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1
薛春芳
新课程改革以来,一大批体现“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优秀课涌现出来,成为大家推崇的模板,也确实在推进课改的过程当中起到了强有力的促进作用,但并不完全适用于各个层次的学生。如果教师不立足于真实的教学环境,再优秀的课堂模式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无法在真实的课堂上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这样的情况下,构建低投入、高产出的集约型教学模式具有很大的意义。
“集约”一词原本是指一种经济概念,是通过新科技、新技术改进机器设备来节约资源,减少消耗,同时保证产品质量的一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运用到课程改革中就是立足于常态课堂,整合优质的教学资源,认真研究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细化每一个教学环节,做到教学目标准确且易达成;课堂教学行为生动有激情,学生的参与度高且学有所获;最终能让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既掌握知识又培养能力,从真正意义上体现英语课堂的“高效”。
1. 英语课堂的现状
1.1忽视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
虽然课改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大多数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学依然是“穿新鞋,走旧路”。所谓的课改只是在有领导视察或公开课时搭起的花架子。教师的常态课堂就是捧着资料从头讲到尾,面面俱到,学生课上就如机器一般默默地记着笔记。一个单词的讲解,有些教师就如复现词典一样几乎要把它所有的用法都呈现给学生,美其名曰是为了应对现行高考的“熟词生义”,导致很多学生无法将这些内容消化。试问,这样的课堂与过去的“一言堂”有何区别?这样的课堂容易让学生产生恐惧和厌烦的情绪,更别说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和意志力,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全面提高其人文素养这一深层次的目标了。
1.2片面追求愉快教学,教学调控随意
现行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起主导作用,调控学生的整个认知过程,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应该在教师设计和引导下才能有效地完成。但有些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自己当“甩手掌柜”,任由学生变换着各种方式来活跃课堂气氛。这样的教学方式过分地夸大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预设的教学任务难以完成,还会让班上基础能力稍差的学生无法抓住一堂课的重点。
1.3教学目标粗略,预设和生成无法有机结合
多媒体技术运用到课堂原本是教学技术的一大进步,但同时也让一些教師找到了备课和上课的“捷径”。每个章节的内容只要上网一搜就会有五花八门的教案和课件出现。于是有些人就直接从网上下载自己所需的内容,不研究流程是否适合本班学生,内容的难易度本班的学生能否把握,不明白这样的一堂课本班的学生能达成什么样的目标,学生是否能把所呈现出来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智慧。这样的课堂很大程度上就是一堂随意低效的课堂,就是一堂预设和生成相背离的低产出课堂。
2. 英语课堂集约化教学的具体措施
2.1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目标有机结合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须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构建一个融“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观”于一体的教学目标体系。这就要求教师立足于常态课堂,在构思每堂课的时候要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把“情感与价值观”渗透其中,在“方法与过程”中体现三者的和谐统一。所以,我们的每堂课教师对知识的纯输入必须控制在15分钟之内,余下的时间按照设计好的教学流程,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发展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增进跨文化意识和交际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人文素养。”只有这样才能把三维目标用最佳的方式整合起来,实现课堂的最优化。
2.2把握课堂教学调控力度
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贯穿在整个教学流程当中,一堂课从导入开始教师就该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从他们感兴趣的小故事、歌曲、游戏、视频或者生活话题入手,激起他们的参与意识,为整个课堂起到很好的热身作用。其次,教师要调控好整个课堂的进度。应尽量避免出现前紧后松,虎头蛇尾的现象,也不能出现速度快慢不一,让部分学生 “夹生饭”,最好能做到教师的输入与学生接受同步。再者,教师要控制好课堂的容量。学生在一堂课上的吸收和掌握有一定的限度,如果容量过大,极易造成学生囫囵吞枣,难以消化,长此以往,学生易被沉重的课业负担压垮。另外,课堂难易度的把握同样重要。对于难的文章和问题教师要主动释疑,扫除雷区后再留给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不能一股脑地丢给学生,那样会打击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产生畏难情绪。同时,教师还可根据课堂内容的难易度实行分层教学,避免课堂出现“吃不饱”和“撑死”两种极端现象。
2.3合理整合优质教学资源
信息化时代给教师备课提供很多优质的教学资源,如何合理使用这些资源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每个教师在每堂课前都应该对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安排,而要做到这点教师首先要熟知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然后仔细研读课本,充分了解学情,从众多的优质资源中选择出适合自己班级学情的资源,设计出一堂低投入、高产出的优质化课堂。在实施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可根据当时的课堂情景进行适当的调整,灵活地据情施教,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充分显现。学生的情感一旦得以表达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学生的意愿,也能让教师第一时间把握住学情,为以后的课堂做好准备。这样的课堂才是在动态生成中形成的最真实自然的课堂。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小海中学)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