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1
卢柳金
摘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目标,新课改对当代小学语文阅读能力也提出了愈来愈多的要求。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借助多媒体技术等各种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学习的重点。但是如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导致学生自主性阅读能力较差,文章将具体阐述这一培养计划的重要意义,并针对现有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阅读;悦读;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7-21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36-0029-02
一、引言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远而重要的教学任务,良好的阅读能力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这已经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一方面,教师不仅要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和感知能力的训练,还要加强对课外阅读的引导,使学生感受到书中世界的魅力;而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书写和鉴赏能力,要通过阅读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他们能够深刻感知文字的魅力,从而做到享受阅读,终身阅读。
二、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推动学生进行思考创新
语文这一学科覆盖范围极广,层次也较深,单纯依靠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材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必须树立自主学习、自主阅读的意识。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也由于没有足够的自主性,只是盲目地跟随教师的脚步和要求进行教材的阅读和背诵,而没有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考创新能力,将思维限制在了教材与课堂之中,不能进行广泛的思维拓展。所以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具有发散性、多元性。
(二)促进课堂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在小学阶段,课堂教学常常出现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情况,学生只是一味地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但不会进行主动的探索与思考,这种僵化不平等的教学氛围,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与认知水平的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也会大打折扣。所以只有让学生掌握自主性阅读能力,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与学习自主性,营造出积极主动、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从而使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可以及时地提出自己的问题与思考,与教师进行交流互动。
(三)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大多自我控制能力弱,好奇心重,玩心也较重,所以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不能操之过急,如果强制要求学生一天阅读多少书籍,反而会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丧失学习热情,所以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培养过程中挖掘学生的爱好与擅长的东西,让兴趣成为学生最好的老师,拥有阅读的热情才是自主性阅读能力培养的基础。
三、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环境下,教师往往是教学的主体,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不能自主控制教学任务和教学进度,会逐渐对教师产生依赖心理和盲从心理,从而丧失学习的自主性和主体意识。但实际上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学流程的制定和教学内容的调整都是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来,只有学生真正学到了知识,并且能够灵活地掌握运用才能算实现教学目标。但现今很多教师片面地认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动贪玩,所以要严加管理,从而忽视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事实上只有教师正确发挥引导作用,使学生体会到了阅读的魅力,才能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举个例子来说,在带领学生们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这篇课文时,教师就需要扭转过去错误的教学思维,尽快将课堂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教师可以在讲授完生字生词以后,鼓励学生自己对文章进行简单的阅读,引导学生讲述一些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植物种子传播方法,与同学进行分享和讨论,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将会得到提升,只要教师控制好自主探讨的时长,正常授课进度就不會受到影响。可以说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课堂至关重要。
(二)教师忽略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水平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要想培养学生的自主性阅读能力,首要前提就是让学生有阅读的兴趣,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语文学习能力。但是基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具体学情,教师必须对学生阅读的材料进行筛选,从而保证学生能够看懂读懂,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教师往往在这一方面有所忽略,使得阅读内容和学生的思维能力不相适应。过于简单的阅读材料,不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而太过晦涩难懂的阅读材料会打击学生的阅读热情和学习信心,而且学生具有个体差异性,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都不尽相同,所以对阅读材料的选择不能千篇一律。教师如果不能因材施教,针对每位学生进行具体的阅读书目推荐,只是敷衍了事,那么阅读能力的培养则远远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三)忽视小学语文中自主性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大部分教师没有认识到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而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之后在语文学科中的学习有着深刻而长久的影响,因此必须引起小学语文教师相应的重视。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主要将重点放在了识字练字以及对基础知识的讲授上,只是单方面的知识灌输,没有给学生充足的自我发挥的空间,而且由于忽视阅读,教师也得不到学生阅读情况反馈,不能及时给予指导与帮助,更加不利于学生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
四、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培养的方法与策略
(一)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课堂
要想使学生进行主动自觉的自主性阅读,首先要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明确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模式,转变教学意识,将教学模式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变为以学生为主,教师充分发挥引导职能,将课堂时间交还给学生,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和互动,和学生共同进行教学内容以及课堂流程的制定。小学阶段的学生本就处在求知欲旺盛和好奇心强的阶段,所以学习的主动性和阅读的积极性很容易培养起来,课堂效果也会事半功倍,教学效率也会逐渐提高,最终使学生在认识到自身的主体意识后养成积极自主的阅读习惯。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语文教师不能只把眼光局限于教材之中,教材中的内容与知识视野毕竟是有限的,所以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一些活泼积极、具有教育意义的课外读物来进行知识拓展,同时加入一些较为新鲜的素材,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教师在鼓励学生进行阅读时,也可以适当地开展团体活动,形成一个好读书、读好书的阅读氛围。再次,教师也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将多媒体、计算机等教具引入课堂,用视频图片等形式,给予学生视觉和听觉的享受与冲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丰富课堂形式。比如,在带领学生们学习《难忘的泼水节》这篇课文的时候,很多学生对泼水节没有直观的认知,因此教师采用口头描述的方式介绍泼水节难以勾起学生的兴趣,整体教学效果不好。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果能够利用好多媒体设备,将泼水节盛况的视频、图片等展示给学生看,学生们对泼水节的流程、意义和趣味性等就会有深刻的认识,兴趣就会被调动起来,整体教学效果必然会得到提升。最后,在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互动,及时收集学生的阅读反馈,充分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兴趣爱好和优势特长,从而做到教学计划和阅读引导的灵活调整,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身心发展以及阅读取向进行合理引导,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使他们一直对阅读保持着较大的学习热情,从而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一点在教学《盘古开天地》这篇文章时就有所体现,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需要在重点内容处作细致化处理,对一些细节进行详细的解释,对修辞手法等进行梳理,并且适当放慢教学速度,这样一来能够给学生留出理解的时间,二来能够对学生的反馈进行观察,了解不同学生对神话传说类文章的兴趣度、理解能力等,在此基础上做好学困生引导,采取更能吸引学生兴趣的教学方式,进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其阅读能力,为学生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三)选择合适的阅读内容
在进行自主性阅读能力培养时,阅读内容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小学生处在受教育的基础阶段,无论是理解能力还是认知水平都较低,不能理解难度太大的阅读内容,所以逻辑性太强或者辞藻过于华丽的阅读内容都不适宜让学生进行阅读,要选择一些简单易懂但是故事情节引人入胜的阅读内容。而且教师也要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具体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點,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推荐,也可以通过家长的反馈,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并对培养过程与培养方针及时做出调整。小学阶段的学生处在学习习惯与思维模式的塑形时期,所以学生在这一段时期产生的阅读兴趣、养成的良好阅读习惯是可以受益终身的,阅读能力也会随着身心的不断发展和认识水平的不断上升而得到提升,从而达到素质教育对小学语文阅读的要求。
五、结语
在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课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推选合适的阅读内容,积极转变教学意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学情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制订科学合理的培养计划,同时创新教学模式,丰富课堂内容,做到课上课下相互促进,从而使学生真正养成自主性阅读的良好习惯,拓展知识视野与语文学习思维,达到推动学生进行思考创新、促进师生的课堂交流互动与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顾 静.浸润书香,诗意成长——依托“悦读”活动,提高自主阅读能力[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8(5):52.
[2]杨翠娟.新课程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语文自主阅读能力[J].新课程(中旬刊),2018(3):17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