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四步法”初探

时间:2024-06-01

徐志红

思想政治课教学“四步法”是指:“启——导趣;学——导思;悟——导动;评——导成”。它是以学生参与学习的学情来确定教学的教学行为,一改过去“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行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师生双向信息沟通与交流,是师生在同一时间内双边活动的有机结合。“四步”回环,环环相扣,不可分割。

一、启——导趣

这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启”的目的,在于学生的“发”,是以激发学习情感、兴趣为落脚点的。这也是师生有机结合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启迪学生参与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诱导教学行为,其目的在于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积极性,使之乐学;另一方面,教师引导学生调节学习情态,萌生学习兴趣,重在激发其内心情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启”而得“法”,才能达到“启”而有“发”的目的。要形成一个良好的开端,促使学生在以后环节中,学而不“厌”,思而不“惘”,悟而有成,评中受益。以往教学,教师把学生当作一种加工对象,把人降到物的层面上,仅把学生当知识的容器,其结果是学生机械地学,教师生搬硬套地教,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累。启发导趣,重在除障。排除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思想障碍,“启”开了思想,情趣自“发”。一要启发学生克服轻视本学科的思想,让学生了解本学科的重要性;二要启发学生克服思想政治体验中的依赖思想,培养其独立动手、独立体验的习惯;三要启发学生克服懒惰思想,诱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进行“我能行”教育,培养其勤动脑、勤动手的习惯;四要启发学生克服害怕困难思想,启发其积极性,在不知不觉中克服不足、熏陶品质。

启而能“发”,要求教师启而有“法”,启无定“法”,只要教师有真才实学,就一定能创造出启发之“法”。

二、学——导思

这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要求教师紧扣“授”,学生发挥“思”。一是教师讲授新知识,传授新理念,展示新时代的新事物,提出新问题,真正做到“言传”结合“身教”。传授得准(确)、精(炼)、清(楚),“身教”更重于“言教”。二是学生发挥“思”,要求学生在观摩中积极参与。首先是思维参与,理解分步要领,领会“知”与“行”的结合点,重在动脑,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有新发现、新领悟,甚至有超前思维,预见结果;其次是体验参与。创造机会让学生质疑问难,即全方位让学生参与,做到“五官”并用,敏而好“问”,有问必“究”(研究),究之必“思”,思必有“行”(实践研究),行必有“果”(实践得出的结论)。如在《环境问题》一节中,让学生着手调查沅水污染情况,写出有关报告,通过环保部门了解环保政策及落实情况,并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等。教师启发,学生研究,真正做到学、思、做合一。

三、悟——导动

这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中心环节。悟,即体验,包括实验、实践、实习。是全体学生对所学知识创造性运用的重要一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教师深入学生,重在指导,纠错点评,而不是越俎代庖。实践体验过程,应以学生为主体,以体验为主线,以创新为主旨。它要求学生思与行合一,手与脑并用。新教材正体现了这一点,它没有长篇大论的叙述性文字,而是把理解的空间留给学生,处处给学生选择的机会。如九年级第一单元第二节《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学习这一内容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当今中国和世界如何同步发展,还必须认识昨日中国的落后,思考明天中国将是如何辉煌。而这一切不需说教,要靠现实生活中的材料说明一切,让学生在研究中知之,方法是丰富多彩的,可以是文献法、咨询法、调查法,也可是分析法、逻辑推理法。

四、评——导成

这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必要环节。它包含评、点、展三步。首先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互相评议,取长补短。这是学生对知识理解、运用、反馈之后的再学习、再运用、再反馈,要求学生更深层次地展开思维,进行由实践到理性的“反思”。评的步骤,先自评,再分组互评,最后总评。其次是教师引导下的点拨,将总评的优、劣代表抽样,评点出优在哪里,劣在何处,怎样发挥“优”,如何修正“劣”。其目的不在比较,重在总结提高,通过比较差异,总结经验,形成方法,水到渠成,学而得“法”。这也是评的目的和主旨所在。再次是展,即展示研究性成果,如小论文、研究报告等。展览参观,组织观摩,并加以肯定表彰,既是对成功者的鼓励,也是对观摩者的鞭策,是必不可少的。

教无定法。“启、学、悟、评”四步法,只不过是笔者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一点探索。教师只有具备过硬地素质,才能得心应手地创造出适应素质教育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法”来。

(作者单位:湖南省桃源县浯溪河乡中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