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论“卡尔文循环”

时间:2024-06-01

徐霞

在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1光合作用一节中,提到了著名的卡尔文循环.在102页教材指出美国科学家卡尔文等用小球藻做实验:用

14C标记14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然后追踪检测其放射性,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这一途径称为卡尔文循环.

在《生物学杂志》2008年第25卷第4期的一篇文章《简述“卡尔文循环”》中第一段是这样的:光合作用过程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2个阶段.其中,暗反应阶段CO2分子中碳原子的转移途径一直是中学生物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关于该问题,中学生物教材中描述如下:“在暗反应阶段中,绿叶通过气孔从外界吸收进来的二氧化碳,不能直接被【H】还原,它必须首先与植物体内的C5结合,这个过程叫二氧化碳的固定,一个二氧化碳分子被一个C5分子固定后,很快形成两个C3分子,在有关酶的催化下,C3接受ATP提供的能量并且被【H】还原,随后,一些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C3经过一系列变化,形成糖类;另一些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C3经过一系列变化,又形成C5,从而使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持续的进行下去.”关于这段话如果不结合实际反应过程进行分析,很容易使学生误解为:碳原子完全可能依照CO2→C3→C5/糖类途径转移.为了纠正这种可能的误解,进一步明确暗反应阶段中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本文特引入“卡尔文循环( Calvin cycle)”的概念并进行具体分析.文章的最后一段是这样说的:这样也能间接说明CO2分子中碳原子的转移途径为:CO2→C3→糖类【1】.

显然作者认为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只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碳.教材后面的习题中有一道选择题,就是关于C的去向.答案是CO2→C3→(CH2O).有些教辅如《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还特别强调:CO2中的C进入C3但不进入C5,最后进入(CH2O),C5中的C不进入(CH2O),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证明【2】.由此看来,很多人就把教材中的那句话理解成了CO2中的C只进入了有机物中.是这样吗?如果在再生的C5中也检测到了放射性,那么这种说法是否欠妥呢?

关于这个问题,笔者专门翻阅了以前的高校教材《普通生物学》(陈阅增主编)和生物化学(王镜岩主编),对卡尔文循环加深了理解,大致概括如下:

卡尔文循环(Calvin Cycle)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的一部分.反应场所为叶绿体内的基质.循环可分为三个阶段: 羧化、还原和二磷酸核酮糖的再生.

Phase 1:碳的固定 (羧化)

每个CO2附着在一个称为RuBP的五碳化合物上以合并之.催化起始步骤的酶是RuBP羧化酶.这个反应的产物是一种含六个碳而且非常不稳定的中间产物,其立即就会分裂为2 mol的3-磷酸甘油酸.

Phase 2:磷酸甘油醛(G3P)的合成 (还原)

每摩尔的3-磷酸甘油酸从ATP取得一个磷酸,再从NADPH(即【H】)取得两个电子将3-磷酸甘油酸变成3-磷酸甘油醛(G3P).其实从Calvin cycle中所直接制造出来的碳水化合物并不是葡萄糖,而是G3P.为了要合成1 mol这种化合物,整个循环过程必须发生三次,固定3 mol CO2.当我们在追踪循环的每一个步骤时,别忘了就是要注意这3 mol CO2在整个反应过程中的变化情形.

每3 mol的CO2就可产生六摩尔的G3P,但是只有1 mol的这种三碳糖能够被合成葡萄糖或其它糖类(主要是形成葡萄糖).即

1 mol脱离了循环而被植物细胞所使用,但是其他的5 mol则必须被回收以形成3 mol的RuBP保证再循环.因此要合成1 mol葡萄糖则必须固定6个CO2,形成12个G3P,其中2个用于合成葡萄糖,其余10个则用于RuBP的再生.

Phase 3:CO2接收物的再形成 (受体再生)

在一连串复杂的反应中,此5 molG3P的碳的骨架在Calvin cycle的最后一个步骤被重新分配为3 mol的RuBP.为了完成这个步骤,此循环多耗费了3 mol的ATP,然后现在RuBP又准备好了要再度接收CO2,整个循环又可以继续.在合成1 mol G3P方面,总共需消耗9 mol的ATP和6 mol的 NADPH,然后借助光反应可再补充这些ATP和NADPH.

根据卡尔文循环的三个阶段,笔者推测,CO2 中的放射性既能在有机物又能在C5中检测到.循环中平衡方程可简单地描述为:

CO2+C5→2个3-磷酸甘油酸→2个3-磷酸甘油醛 (G3P)

(一共固定了6次,其中6个CO2的C分别存在于6个G3P中)

其中2个 G3P →葡萄糖等有机物 其余10个G3P→ 6个C5

在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1光合作用一节中,提到了著名的卡尔文循环.在102页教材指出美国科学家卡尔文等用小球藻做实验:用

14C标记14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然后追踪检测其放射性,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这一途径称为卡尔文循环.

在《生物学杂志》2008年第25卷第4期的一篇文章《简述“卡尔文循环”》中第一段是这样的:光合作用过程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2个阶段.其中,暗反应阶段CO2分子中碳原子的转移途径一直是中学生物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关于该问题,中学生物教材中描述如下:“在暗反应阶段中,绿叶通过气孔从外界吸收进来的二氧化碳,不能直接被【H】还原,它必须首先与植物体内的C5结合,这个过程叫二氧化碳的固定,一个二氧化碳分子被一个C5分子固定后,很快形成两个C3分子,在有关酶的催化下,C3接受ATP提供的能量并且被【H】还原,随后,一些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C3经过一系列变化,形成糖类;另一些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C3经过一系列变化,又形成C5,从而使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持续的进行下去.”关于这段话如果不结合实际反应过程进行分析,很容易使学生误解为:碳原子完全可能依照CO2→C3→C5/糖类途径转移.为了纠正这种可能的误解,进一步明确暗反应阶段中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本文特引入“卡尔文循环( Calvin cycle)”的概念并进行具体分析.文章的最后一段是这样说的:这样也能间接说明CO2分子中碳原子的转移途径为:CO2→C3→糖类【1】.

显然作者认为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只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碳.教材后面的习题中有一道选择题,就是关于C的去向.答案是CO2→C3→(CH2O).有些教辅如《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还特别强调:CO2中的C进入C3但不进入C5,最后进入(CH2O),C5中的C不进入(CH2O),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证明【2】.由此看来,很多人就把教材中的那句话理解成了CO2中的C只进入了有机物中.是这样吗?如果在再生的C5中也检测到了放射性,那么这种说法是否欠妥呢?

关于这个问题,笔者专门翻阅了以前的高校教材《普通生物学》(陈阅增主编)和生物化学(王镜岩主编),对卡尔文循环加深了理解,大致概括如下:

卡尔文循环(Calvin Cycle)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的一部分.反应场所为叶绿体内的基质.循环可分为三个阶段: 羧化、还原和二磷酸核酮糖的再生.

Phase 1:碳的固定 (羧化)

每个CO2附着在一个称为RuBP的五碳化合物上以合并之.催化起始步骤的酶是RuBP羧化酶.这个反应的产物是一种含六个碳而且非常不稳定的中间产物,其立即就会分裂为2 mol的3-磷酸甘油酸.

Phase 2:磷酸甘油醛(G3P)的合成 (还原)

每摩尔的3-磷酸甘油酸从ATP取得一个磷酸,再从NADPH(即【H】)取得两个电子将3-磷酸甘油酸变成3-磷酸甘油醛(G3P).其实从Calvin cycle中所直接制造出来的碳水化合物并不是葡萄糖,而是G3P.为了要合成1 mol这种化合物,整个循环过程必须发生三次,固定3 mol CO2.当我们在追踪循环的每一个步骤时,别忘了就是要注意这3 mol CO2在整个反应过程中的变化情形.

每3 mol的CO2就可产生六摩尔的G3P,但是只有1 mol的这种三碳糖能够被合成葡萄糖或其它糖类(主要是形成葡萄糖).即

1 mol脱离了循环而被植物细胞所使用,但是其他的5 mol则必须被回收以形成3 mol的RuBP保证再循环.因此要合成1 mol葡萄糖则必须固定6个CO2,形成12个G3P,其中2个用于合成葡萄糖,其余10个则用于RuBP的再生.

Phase 3:CO2接收物的再形成 (受体再生)

在一连串复杂的反应中,此5 molG3P的碳的骨架在Calvin cycle的最后一个步骤被重新分配为3 mol的RuBP.为了完成这个步骤,此循环多耗费了3 mol的ATP,然后现在RuBP又准备好了要再度接收CO2,整个循环又可以继续.在合成1 mol G3P方面,总共需消耗9 mol的ATP和6 mol的 NADPH,然后借助光反应可再补充这些ATP和NADPH.

根据卡尔文循环的三个阶段,笔者推测,CO2 中的放射性既能在有机物又能在C5中检测到.循环中平衡方程可简单地描述为:

CO2+C5→2个3-磷酸甘油酸→2个3-磷酸甘油醛 (G3P)

(一共固定了6次,其中6个CO2的C分别存在于6个G3P中)

其中2个 G3P →葡萄糖等有机物 其余10个G3P→ 6个C5

在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1光合作用一节中,提到了著名的卡尔文循环.在102页教材指出美国科学家卡尔文等用小球藻做实验:用

14C标记14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然后追踪检测其放射性,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这一途径称为卡尔文循环.

在《生物学杂志》2008年第25卷第4期的一篇文章《简述“卡尔文循环”》中第一段是这样的:光合作用过程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2个阶段.其中,暗反应阶段CO2分子中碳原子的转移途径一直是中学生物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关于该问题,中学生物教材中描述如下:“在暗反应阶段中,绿叶通过气孔从外界吸收进来的二氧化碳,不能直接被【H】还原,它必须首先与植物体内的C5结合,这个过程叫二氧化碳的固定,一个二氧化碳分子被一个C5分子固定后,很快形成两个C3分子,在有关酶的催化下,C3接受ATP提供的能量并且被【H】还原,随后,一些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C3经过一系列变化,形成糖类;另一些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C3经过一系列变化,又形成C5,从而使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持续的进行下去.”关于这段话如果不结合实际反应过程进行分析,很容易使学生误解为:碳原子完全可能依照CO2→C3→C5/糖类途径转移.为了纠正这种可能的误解,进一步明确暗反应阶段中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本文特引入“卡尔文循环( Calvin cycle)”的概念并进行具体分析.文章的最后一段是这样说的:这样也能间接说明CO2分子中碳原子的转移途径为:CO2→C3→糖类【1】.

显然作者认为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只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碳.教材后面的习题中有一道选择题,就是关于C的去向.答案是CO2→C3→(CH2O).有些教辅如《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还特别强调:CO2中的C进入C3但不进入C5,最后进入(CH2O),C5中的C不进入(CH2O),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证明【2】.由此看来,很多人就把教材中的那句话理解成了CO2中的C只进入了有机物中.是这样吗?如果在再生的C5中也检测到了放射性,那么这种说法是否欠妥呢?

关于这个问题,笔者专门翻阅了以前的高校教材《普通生物学》(陈阅增主编)和生物化学(王镜岩主编),对卡尔文循环加深了理解,大致概括如下:

卡尔文循环(Calvin Cycle)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的一部分.反应场所为叶绿体内的基质.循环可分为三个阶段: 羧化、还原和二磷酸核酮糖的再生.

Phase 1:碳的固定 (羧化)

每个CO2附着在一个称为RuBP的五碳化合物上以合并之.催化起始步骤的酶是RuBP羧化酶.这个反应的产物是一种含六个碳而且非常不稳定的中间产物,其立即就会分裂为2 mol的3-磷酸甘油酸.

Phase 2:磷酸甘油醛(G3P)的合成 (还原)

每摩尔的3-磷酸甘油酸从ATP取得一个磷酸,再从NADPH(即【H】)取得两个电子将3-磷酸甘油酸变成3-磷酸甘油醛(G3P).其实从Calvin cycle中所直接制造出来的碳水化合物并不是葡萄糖,而是G3P.为了要合成1 mol这种化合物,整个循环过程必须发生三次,固定3 mol CO2.当我们在追踪循环的每一个步骤时,别忘了就是要注意这3 mol CO2在整个反应过程中的变化情形.

每3 mol的CO2就可产生六摩尔的G3P,但是只有1 mol的这种三碳糖能够被合成葡萄糖或其它糖类(主要是形成葡萄糖).即

1 mol脱离了循环而被植物细胞所使用,但是其他的5 mol则必须被回收以形成3 mol的RuBP保证再循环.因此要合成1 mol葡萄糖则必须固定6个CO2,形成12个G3P,其中2个用于合成葡萄糖,其余10个则用于RuBP的再生.

Phase 3:CO2接收物的再形成 (受体再生)

在一连串复杂的反应中,此5 molG3P的碳的骨架在Calvin cycle的最后一个步骤被重新分配为3 mol的RuBP.为了完成这个步骤,此循环多耗费了3 mol的ATP,然后现在RuBP又准备好了要再度接收CO2,整个循环又可以继续.在合成1 mol G3P方面,总共需消耗9 mol的ATP和6 mol的 NADPH,然后借助光反应可再补充这些ATP和NADPH.

根据卡尔文循环的三个阶段,笔者推测,CO2 中的放射性既能在有机物又能在C5中检测到.循环中平衡方程可简单地描述为:

CO2+C5→2个3-磷酸甘油酸→2个3-磷酸甘油醛 (G3P)

(一共固定了6次,其中6个CO2的C分别存在于6个G3P中)

其中2个 G3P →葡萄糖等有机物 其余10个G3P→ 6个C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