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1
张似东
教师编制工作事关各级学校教育教学的正常运转,是稳定学校队伍的有力保证。我国大多数地区的教育系统都在使用2001年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制定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而该标准在农村中小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①未考虑农村学校,特别是农村小学“点多、面广、生源分散、成班率低”的现实情况,将城乡标准倒置,以致于根据该标准核定的教师数量不能满足农村教育的基本需求。②未考虑教育领域中学校系统的工作规律和特点。教师由多部门共同管理,从一所学校调配到另一所学校程序烦琐,手续繁杂,周期过长,不能按需求及时调整,因此有些学校往往采取“借用”教师等变通方式解教师不足的燃眉之急,而这些被“借用”的教师有的甚至被调动几年后还不能办妥工资手续,直接影响了其工作积极性,也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③标准僵化。在实施过程中,各地学校没有根据其自身实际的生源状况及时、灵活地变化编制,而是僵化地执行。
根据我国目前教师编制体制存在的问题,笔者以为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完善:
一、实行教师编制独立管理机制
(1)改变教师编制由多部门负责的现状。各级党政部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提高意识,充分认识到教育系统编制工作的特殊性,以及目前教师编制多部门管理的状况对学校教育工作带来的限制;并果断采取措施,改变现在教师编制由各级编制办、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联合管理的现状,给学校更多的用人自主权,为学校教育工作创造良好的用人环境。
(2)由教育主管部门独立管理教师编制。将教师编制管理的权限交给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独立管理,再由教育主管部门每年对各级学校的情况进行统计并分析其特点,根据学校的实际需求制定一定时期内比较稳定的编制标准。
(3)各级编制办、财政部门行使监督权利,以保证教育主管部门在编制管理过程中正确执行国家的相关编制规章制度,保证教师编制工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二、提高教师编制管理层级
(1)由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教师编制工作。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对省级政府负责,又要对国家教育部负责,统筹、管理本省、市教师编制工作,并受同级编制办和财政部门监督。
(2)由县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教师编制的实施工作。其主要好处在于:能使直接来源于各个学校的信息很快反馈到主管部门,便于及时、科学、统筹地调整本地区教师队伍结构,改变目前教师编制十几年不变而严重影响学校发展的现状。
针对农村中小学的教师编制工作可以按以下策略实施:县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研究本地区的教师供求情况,根据本地区学龄儿童的入学情况,了解各个学校的在校学生情况,再结合人力资源优化组合的相关原则,科学、合理地配制本地区各类中小学的教师岗位。
三、建立农村义务教育评估预警机制,实行教师编制动态管理
建立农村义务教育评估预警机制,就是建立能准确评估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数量、教师需求情况的预警机制,为教育决策部门合理配置农村义务教育资源提供科学的依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农村义务教育预警机制提供的相关数据和参考建议,建立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编制的管理规范,对农村中小学的教师编制实行每3学年大调整、每个学年小调整的动态管理,合理配置农村各类中小学,特别是农村小学的教师资源。
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的动态管理,既要结合农村生源数量,又要充分考虑其成班情况,综合考虑教师和学生的比例,教师和班级的比例两种因素,力争使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和县镇、城市中小学编制标准基本一致。
参考文献:
[1] 戴家干.从日本教育人力资源配置看
教师编制管理的特点[J].比较教育研究,1999(1).
[2] 卫作辉.增强现代管理意识构建教
育预警系统[J].教育导刊,2001(Z2).
[3] 王莉亚,邱均平.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中的预警机制[J].图书情报知识,2004(2).
[4] 刘国华.活化教师资源配置[J].上海教育,2006(12).
[5] 陈坚,陈阳.我国城乡教师流动失衡的制度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8(3).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省滨海县教育局)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