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国梦”结缘新高考题

时间:2024-06-01

张淼

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程中,神舟九号飞船与天空一号交会对接,“蛟龙”号深海探测下潜超过七千米,“歼15”舰载机在“辽宁号”航母上着舰成功等,无疑是梦想成真,中华民族为之欢呼.如今,这些饱含着中国梦的元素已成为高考试题的素材.这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精神食粮,激发爱国之心,激励刻苦学习之情.也能强化“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知识价值取向,对课改中的科学命题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所以,我们认真拜读这些新颖考题,赏析、感悟试题的考查与选拔功能与价值就很有必要.

一、 神舟九号飞船与天空一号载人空间交会对接

例1 (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Ⅰ第20题) 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离地面343 km的近圆形轨道上成功进行了我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对接轨道所处的空间存在极其稀薄的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实现对接,两者运行速度的大小都应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

B.如不加干预,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天宫一号的动能可能会增加

C.如不加干预,天宫一号的轨道高度将缓慢降低

D.航天员在天宫一号中处于失重状态,说明航天员不受地球引力作用

解析 只要是绕地球运行的天体,其运行速率必定小于第一宇宙速度,故A错误;如不加干预,由于轨道处稀薄大气的阻力,则天宫一号的速率减小而做向心运动,当达到新的轨道而万有引力又重新能提供向心力时,天宫一号在新的轨道做圆周运动,此时轨道高度降低,运行的速率增大,故B、C正确;天宫一号中的航天员不是不受地球引力,而是地球引力全部充当向心力,故D错误.

感悟 天宫与神九载人交会对接被形象地比喻为太空“百米穿针” 是中国航天史掀开极具突破性的一页.航天员的每一次太空之旅,都是人类历史上的里程碑的进步.它激发学生爱国情感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本题涉及万有引力定律知识,考查对宇宙速度的理解,提炼实际情景中模型显得十分重要.

二、“歼15”舰载机在“辽宁号”航母上着舰成功

例2 (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Ⅰ第21题) 2012年11月,“歼15”舰载机在“辽宁号”航空母舰上着舰成功.图(a)为利用阻拦系统让舰载机在飞行甲板上快速停止的原理示意图.飞机着舰并成功钩住阻拦索后,飞机的动力系统立即关闭,阻拦系统通过阻拦索对飞机施加一作用力,使飞机在甲板上短距离滑行后停止.某次降落,以飞机着舰为计时零点,飞机在t=0.4 s时恰好钩住阻拦索中间位置,其着舰到停止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b)所示.假如无阻拦索,飞机从着舰到停止需要的滑行距离约为1000 m.已知航母始终静止,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g.则( ).

A.从着舰到停止,飞机在甲板上滑行的距离约为无阻拦索时的1/10

B.在0.4 s~2.5 s时间内,阻拦索的张力几乎不随时间变化

C.在滑行过程中,飞行员所承受的加速度大小会超过2.5 g

D.在0.4 s~2.5 s时间内,阻拦系统对飞机做功的功率几乎不变

解析 根据图像,由图线所围的面积可计算出飞机从着舰到停止滑行的距离,即L≈70×0.4+(70+10)×(2.5-0.4)2+10×0.52=114.5 (m),A选项正确;由图可计算出0.4 s~2.5 s内的加速度a=ΔVΔt=28.6 m/s2=2.86 g ,C选项正确;在0.4 s~2.5 s时间内,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Fcosθ2=ma,其中加速度a不变,阻拦索的张角θ在变小,其张力F在变小,由于速度v在变小,故阻拦系统对飞机做功的功率P=F合V=maV在变小,B、D选项错误.

感悟 2012年11月20日“歼-15”舰载机在“辽宁舰”上圆满完成着舰试验.此事件的意义堪比航母首航,可以说是中国航母元年的真正标志.新人教版《必修1》中谈及飞机在航母上距离有限必须选择弹射装置.本题正是教材内容的拓展及与实际生活事件的联系.v-t的物理意义主要从坐标、斜率、截距、面积、图线交点等角度理解分析.运用图像进行估算是一种很好的能力考查,同时还对牛顿第二定律与力的合成的实际应用考查.

三、“蛟龙”号深海探测下潜超过七千米

例3 (2013年山东卷第36(2)题) 我国“蛟龙”号深海探测船载人下潜超七千米,再创载人深潜新纪录.在某次深潜实验中,“蛟龙”号探测到990 m深处的海水温度为280 K.某同学利用该数据来研究气体状态随海水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导热性良好的气缸内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不计活塞的质量和摩擦,气缸所处海平面的温度T0=300 K,压强P0=1 atm,封闭气体的体积V0=3 m2.如果将该气缸下潜至990 m深处,此过程中封闭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①求990 m深处封闭气体的体积(1 atm相当于10 m深的海水产生的压强).②下潜过程中封闭气体(填“吸热”或“放热”),传递的热量(填“大于”或“小于”)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

解析 ①当气缸下潜至990 m时,设封闭气体的压强为p,温度为T,体积为V,由题意知p=100 atm①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p0V0T0=pVT②

代入数据得V=2.8×10-2m3③

②下滑过程中气体的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正功,由于气体的质量一定,温度降低,故气体向外发生热传递,且传递的热量大于外界对气体做的功.

感悟 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积的71%,我国海域面积辽阔,而大部分尚未开发,载人潜水器完成了深潜的重大跨越.本题以此为背景考查理想气体方程、热力学第一定律知识.让学生感受到高科技与我们所学知识吻合,“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正是考查的要求与重点.让学生在科技中探究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实际问题为题源正是高考命题的新颖之处.endprint

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程中,神舟九号飞船与天空一号交会对接,“蛟龙”号深海探测下潜超过七千米,“歼15”舰载机在“辽宁号”航母上着舰成功等,无疑是梦想成真,中华民族为之欢呼.如今,这些饱含着中国梦的元素已成为高考试题的素材.这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精神食粮,激发爱国之心,激励刻苦学习之情.也能强化“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知识价值取向,对课改中的科学命题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所以,我们认真拜读这些新颖考题,赏析、感悟试题的考查与选拔功能与价值就很有必要.

一、 神舟九号飞船与天空一号载人空间交会对接

例1 (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Ⅰ第20题) 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离地面343 km的近圆形轨道上成功进行了我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对接轨道所处的空间存在极其稀薄的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实现对接,两者运行速度的大小都应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

B.如不加干预,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天宫一号的动能可能会增加

C.如不加干预,天宫一号的轨道高度将缓慢降低

D.航天员在天宫一号中处于失重状态,说明航天员不受地球引力作用

解析 只要是绕地球运行的天体,其运行速率必定小于第一宇宙速度,故A错误;如不加干预,由于轨道处稀薄大气的阻力,则天宫一号的速率减小而做向心运动,当达到新的轨道而万有引力又重新能提供向心力时,天宫一号在新的轨道做圆周运动,此时轨道高度降低,运行的速率增大,故B、C正确;天宫一号中的航天员不是不受地球引力,而是地球引力全部充当向心力,故D错误.

感悟 天宫与神九载人交会对接被形象地比喻为太空“百米穿针” 是中国航天史掀开极具突破性的一页.航天员的每一次太空之旅,都是人类历史上的里程碑的进步.它激发学生爱国情感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本题涉及万有引力定律知识,考查对宇宙速度的理解,提炼实际情景中模型显得十分重要.

二、“歼15”舰载机在“辽宁号”航母上着舰成功

例2 (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Ⅰ第21题) 2012年11月,“歼15”舰载机在“辽宁号”航空母舰上着舰成功.图(a)为利用阻拦系统让舰载机在飞行甲板上快速停止的原理示意图.飞机着舰并成功钩住阻拦索后,飞机的动力系统立即关闭,阻拦系统通过阻拦索对飞机施加一作用力,使飞机在甲板上短距离滑行后停止.某次降落,以飞机着舰为计时零点,飞机在t=0.4 s时恰好钩住阻拦索中间位置,其着舰到停止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b)所示.假如无阻拦索,飞机从着舰到停止需要的滑行距离约为1000 m.已知航母始终静止,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g.则( ).

A.从着舰到停止,飞机在甲板上滑行的距离约为无阻拦索时的1/10

B.在0.4 s~2.5 s时间内,阻拦索的张力几乎不随时间变化

C.在滑行过程中,飞行员所承受的加速度大小会超过2.5 g

D.在0.4 s~2.5 s时间内,阻拦系统对飞机做功的功率几乎不变

解析 根据图像,由图线所围的面积可计算出飞机从着舰到停止滑行的距离,即L≈70×0.4+(70+10)×(2.5-0.4)2+10×0.52=114.5 (m),A选项正确;由图可计算出0.4 s~2.5 s内的加速度a=ΔVΔt=28.6 m/s2=2.86 g ,C选项正确;在0.4 s~2.5 s时间内,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Fcosθ2=ma,其中加速度a不变,阻拦索的张角θ在变小,其张力F在变小,由于速度v在变小,故阻拦系统对飞机做功的功率P=F合V=maV在变小,B、D选项错误.

感悟 2012年11月20日“歼-15”舰载机在“辽宁舰”上圆满完成着舰试验.此事件的意义堪比航母首航,可以说是中国航母元年的真正标志.新人教版《必修1》中谈及飞机在航母上距离有限必须选择弹射装置.本题正是教材内容的拓展及与实际生活事件的联系.v-t的物理意义主要从坐标、斜率、截距、面积、图线交点等角度理解分析.运用图像进行估算是一种很好的能力考查,同时还对牛顿第二定律与力的合成的实际应用考查.

三、“蛟龙”号深海探测下潜超过七千米

例3 (2013年山东卷第36(2)题) 我国“蛟龙”号深海探测船载人下潜超七千米,再创载人深潜新纪录.在某次深潜实验中,“蛟龙”号探测到990 m深处的海水温度为280 K.某同学利用该数据来研究气体状态随海水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导热性良好的气缸内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不计活塞的质量和摩擦,气缸所处海平面的温度T0=300 K,压强P0=1 atm,封闭气体的体积V0=3 m2.如果将该气缸下潜至990 m深处,此过程中封闭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①求990 m深处封闭气体的体积(1 atm相当于10 m深的海水产生的压强).②下潜过程中封闭气体(填“吸热”或“放热”),传递的热量(填“大于”或“小于”)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

解析 ①当气缸下潜至990 m时,设封闭气体的压强为p,温度为T,体积为V,由题意知p=100 atm①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p0V0T0=pVT②

代入数据得V=2.8×10-2m3③

②下滑过程中气体的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正功,由于气体的质量一定,温度降低,故气体向外发生热传递,且传递的热量大于外界对气体做的功.

感悟 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积的71%,我国海域面积辽阔,而大部分尚未开发,载人潜水器完成了深潜的重大跨越.本题以此为背景考查理想气体方程、热力学第一定律知识.让学生感受到高科技与我们所学知识吻合,“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正是考查的要求与重点.让学生在科技中探究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实际问题为题源正是高考命题的新颖之处.endprint

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程中,神舟九号飞船与天空一号交会对接,“蛟龙”号深海探测下潜超过七千米,“歼15”舰载机在“辽宁号”航母上着舰成功等,无疑是梦想成真,中华民族为之欢呼.如今,这些饱含着中国梦的元素已成为高考试题的素材.这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精神食粮,激发爱国之心,激励刻苦学习之情.也能强化“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知识价值取向,对课改中的科学命题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所以,我们认真拜读这些新颖考题,赏析、感悟试题的考查与选拔功能与价值就很有必要.

一、 神舟九号飞船与天空一号载人空间交会对接

例1 (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Ⅰ第20题) 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离地面343 km的近圆形轨道上成功进行了我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对接轨道所处的空间存在极其稀薄的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实现对接,两者运行速度的大小都应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

B.如不加干预,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天宫一号的动能可能会增加

C.如不加干预,天宫一号的轨道高度将缓慢降低

D.航天员在天宫一号中处于失重状态,说明航天员不受地球引力作用

解析 只要是绕地球运行的天体,其运行速率必定小于第一宇宙速度,故A错误;如不加干预,由于轨道处稀薄大气的阻力,则天宫一号的速率减小而做向心运动,当达到新的轨道而万有引力又重新能提供向心力时,天宫一号在新的轨道做圆周运动,此时轨道高度降低,运行的速率增大,故B、C正确;天宫一号中的航天员不是不受地球引力,而是地球引力全部充当向心力,故D错误.

感悟 天宫与神九载人交会对接被形象地比喻为太空“百米穿针” 是中国航天史掀开极具突破性的一页.航天员的每一次太空之旅,都是人类历史上的里程碑的进步.它激发学生爱国情感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本题涉及万有引力定律知识,考查对宇宙速度的理解,提炼实际情景中模型显得十分重要.

二、“歼15”舰载机在“辽宁号”航母上着舰成功

例2 (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Ⅰ第21题) 2012年11月,“歼15”舰载机在“辽宁号”航空母舰上着舰成功.图(a)为利用阻拦系统让舰载机在飞行甲板上快速停止的原理示意图.飞机着舰并成功钩住阻拦索后,飞机的动力系统立即关闭,阻拦系统通过阻拦索对飞机施加一作用力,使飞机在甲板上短距离滑行后停止.某次降落,以飞机着舰为计时零点,飞机在t=0.4 s时恰好钩住阻拦索中间位置,其着舰到停止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b)所示.假如无阻拦索,飞机从着舰到停止需要的滑行距离约为1000 m.已知航母始终静止,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g.则( ).

A.从着舰到停止,飞机在甲板上滑行的距离约为无阻拦索时的1/10

B.在0.4 s~2.5 s时间内,阻拦索的张力几乎不随时间变化

C.在滑行过程中,飞行员所承受的加速度大小会超过2.5 g

D.在0.4 s~2.5 s时间内,阻拦系统对飞机做功的功率几乎不变

解析 根据图像,由图线所围的面积可计算出飞机从着舰到停止滑行的距离,即L≈70×0.4+(70+10)×(2.5-0.4)2+10×0.52=114.5 (m),A选项正确;由图可计算出0.4 s~2.5 s内的加速度a=ΔVΔt=28.6 m/s2=2.86 g ,C选项正确;在0.4 s~2.5 s时间内,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Fcosθ2=ma,其中加速度a不变,阻拦索的张角θ在变小,其张力F在变小,由于速度v在变小,故阻拦系统对飞机做功的功率P=F合V=maV在变小,B、D选项错误.

感悟 2012年11月20日“歼-15”舰载机在“辽宁舰”上圆满完成着舰试验.此事件的意义堪比航母首航,可以说是中国航母元年的真正标志.新人教版《必修1》中谈及飞机在航母上距离有限必须选择弹射装置.本题正是教材内容的拓展及与实际生活事件的联系.v-t的物理意义主要从坐标、斜率、截距、面积、图线交点等角度理解分析.运用图像进行估算是一种很好的能力考查,同时还对牛顿第二定律与力的合成的实际应用考查.

三、“蛟龙”号深海探测下潜超过七千米

例3 (2013年山东卷第36(2)题) 我国“蛟龙”号深海探测船载人下潜超七千米,再创载人深潜新纪录.在某次深潜实验中,“蛟龙”号探测到990 m深处的海水温度为280 K.某同学利用该数据来研究气体状态随海水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导热性良好的气缸内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不计活塞的质量和摩擦,气缸所处海平面的温度T0=300 K,压强P0=1 atm,封闭气体的体积V0=3 m2.如果将该气缸下潜至990 m深处,此过程中封闭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①求990 m深处封闭气体的体积(1 atm相当于10 m深的海水产生的压强).②下潜过程中封闭气体(填“吸热”或“放热”),传递的热量(填“大于”或“小于”)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

解析 ①当气缸下潜至990 m时,设封闭气体的压强为p,温度为T,体积为V,由题意知p=100 atm①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p0V0T0=pVT②

代入数据得V=2.8×10-2m3③

②下滑过程中气体的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正功,由于气体的质量一定,温度降低,故气体向外发生热传递,且传递的热量大于外界对气体做的功.

感悟 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积的71%,我国海域面积辽阔,而大部分尚未开发,载人潜水器完成了深潜的重大跨越.本题以此为背景考查理想气体方程、热力学第一定律知识.让学生感受到高科技与我们所学知识吻合,“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正是考查的要求与重点.让学生在科技中探究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实际问题为题源正是高考命题的新颖之处.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