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城市流动儿童“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时间:2024-06-01

叶昊

摘 要:文章通过对当前城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出了构建城市流动儿童“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具体而言主要从家庭干预、社会干预、学校干预三方面探讨了城市流动儿童“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城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三位一体”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建设也在加快步伐,很多农村居民开始带着全家来到城市打工。他们为城市的建设和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他们也是流动人口,其子女的教育问题就成了当前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而城市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其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面对城市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家庭、社会和学校都应该引起重视。本文将围绕城市流动儿童“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展开研究。

一、城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原因分析

1.城市流动儿童自尊水平不足

城市流动儿童在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都不能充分表达他们的自尊思想,对于自己的自尊心受伤经历表现得比较自卑和失落。例如,有人使用恶意的话语贬低或者嘲笑他们时,他们的自尊心就会受到伤害。正是由于城市流动儿童的身心尚未发展成熟,所以他们会使用所听到的恶意语言来对照自己,这种儿童时期的自尊心受损经历使得孩子在不良的身心状态下成长,也阻碍了其自我价值的形成。城市流动儿童自尊心受损的因素来源于多个方面。

首先,家庭因素是首位的,最能影响城市流动儿童的自尊水平。有调查报告显示,很多城市流动儿童的父母为了生活到处奔波,忽视了子女的身心成长问题,对于孩子的心理状态不够了解。家庭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教育场所,父母的思想、行为等,都会在无形中影响到流动儿童的自尊状态,亲子矛盾问题、家庭环境差等,均会阻碍孩子自尊的形成。其次,教师对城市流动儿童自尊的建立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师生关系不和谐、教学思想有偏差等,都会造成孩子的自尊心受损。有学者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的调查和研究结果显示: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儿童自尊的建立。最后,还包括其他因素对儿童自尊的影响,例如家人长辈的鼓励、社会环境的作用等。

2.城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不良

由于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的差异,当城市流动儿童受到外界环境差异的冲击时,往往会产生自卑或者孤独感,这种对环境所产生的心理不适,容易导致其在社会适应过程中出现偏差。目前而言,影响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过程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几点。

第一,年龄因素。有相关的研究表明,如果城市流动儿童到一个新环境时的年龄越小,则能更快地适应社会;而在成长过程中,也会对社会环境和历史文化形成更完善的认识。

第二,同学关系因素。对于城市流动儿童来说,学校是他们最重要的接受教育的地方,所以他们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决定了其是否能够快速适应校园环境。在校园生活中,如果受到同学朋友的排斥,则会导致他们不能融入群体,这时他们的抑郁、焦虑程度与同学关系表现显著相关。

第三,家庭环境因素。将城市流动儿童的抑郁、状态焦虑、特质焦虑三种心理状态作为研究变量,结合不同的家庭环境进行研究,结果得出,家庭氛围越好,则孩子的身心状况越佳,社会适应性也越强。亲子关系、家庭环境以及父母的思想观念都是城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也会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生活以及伙伴的满意程度产生影响。

3.城市流动儿童心理上的孤独感

城市流动儿童与城市孩子相比,心理方面有很大差异,所以对于人际交往和同学相处都会表现出不同的方式。城市流动儿童如果对每个城市同学的情况了解得更详细,自己的孤独感则会更深。所以,只有当这些孩子与同学、朋友间建立了深厚的关系时,他们的孤独感才有所减轻。扩大城市流动儿童的交友范围,反而会影响他们的心理状态。

总体而言,城市流动儿童与城市孩子交往越多,了解越深,他们越能感受到自身的孤独感。

二、城市流动儿童“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文章在对城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城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对改善城市流动儿童健康状况,促进城市流动儿童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树立现代家庭教育理念,注重提升家长自身素质

城市流动儿童进入城市后,其所处环境发生变化,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对此,家长必须树立起现代家庭教育理念,并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具体如下:

(1)树立现代的家庭教育理念。在“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中,家庭教育是其中的核心内容和灵魂所在。一般而言,要求家长必须对自身的行为和教育观念进行反思,形成正确的现代家庭教育观念。通常来讲,现代家庭教育观念集中体现在:第一,家长要敢于向孩子学习。这是因为孩子虽小,但思维活跃,且创造性思维要强于家长。第二,端正对孩子的角色定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孩子是社会的希望,必须注重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教育。家庭教育通常具备早期性、长期性和亲密性,因而心理教育的效果更加显著。第三,要尊重孩子的人格,注重与孩子的平等交流。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情感需求,不要挫伤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

(2)改善家长自身素质。只有不懂家教的家长,没有教不好的孩子。这深刻地反映了家长在城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因此,要改变和提高家长的各项素质,这对于解决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提高家庭环节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家长应自觉采取有效的教子方法,学习科学的家教理论,掌握家庭教育的方法,懂得儿童成长的身心规律。

(3)家长应注重孩子的心理成长,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家长要尽量多挤出一些时间加强学习,提高自我,从而更好地关心和教育孩子,要及时发现和解决子女的心理问题。和谐的家庭环境也是孩子身心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教育场所,家庭可以为孩子遮风挡雨,在孩子受伤时起到安抚心灵的作用。当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家长也不用刻意隐瞒或者避讳,应当与学校及时沟通,合力改善孩子的心理问题。

2.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采取各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应充分结合城市流动儿童的心理特点,对现有的学校制度以及校园文化活动等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和优化。具体如下:

(1)扩大教学规模,多为城市流动儿童预留一些招生指标,而且对于城市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要公平对待,让一些有教学经验的老师来教育和管理有城市流动儿童的班级。在政府的支持下,学校可以发展“国有民办”的办学模式,从多个渠道筹集资金,来完善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在自主管理的基础上提高教学水平。同时,政府也要担负起对民办学校的监督管理等责任,对于不能达到特定标准的学校要及时改善,如果整改后仍不符条件的则取消其办学资格。

(2)建立适合城市流动儿童的学校制度。在制订学校制度时,必须将城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纳入考虑范围,在制度建设中体现人文关怀,为教师及相关工作人员开展城市流动儿童的指导工作和心理辅导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制度依据和保障。同时,在学校制度中,还应充分体现出公平、公正,不可在一些奖惩等环节出现歧视。在学校制度的指导下,教师应当注重对心理教育方式的创新,例如,将一些角色扮演活动、实践活动、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等引入心理教育的各个环节,加强与城市流动儿童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有效地改善城市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3)学校可以组织各种文艺团体,开展适合学生的兴趣活动,营造和谐的校园学习环境,形成团结友爱的师生关系,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城市流动儿童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校园中度过的,所以制订科学的学校干预措施是改善其心理问题最有效的解决方式之一。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还可以设置心理咨询室,为解决儿童的心理问题给予适当的帮助。同时,学校也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消除教师和部分城市儿童对自己身份的优越感,应当使他们公平地看待城市流动儿童,与他们多加交往。

(4)注重改善城市流动儿童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对城市流动儿童而言,他们进入学校之后,首先必须克服的是自卑心理。因为,大部分城市流动儿童初入城市会因发现与城市儿童之间的差距,而出现自闭、不愿交往等心理问题。因此,在构建城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过程中,必须注意改善城市流动儿童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做到互相尊重,平等待人。因此,教师应通过改善儿童之间的关系,使他们学会真诚对待他人,包容他人。儿童与其他儿童在交往时难免会遇到误会和摩擦,如果拥有一颗包容的心,则可以很好地解决此类问题。

3.社会层面给予城市流动儿童以帮助和支持

在政府和社会群体层面,应尽可能地给城市流动儿童以帮助和支持,这对于改善城市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同样重要。具体如下:

(1)完善教育制度,改善城市流动儿童的学习环境,改变过去传统的“户籍捆绑式”“学籍地升学”等落后制度,并设立法律法规保证儿童的教育权利。各地方政府要出台详细的政策,保证城市流动儿童的公平教育,对于当地儿童的流入流出情况进行数据跟踪,准确判断流动儿童的变化数量,更好地制定适合自己的招生计划。此外,国家应当担负起一定的责任,可以为城市流动儿童设立专项基金。中央、流入地、流出地三个地方的政府应当共同合作,建立“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保证财政所拨出的教育经费能用到刀刃上。

(2)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解决城市流动儿童的问题还需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在政策上多宣传和推广积极的思想观念,使人们多关注城市流动儿童,给予他们适当的关心和帮助,不排斥和歧视他们,将他们与城市人公平对待。此外,社会也要加大力度发展民办学校,完善校园的软硬件设施,为城市流动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同时,教育工作者也应当对儿童的心理问题引起重视,对于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及时与家长沟通,汇报学校,从源头上帮助孩子解决心理问题。

总之,城市化建设在加快步伐,我们应该高度关注城市流动儿童的教育并给予恰当的保护。面对城市流动儿童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必须充分调动起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积极性,形成“三位一体”的城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为城市流动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奠基铺路。

参考文献:

[1]胡 韬,郭 成,刘 敏.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与自我概念状况及其相关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1):30—33.

[2]栾文敬,路红红,童玉林,等.家庭关系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J].学前教育研究,2013,(2):27—36.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羊角山中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