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1
秦建华
摘 要:情境教学中,学生作为一个有独立意识的主体置身其中,很容易产生探究的愿望、解决问题的热情与责任感,这些学习的动力资源促使学生主动去为问题的解决设计方案,寻找有意义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筛选与组识,最终指向问题的解决.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在课堂上巧妙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情境;兴趣;问题冲突
“情境”是一系列精心安排的“教学事件”.在心理学家加涅的教学设计理论中,教学被认为是通过设置“教学事件”去激发、维持和强化学生学习的过程.情境教学中,学生作为一个有独立意识的主体置身其中,很容易产生探究的愿望、解决问题的热情与责任感,这些学习的动力资源促使学生主动去为问题的解决设计方案,寻找有意义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筛选与组识,最终指向问题的解决.初中学生虽然年龄小,但好奇心和求知欲都较强,他们在课堂上都喜欢表现自己,可自我控制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如何针对初中学生的这些特点,在课堂上巧妙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呢?
一、创设悬念情境,激发积极探索的探究欲
“悬念”是一种认知的动力,具有很强的激发作用.我国古典小说和说书人常以“且听下回分解”来吸引人,用的就是这种力量.
如讲授“汽化”一节时,一上课,我利用多媒体播放古代寺庙中僧人坐在油锅中念经,虽然油已经沸腾了,但是僧人毫发无损的端坐锅中,学生的好奇心全部被吸引到为什么僧人能端坐其中而毫发无损上来,我接下来问大家,想不想学这种本领?学生齐答想学.学生碰到未能“知其所以然”的问题,引发了他欲知原因的心理动力,学习也就变得有趣了.事实上,就像陈景润在中学时代埋下的“哥德巴赫猜想”悬念那样,持续很久甚至一生.
二、联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
高尔基说:“惊奇是了解的开端和引向认识的途径.”爱因斯坦也说:“妨碍青年人用惊奇的心情去观看世界的那种学校教育,完全不是通向科学的阳光大道.”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在他的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中,曾提出一个适当新颖的原则,他认为呈现给学生的材料和主体进去的经验既要有一定的联系又要足够新颖,能产生不协调和冲突,这样才能引起好奇心,激发认识兴趣,启迪思维.教学中适当提供与教材紧密联系的新奇有趣的材料,会收到出乎意料的效果.
例如,针对教学中碰到的实际情况,如为什么你在行驶的火车上发现近处静止的树木向后退呢?为什么海水看上去是蓝色的,而用手捧起来一看却都是无色的?为什么助跑一段距离会跳得更远一些?乒乓球拍的正反两面胶片各有什么作用?试从力和运动的关系加以分析,为什么不弯腿就跳不高?“神舟”八号与我们所学的哪些物理知识有关,这一系列现实性问题,从生活实际出发,极易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思考,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三、推动学生参与,调动自主参与的积极性
新课程的实施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因此应尽力推动学生自发“卷入”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来.心理学的研究指出,只有设法使他们“卷入”任务之中,才能达到激励内在动机的目的.如何才能促使学生卷入到学习任务之中呢?教师应设法使学生卷入学习任务的过程至少不会受到失败的威胁,而且他还应使学习任务变得更加容易完成,学生的学习因此被促进,让学生“设身处境”地卷入思考.在学习《升华》时,用多媒体播放电视剧《西游记》中孙悟空腾云驾雾的片段.请学生依据看到的“烟雾缭绕”场景,以场景布置人员的身份参与拍摄,你应该怎么做呢?有的学生说,洒些水,利用水蒸气液化产生的雾.有的学生说点些蚊香之类的东西.学生经过一番思考后,讲出这些方法可能有一点点效果,但绝对达不到影片中的效果.教师介绍实际中工作人员只要撒一些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就能产生“烟雾缭绕”的景象.这样让学生置身于拍摄现场去思考,充分调动了学生急于求知的积极性.
四、制造认知冲突,引起追本求源的好奇心
制造“问题情境”,引起争论.如在讲“物体受力怎样运动”时可以这样开始,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把一个一吨重的铁球放在地上,一只蚂蚁能不能推动它?”话音刚落,学生大笑,齐声答:“推不动!”“如果地面非常光滑呢?”“也推不动!”仍有几个学生不服气地说.老师没有笑,要大家考虑.忽然有人醒悟过来,“推得动推不动,不是看大铁球的重量,而是要看它与地面摩擦力的关系……”老师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并开始逐步引导学生研究推力与摩擦力大小怎样影响水平方向的运动.通过争论解决的问题,理解特别深刻,其效果是一般性讲解所无法达到的.容易引起争论的,往往是生活中碰到的现实与物理原理表面上相“矛盾”,或者平时形成的概念与严格定义的物理概念不一致的问题,设计一些问题,引起学生的争论,对澄清学生的错误认识大有好处.
由认知冲突而引发的问题情境,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一个问题放在一种极端情况下来引起学生的思考,既制造了“问题情境”,又与物理的“理想化”思维方式相切合,这样的教学才真的是切合学生实际.
总之,课堂上要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尽量结合生活实际,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情境, 并注意点拨启发,使学生产生进一步研讨的动力,从而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探求欲望,这样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邵清艳.《在啟迪中品味教育》[M].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6.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