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析基于专业的大学生学习共同体建设

时间:2024-06-01

刘丽+刘辉

摘要:基于专业的大学生学习共同体是大学生尽快转变学习模式及适应新型人际格局的重要保障;“以人为本”的专业管理、学习型的课堂设计和灵活多变的课程安排让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创建成为可能;从创建准备、创建实施到辅助系统,学习共同体有一套复杂的程序;而共享性、支持性和激励性则是专业学习共同体显著的特点。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专业创建特点

博耶尔(Ernest L.Boyer)在1995年发表了题为《基础学校:学习的共同体》(The basic school:a community of learning)的专题报告,最早使用了“学习的共同体”这一概念。博耶尔认为,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也称之为学习者共同体(Community of Learners),是一个由教师、学生、管理人员以及其他人员组成的共同体,在学习共同体中,成员有清晰的奋斗目标,可以面对面的沟通与互动。 “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在特定的学习目标引导下由自主学习者与其助学者共同构成的学习团体,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者与助学者进行沟通、对话,分享各种学习经验与资源,共同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共同体成员之间形成互相激励、互相促进,共帮互助的人际关系。其中,助学者往往包括教师、同学、专家等。基于专业的大学生学习共同体,则是指在学习共同体的建设中,依托专业平台,发挥专业学习的趋同性、专业性、共生性,让同专业学生加强专业认同感,提高专业兴趣,挖掘专业优势的一类共同体。而基于专业的学习共同体在大学各个年级及各阶段均可开展。在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大学学习模式和形成新型人际交往格局中具有重要意义;是学校“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升华,能拓展灵活多变的课堂和课程设计,又具有便于实际操作的运转系统,在大学教育中推广专业学习共同体建设具有深厚的意义。另外,专业学习共同体具有共享性、激励性、支持性的运转特点。

一、专业学习共同体的重要意义

大学教育与高中教育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学生的专业性强,在学生录取的过程中,学生的专业就基本确定,虽然进入大学(特别是在大学第一学期)也会有少量通识教育,但大学课程的主要任务仍是基于专业知识,并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学生进入社会。基于此,在大学以专业为基础进行学习共同体建设就显得十分必要。

1.尽快进入专门学习,找准学习倾向。

从高中进入大学,是青年人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与高中相比,大学的学习方式较为松散,没有明确的考试任务施加外在压力,大学生的学习形式发生了质的变化,他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离开了填鸭式、死记硬背式的应试教育,加之学生自主管理的比分增加,很多学生常常感到无事愿做、无事可做、无事要做的“三无”状态。他们往往如同无头苍蝇一般,不知道从何学起,开设课程多,参加的社团也多,以至于很多学生到了大二还在迷茫于自己的专业特点,花很多的时间在各种无关的考证路上。而基于专业的学习共同体,能让大学生尽快走入专业学习的情境中,激发学习兴趣。这类活动并非没有,如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为帮助高中毕业生顺利实现向大学生的转变,开设了一种名为“桥”的暑期学习班,专门为高中生讲授进入大学后应该面对的问题和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明确区别两种教育模式的差异;在国内一线城市,也偶尔出现过专门的暑假培训班,让高考完在家无所事事的高三毕业生了解一下即将跨入的大学,但纯粹流于游览式的认识,尚未见有帮助实现两者学习方式衔接转变的培训。如何有效的让刚刚入校的新生进入大学的学习方式给教育者提出了重大课题。

2.形成新型的社会交往模式。

众所周知,在高中学习阶段,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固定时间与场所的教学,学生的班级凝聚力很高,班级内学生的人际交往比较单一、固定,同桌、前排、后排基本不变,在大学,这类情况有所改变,大学各班级没有固定的上课教室、没有固定的听课位置,没有固定的小组等等,同学之间交往也显得松散,甚至会出现同班一个学期,都不能相互认识的尴尬局面,特别是新转入的同学,往往因为宿舍不在一起,造成“老死不相往来”的奇怪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发展;而实际情况是,因为第一次真正脱离父母的监护,大学生在入学后要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交问题。“高中线性的学习型人际关系在大学扩展成多维的人际关系网,让大学一年级学生难以适应,從而对其学习心理生活造成各种不良后果!” 而相比较而言,以专业为基础的教学与学习,则是高校中最为普遍的模式,也是学生较为常见的同伴学习方式,以专业为单位进行教学与学习,是学生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首选方式,是学习共同体搭建的良好平台。

二、建立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基本条件

学习共同体建设必须遵循如下几项基本原则:

1.院系实行“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有人指出,“由独立的个体到集团化协作即组织行为的过程,是组织管理的基础,而对人自身的认识或假设,则是管理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院系的人性化管理是为了让教育者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教育能力,而教育者的发展追根到底又是为了学生的发展,院系所做的一切是为了让每一个充分感受到大学生活的学习的意义,并激发他们的研究探索的热情。以学习来促发展,使学习成为每个学生心中神圣的事情,营造良好的学习研究氛围,才能谈学习共同体的构想与建设。

2.建设学习型课堂,实现“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实行交互式、对话式的研究性课堂学习,在课堂上强调专业学习的探讨性,专业内同学就任何专业问题都能敞开心扉畅谈理解和新建,在本科阶段即开始得到科研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团队优势,在互相指导,充分切磋的基础上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可见,良好专业教学课堂环境是专业学习共同体形成的重要保障。

3.制定灵活多变的课程设计。与常规的期初就制定好且基本不变的课程设计不同,专业学习共同体需要一种更加灵活多变、开放式的课程设计。学习共同体是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且不断发现新问题的学习组织,由此可见,专业学习共同体,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做好有弹性的教学计划,让知识成为课堂设计的主角。让知识从各个方面调动学生的感官,最大程度地获取知识,又能够做到不流于形式,真正实现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对话和倾听。

这类专业学习共同体模式在国内的许多中小学课程教学中普遍被提出,在国内高校还不多见,但此类学习模式在高校本科以及研究生阶段值得大力推广。如今高校建设强调学科建设,在学科建设中,除了师资和专业教学资源的强调外,学生的专业素质提升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对于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而言,更适合于将大学及其各学院、各系科、各专业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或学习共同体,更多地强调开设研讨型课程,更多地加强学生间的对话、交流、交往和合作,组成各种各样、加强“Rotation”和“Presentation”,专业内同学每一个月都要互相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分享研读成果。

三、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创建方式

1.学习共同体的创建准备

人类发展生态学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每次进入新环境之前,如果能为发展中的个体与两个环境中的成员提供有关即将发生的环境变迁的信息、建议和经验,那么个体将会获得更多的发展;当新环境也获得关于旧环境的有用信息、建议和经验时,那么个体一旦进入这个新环境,其获得的发展也会更多。基于这一点,很多高校餐去了一些相应的措施,尤其是在最近几年,一些学校要求刚刚录取的新生加入学院QQ群、专业QQ群,并尽可能的细分迎新人员,让同专业学姐、学长负责联络、介绍专业情况,并组建专业群、班级群,让其尽早形成共同成长、互助学习的良好氛围。

2.学习共同体的创建实施。

除了学生的自我群体认同外,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任务,在学期初给学生进行学习共同体的创建指导。比如由任课老师牵头,通过学习委员组织宣传专业学习互助小组的信息,并对专业学生进行分组,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将专业学习的内容进行细化,想成专题研究。在成员选取时,尽量将各组的专业知识技能进行均化,让专业知识和技能较强的学生带动组内专业技能较弱的学生,并开展组内互助、组间竞争的长效机制,“帮助新生养成预习、自习和复习专业课程、汇报检验课程学习成果,自主开展课外学习研究的自主学习习惯,发展团队合作协同创新的合作意识。” 必然将成为專业学习共同体的新常态。

3.学习共同体的辅助系统。

基于专业的学习共同体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创建,更需要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进行推进,同时,也应该配以一系列的支撑活动,激励和检验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成效。一般来说,最为常见的几种方式往往如下:1、由专业老师推荐较为经典的专业学习书籍,进行几种的阅读与研讨,让成员带着问题进行学习的思考,这类活动常见于专业课学习的课堂教学环节;2、举办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大赛,这类活动一般由院系进行统筹规划,但可以以专业学习共同体进行评分与比较,是检验专业学习共同体成效的有效途径;3、学习共同体技能示范。在学习共同体中选拔优秀的团体参加各级技能比赛,让优秀的共同体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四、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基本特点

1.共享性愿景(shared vision)。邀请参与知识的传播,教师愿意分享传播知识的身份。(包含权力和权威),并乐意被学习者质疑,研究和寻求课堂改善和提升学生学习成效的方案。老师具有一定的能力来辅助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合作分工地发展自己的长处,并不过分支配学生的学习。在专业学习共同体中,个体之间的关系是互相关心并通过开放性沟通和交流得以信任的,当学习共同体建立时,学习个体的个人能力和投入感合并成团体的力量。在专业学习共同体中,学生们会互相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互相观摩,借以检视自己的学习进度,而要这些获得得以顺利进行,就要求学生扮演成长辅导者(Tutor person)的角色,一方面互相支持,一方面又共同解决问题。

2.支持性情境(supportive situation)。专业学习共同体要求专业学生在具体的时间、具体的地点以某种方式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学习团体进行专业学习,这类支持性情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物理层面的支持性情境;一种是结构上的支持性情境(physieal and struetural situation)。它们主要指一些处境上的特征,大多是可见性的,如专业人数、学习场所,以及专业学习中交流与对话的时间和次数,教师的赋权感、教学角色的转变等等,都是专业学习共同体得以开展的保证和基本特征。

3.激励性动力。在团体活动中,各成员能互相激励,“他们贡献所有的知识、技能等共同来完成某项工作,技能互补、彼此信任。对他们采用团队激励可以更好的发挥集体智慧,促进知识的交流与信息的共享。” 在专业学习共同体中,团体之间的评分与评判是共同体进步的外在动力,而在内部,团体成员的互相帮助与鼓励以及榜样作用,给予团体内成员巨大的激励。在给出具体时间和地点的交互式学习环节中,每一学生都不愿意在交流沟通时表现出疲沓、松散的状态,在寻找问题、研读问题的时候,会将自己的主动思考纳入问题的解决之中,形成“结果待定”的开放式结论。另外,在激励性动力之后,实际带来的惠利是成员个体的启发式获得,这类超出个人预见的成果又会转化成更大的动力,激励学生不断深入学习。

五、结语

总之,基于专业的学习共同体能充分体现高校教育的专业性、研讨性,且能较好地调动学生进入专业学习的领域,形成高、精、专的人才培养模式。另外,专业学习共同体也是一个开放性、成长性的团体,上述所讲主要侧重学生个体和任职教师的互动,在实际的创建中,专业辅导员、特聘专家以及未直接授课的其他专业老师也能成为专业学习共同体的辅助成员,起到共建作用。

参考文献:

[1]Baker.“Creating Learning Communities :The Unfinished Agenda.” In B.A. Pescosolido and R. Aminzade (eds.), The Social Works of Higher E-ducation.Thousand Oaks,Calif.:Pine Forge Press, 1999:99.

[2]黄兆信.李远煦.大学新生人际交往障碍的疏导模式探讨——基于高中与大学衔接的视角中国[J]高教研究.2008( 11 ):70-72.

[3]李晓艳.论以人为本.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J].2006(4):138-141.

[4]邓倩文.学习共同体:“高”、“大”衔接的立交桥——构建大学生学习共同体的实践探索.高教学刊[J]2016.(14):19-22.

[5]殷松涛.个人激励与团体激励的选择.今日南国[J]2008.(11):23-24.

作者简介:刘丽,1979年12月,女,湖南邵东人,硕士,研究方向:环境生态学。

通讯作者:刘辉,1976年7月,女,湖南冷水江人,博士,研究方向:生态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