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1
郑敏
摘 要:当今的课改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而对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培养是提升课改力度和全方位打开学生学习兴趣的金钥匙,如果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将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无限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问题意识 创新精神 创新思维
我是一位农村中学的初中历史教师,从事历史教学工作已达十六年之久,在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一方面加强自身的教育教学知识水平的进修,同时也紧跟时代步伐,全方位、多渠道的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现结合新课程改革和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开始
问题意识也称为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品质,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
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和科学创新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有“问题”,从而产生“好奇心”,产生怀疑精神,它促使你去反省、探究、解决问题,直到进行新的发现,创新就在问题中产生。课堂教学中,如果老师只知帮学生解决所遇到的难点,或只知把一个个重点圈给学生,而不考虑留一点时间给学生,让学生发现问题,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问题意识”,那么创新就无从谈起。久而久之学生习以为常,再也不愿自己动脑思索,思维的惰性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
因此,教学中我们必须多留一些“问题”给学生,培养学生养成积极的习惯,学会多角度、多方面地看问题。平常多问几个“为什么”,大胆地质疑,就能发现新的知识,新的疑问,实现认知结构的自我充实与更新。
二、“问题意识”是确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关键
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是的,无论教育如何改革,教学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的。布鲁纳认为,教学过程就是在老师引导下学生发现的过程。要求学生利用所给定的材料,主动地进行学习,强调要自我思考和探索事物,而不应消极地去接受知识,它应是围绕问题而进行的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问题意识”对学生来说,既是刺激积极思维的诱因,又是促其发奋读书的动力,有了疑问学生就会产生求知欲,变被动为主动追求,也就成了学习的主人。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当下学生的问题意识非常薄弱,主要表现为:不敢提出问题;不愿提出问题;不能提出问题;不善于提出问题。教学中学生经常会出现无疑可问、不知怎样问、没机会问、不敢问的局面。那么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如何培养学生的意识呢?
1.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课文
它不再是教师给出问题,学生为了寻找答案而阅读。而是教师提供材料,指导方法,学生自主阅读。具体做法:①、教师指导阅读。教师指定阅读材料,并根据材料,给出恰当的阅读要求和阅读方法。②、学生自读材料。首先筛选信息、摘录并能对要点进行归纳、概括。其次审视疑点,提出问题。如:对材料不理解的部分设疑,对材料本身设疑,对教师的知识指导设疑。③、学生发言,师生评议。学生提出问题,互助讨论。允许每个人有不同的看法,但必须自圆其说。
2.组织小组内的探讨交流
一堂课中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畅所欲言,而分组搭伴学习,就可以让学生与同伴深入讨论。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点,表达自己的独特看法。它能让学生投入情感,并进行自我表现。这样学生在意的是我表达了什么,我学到了什么,而不是去担心自己有没有
出丑。
3.重视思维训练
(1)引导学生多角度思维
引导学生多角度思维,易引起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打破思维定势,运用多种思维来看待事物,往往会有新的问题发现,也能更好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教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开运河、创科举》一课,对于隋炀帝的认识,普遍认为他是一个暴君。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结合史实多角度思维,学生就会发现其实他也做了许多有利于社会发展进步的事情,从这一方面来说,他也可以称得上是一位明君。
(2)引导学生创新思维,大胆想象
教材中相当多的地方为师生教学的再创造提供了可能。培养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创造、想象、设计、假设、展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一旦得到培养,他们的目光是敏锐的。
(3)开发学生批判思维,鼓励挑战权威
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就是引导学生在习以为常的见解中发现一些不同的东西,对已成的定论,敢于批判、怀疑。开发学生的批判思维应鼓励学生挑战“权威”,首先是打破教师的“权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不同的看法,更鼓励学生不要只知接纳专业、学者、甚至是教参的观点,敢于在既定理论、观点方面进行质疑,批判意识人人都有,只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注意培养,批判思维就可形成,而这种思维是问题意识形成的核心。
(4)以问激问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是让教师不问了,而是要问得巧。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就非常喜欢用提问法,来引导学生一步步反思,一步步接近真理。这问不是让学生顺着自己的思维走,而是要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以激发学生的问题。
教师须精心设计问题,不能满堂问,不能逼问学生,让问问到关键处,抓重点、难点,让这一问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或打开学生思维的狭窄之门,或引导学生进入更深一层的思悟。
总而言之,在教学过程中,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运用课堂提问的基本原则,激发学生提出问题,面向学生提问时要合理设计问题,提问时注意技巧,这样才能优化课堂教学,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才能真正体现新课改的基本理念。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