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1
吴敏良 胡翠华 吴天佑
摘要:对高职校外实训与企业季节性用工对接效果作出正确的评价,关键是要有一套科学的、可行的评价标准。本文从分析高职校外实训与企业季节性用工对接效果评价的意义出发,重点阐述了高职院校学生校外实训与企业季节性用工对接效果评价的原则,并构建了对高职院校学生校外实训与企业季节性用工对接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
关键词:校外实训;企业季节性用工;对接效果;评价标准
一、高职校外实训与企业季节性用工对接内涵的界定
本文中的“高职”是特指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商贸类专业。企业季节性用工是指由于受生产经营的季节性影响,企业用工往往会出现淡季和旺季的变化。企业在淡季时用工需求量减少,旺季时则会出现用工高峰而导致招工困难。本文提出高职校外实训与企业季节性用工对接就是要通过研究高职商贸类专业校外实训与企业季节性用工对接的问题,以较好地解决高职商贸类专业校外实训实施难与企业用工旺季招工难的矛盾,使企业在用工旺季也能招得到理想的员工,学校的实习计划能得以实施,切实化解“工学交替”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实现校企双赢。
二、高职校外实训与企业季节性用工对接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高职校外实训与企业季节性用工对接效果的前提是建立一套系统的、可操作性的指标体系。这一指标体系应包括以下内容:
1.时间对接程度
高职校外实训与企业季节性用工对接,最为核心的就是要使高职院校校外实训同企业季节性用工实现时间上的对接,这也是实现校企双赢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学校在制定专业实训计划时,应充分考虑企业用工的季节性变动因素,深入分析企业用工的季节性变动规律,找到企业用工的空隙和节点,使学生校外专业实训的时间安排在这一空隙和节点上。只有通过时间上的对接,学生才能在企业找到自己的岗位,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顶岗实习;企业才能通过在人手不够时得到学生及时补位而节约人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这样,就容易将学校、学生、企业三者的利益捆绑在一起,提高各方在对接中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在评价高职校外实训与企业季节性用工在时间上是否对接时,主要是要考察是否是在企业最需要员工时,或者说是否是在企业用工最困难的时候,学校将自己的相关专业学生送到了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2.内容对接程度
内容对接程度的高低,是衡量高职校外实训与企业季节性用工对接效果的另一重要方面。内容对接评价就是检查学校在制定专业实训计划,确定实训内容时,是否结合了实训专业和企业相关职业岗位要求,使实训的内容同企业业务流程相对接。通过内容对接评价,一是可以增强实训的针对性,提高实训效果;二是可以满足企业相关岗位的工作要求,使学生在企业真正顶岗,担当企业季节性员工的角色。
3.标准对接程度
标准对接程度指标就是指在实施高职校外实训与企业季节性用工对接过程中,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与企业员工技能要求、学生综合素质与企业员工要求全面对接情况。实现标准的有效对接,可以进一步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减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复劳动,真正实现学生零距离上岗。
4.人员相互渗透程度
人员相互渗透是指学校的专业老师与企业的师傅要进行广泛的交流,包括相互任职、互换角色。通过角色的转换,可以提高校企双方对双方对接的认识,实现双方在对接过程中的优势互补。特别是通过相互交流,可以让双方人员参与实训计划的制定,乃至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整个过程,从而可增强实训计划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因此,校企双方人员相互渗透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到高职校外实训与企业季节性用工对接的效果,也可考核校企双方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5.学生技能提高程度
高职校外实训与企业季节性用工对接的效果最终要表现在学校的校外实训计划是否得以顺利实施,通过与企业季节性用工的对接,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是否得到显著提高。所以,我们必须将学生技能提高程度作为高职校外实训与企业季节性用工对接效果评价的重要指标。学生技能提高程度的考核应包括学生专业技能熟练程度、学生适应岗位能力的增强程度、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程度等内容。
6.企业效益提高程度
企业能否在对接过程中受益,直接关系到企业参与对接工作的积极性。我们在实施高职校外实训与企业季节性用工对接过程中,必须考虑企业的利益。企业效益在对接过程中得到提高的程度,将反映校企对接的“双赢”原则的贯彻程度,关系到校企合作的稳定性。
企业效益提高程度应主要包括企业用工成本的降低程度、产品生产与销售量的提高程度、员工素质的提高程度以及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程度等方面的内容。
三、高职校外实训与企业季节性用工对接效果评价的原则
对高职校外实训与企业季节性用工对接效果作出正确的评价,关键是要有一套科学的、可行的评价标准。我们认为,对接效果评价标准的建立,必须遵循实效、动态、稳定性的原则。
1.实效原则
在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探索中,广大学校开展了多种多样的试验,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与经验。特别是在2003年12月10日教育部部长周济在第二次全国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上明确提出要倡导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后,许多高职院校与研究机构结合自身的特点,纷纷对“订单式”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但是,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还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特别是缺乏从根本上解决在工学交替过程中出现的“校热企冷”现象的措施和方法。同时,也缺乏对这一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的系统研究,缺乏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普遍规律的探索,难以为其他职业院校借鉴与运用。
因此,我们在对高职校外实训与企业季节性用工对接效果评价时,应避免形式主义、注重实效,主要是要通过对接使高职校外实训能落到实处,使企业利益得到最大化满足,真正实现校企“双赢”。同时,也只有能产生实效的对接模式,才能被广泛推广,产生社会价值。
2.动态原则
动态原则的指导思想是让在对高职校外实训与企业季节性用工对接时具有弹性和灵活性。企业用工经常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动规律,学校在校外实训与其对接时应该较快地适应企业用工季节性的变化,并能迅速地根据变化的情况做出调整。因此,对双方对接进行动态性评价,可以调整校企步伐,及时纠正对接时可能出现的偏差。
3.稳定性原则
高职校外实训与企业季节性用工的有效对接是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的关键,稳定的校企合作又能进一步促进高职校外实训与企业季节性用工的有效对接,从而进一步提高对接的效果。
四、高职校外实训与企业季节性用工对接效果评价的意义
高职校外实训与企业季节性用工对接效果评价对校企合作的整体和各个环节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其作用的广度和深度还将不断得到拓展和深化。对高职校外实训与企业季节性用工对接效果作出正确的评价,目的是为了更加客观地看待现有的校企合作工作,排除形式主义的影响,使校企合作建立在扎实可靠的现实基础之上,有利于其各项工作的开展。
(1)对接效果评价是对校企合作成绩的肯定,也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校企合作工作的客观依据。科学、客观、全面地对接效果评价,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校企合作的劳动成果,认识工作中的差距,使校企合作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得到发挥。并通过对对接效果的评价,帮助我们认清对接工作的指导思想、内容、原则、形式、方法等一些基本问题。
(2)对接效果评价是对校企合作的定向,也是对校企合作的肯定。效果评价的标准应成为校企合作双方实施对接的内容和标准,因为它左右着校企合作努力的方向、重点和内容;同时,对对接效果展开评价,也可证明校企双方对接的某种方法是否有效,对接措施是否得当。
(3)对接效果评价是对高职校外实训与企业季节性用工对接科学化的根本要求,也是对对接正确与否的反馈。进行对接效果的评价,能及时获得有关对接过程实施情况的信息,发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并根据获得的信息调整或改进对接工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2] 石丽敏.国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分析与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6(12).
[3] 吴敏良.企业用工季节性变动规律及
对策探讨[J].现代商业,2009(7).
(作者单位:吴敏良湖南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胡翠华吴天佑岳阳市现代农业工程中等专业学校)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