727人,市区回族人口为9045人,占市区总人口的0.11%;回族县城人口较市区多1387人,占县城人口总数的0.43%。

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长春市区回族较比例为1.1%;县城回族人口为12975人,占县城人口总数的0.44%。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长春市区回族人口较1964年增加了5378人,占市区人口总数达到1.11%;县城回族人口达到17396人,所占比例达到0.43%。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市区回族人口增加3353,占市区人口总数比例的1.04%;县城回族人口较1982年增加了638人,增加幅度很小,但仍呈增长趋势,所占比例为0.42%。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长春市区回族人口比1990年增加了20245人,县城回族人口有所减少。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长春市区内回族人口仍呈上涨趋势,距第五次人口普查市区人口增加了2737人,县城回族人口也在增加。

(二)城乡人口构成

总的来看,长春回族人口多数居住在城市内,1982年至2010年二十八年期间市区回族人口增加了一万余人,县城回族人口数量一直不多,只有1990年突破过五千,乡村回族人口1982年最多,此后一直围绕在一万两三千人左右。城市回族人口的增加也从侧面体现出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的进步。

(三)回族人口文化程度

吉林省长春市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00年长春市回族人口(包括县)硕士研究生人数达到107人,所占比例约为百分之一,大学本科教育者有2067人,大学专科毕业者2492人,中专毕业者2182人,高中毕业者6681人,初中文化程度者14971人,小学毕业者10719人,未上学的人数为628人,说明回族人口的文化水平正在逐步提高。

二、现状调查

长春市区内的清真寺

清真寺,也称作礼拜寺,是伊斯兰教穆斯林礼拜的地方,也是穆斯林举行宗教仪式、学习宗教知识等活动的中心场所。目前,长春市内清真寺主要有三个,即长通路清真寺、二道清真寺和宋家清真寺。

长春市长通路清真寺:位于长春市南关区长通路,清道光四年即1824年由回民捐助在东三道街修建,历史最为悠久。1852年迁至现址重建,之后也经历过扩建。伪满洲国统治时,长春是伪国都,此寺成为伪满洲国的伊斯兰教活动中心。[1]新中国成立后也进行过扩建,近些年来在2004年,政府拨款进行全面修缮,目前寺院现占地面积已经超过160000平方米。阿訇仍为满敬恒。

长春市人民政府于1985年12月18日以[1985]257号文批准,将长通路清真寺列为市级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10月24日,吉林省人民政府[1987]138号文批准,将该寺列为省级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此外,吉林省伊斯兰教协会、长春市伊斯兰教协会、长春市回族婚姻介绍所、长春市回族殡丧服务站均设置在长通路清真寺内。

长通路清真寺还会接待各国穆斯林参观访问,如1957年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应届毕业生24人参观访问了长通路清真寺;1986年5月巴基斯坦国巴希尔,三次到长通路清真寺参加宗教活动;1987年美国驻沈阳总领事馆政务处长班迺迪,到长通路清真寺参观。

长春市二道河子清真寺:位于长春市东盛六条,于1941年建造,最初有两处,一处是男寺,一处是女沐浴所,文革期间曾被居民占用,1972年东盛三条清真寺被拆除,后来政府拨款重建,直到1989年才正式了恢复宗教活动。目前,二道清真寺阿訇杨瑞强还担任吉林省伊斯兰教教长一职。

宋家清真寺:位于长春市宽城区宋家街,建于1949年。同长通路清真寺一样,最初也是由穆斯林自筹资金,购买土地建造的。与长通路清真寺和二道清真寺相比,宋家清真寺规模较小。

发展趋势

(一)人口增加

根据《长春市志》统计数据显示,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长春市回族人口呈上涨趋势,就长春市区而言,1953年人口数作为人口基数,1959年回族增长情况为15%,1969年回族人口增长情况为34.5%,1983年回族人口增长情况为47.7%。1953年至1990年间各族自身比较,回族增长2.5倍,增长数量高于同一时间的汉族人口,(汉族增长1.8倍),2011年底,回族人口已达到约4.8万,人口增长除了自然增长因素外,国家政策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1984年国家有关部门就少数民族计划生育问题做了原则规定。吉林省人民政府于1985年2月2日发布《关于少数民族计划生育政策的补充规定》,凡“夫妇双方均为少数民族的,允许生育二胎,生育间隔为四年”;“夫妇一方为少数民族的,允许生育二胎,生育间隔为八年”。[3]所以回族人口有了很大增加。

(二)文化传播方式转变

清真寺是回族穆斯林学习伊斯兰文化的重要场所,是伊斯兰文化传承的重要空间,在清真寺由阿訇负责向回族穆斯林讲经传道,传授宗教知识。如今是互联网的时代,网络也成了传播知识的重要媒介,如吉林省就有自己的民族宗教网,由省民委和宗教局主办;此外还有中国穆斯林青年网,旨在展示中国穆斯林优秀的民族品牌,促进中国与伊斯兰及阿拉伯世界教育、经济、文化交流;2007年凤凰网首家开设宗教类的网络媒体,宗教媒体进入了大众传播的行列。2011年2月12日,凤凰卫视节目《凤凰大视野》拍摄大型纪录片《宗教长老世纪往事》,梳理了各大宗教长老的回忆与往事。

可以看出,网络成为穆斯林群体中一种新的交流和传播平台,为穆斯林族群沟通提供了一个快捷、双向的沟通平台也为非穆斯林了解穆斯林,了解伊斯兰教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促进了伊斯兰教文化的发展。伊斯兰教文化传播日趋网络化。

回族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长春市回族情况进行简单归纳,对于我们了解目前回族情况会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田志和.吉林省的清真寺.中国穆斯林.1993(04).

[2]金华.吉林省志·宗教卷(下卷).吉林人民出版社.P178.

[3]马鸿超、田志和.吉林回族.吉林教育出版社.P6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