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1
史小明
近年来,嵊州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从“先做人,再成才”“要成才,抓养成”的教学理念入手,努力通过强化养成教育来推进学校德育教育,并在学生有效养成教育的保证机制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效。
一、学校养成教育保证机制的基本构成
嵊州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历来非常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从校领导到普通教师都能思想统一,齐抓共管,而且广大教职工在养成教育方面都能够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由于常抓不懈,注重探索和积累,近年来,立足于职高养成教育的有效性与渐进性,学校初步形成了四大保证机制,即教育引导机制、制度规范机制、监督促进机制和环境带动机制。
1.教育引导机制
养成教育实际上是一个“洗脑”工程,是把养成规范逐步内化提高为学生养成信念的过程。只有学生心中确立了“养成”,才能真正实现行为上的“养成”。针对职高学生,建立一套教育引导的机制是促进有效养成教育的首选之举。本校教育引导机制包括三个层面:一是通过集中教育来全面推进,即通过学生每周集会制度、升旗仪式讲话制度、班主任谈话制度和班团活动制度等来确保教育的时间与学生受教育的普及面;二是通过灵活的形式来个别帮扶,即通过开办问题学生提高班、开展寝室结对帮扶、开展德育导师制等来加强对部分“后进生”的教育帮扶;三是通过专题的活动来重点突破,如通过仪容仪表专项整治、寝室内务专项整治、吸烟专项整治、通讯工具专项整治、集会纪律专项整治、文明就餐专项整治、出操专项整治等活动,来强化某一方面的教育内容。
2.制度规范机制
建立一套系统、完整、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对养成教育的实施十分重要。着眼于制度的规范性与可操作性,着眼于推动全校上下形成照章行事、遵章守纪、奖罚分明的良好氛围,几年来,本校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从学生的学习、生活、纪律、劳动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制度上的规范。
3.监督促进机制
学校的制度多种多样,但如果流于制度本身而缺乏到位的落实与有效的监督,就无法发挥制度预期的效果。因此,建立一个全方位、立体式的监督网络,对学生行为的养成和矫正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为此,我们进一步健全了值周、值勤、值日制度,将具体职责落实到岗、到位、到点,确保制度的规范作用切实发挥;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干部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他们在监督方面的积极作用,全面促进有效养成;推行了劳动服务值周班制度,要求值周班学生在履行劳动与服务职能的基础上,对全校学生的学习、纪律、卫生、劳动等进行全方位的检查督促,进而促进全校学生的有效养成。
4.环境带动机制
环境是一种条件、一种氛围、一种文化,良好的环境可以影响人、感染人,给人以教育和熏陶,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因此,营造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是学校有效养成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近年来,本校着力通过软硬结合来全方位优化环境。硬环境方面,学校因校制宜,加大投入,努力改善校园环境,着力将校园建设成“花园”,并通过强化学生的卫生意识来保持校园环境的优美整洁;软环境建设方面,我们主要通过大力发展校园文化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进而使养成教育在“润物无声”中不断渗透和巩固。
二、保证机制综合运行带来的主要成效
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和抓手,它贯穿于学校教学的全过程,渗透在学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几年来,通过四大机制的综合运行,嵊州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有效养成教育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1.校内秩序井然,校园环境不断优化
学校秩序是学校管理的一种外在表现,也是学校德育教育是否具有实效的检测剂。对于一所有着3000名学生的学校来说,大型活动的秩序正是学校整体秩序的一个缩影。现在,本校从集会、出操到各种文体比赛,都能做到进退场动作迅速、带凳姿势整齐划一、听口令定点呼喊班级口号,显示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无论是课间休息还是就餐时间,大声喧哗、嬉闹、追逐等现象基本消失,教室内务整齐划一,桌椅摆放做到“竖直、横齐、上无物,凳子统一放桌下”,寝室内务做到“六统一”,餐厅基本实现了“无声就餐”。公共场所一尘不染,校内学生车辆停放成一条直线(车头统一左偏),成了一大景观。
2.学生讲究礼仪,精神面貌逐步改观
学生的言行举止现乎外、源于内,有效的养成教育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也能够得到一定的体现。无论何时走进校园,本校学生个个都仪表端正、衣着整齐、佩戴胸卡。礼仪用语已经普及,学生主动向老师问好已经成为大多数学生的自觉行为。违纪现象逐年减少,破坏公物现象也快速减少。现在校园内放置的上千盆鲜花从来没有出现人为破坏现象,学校公物维修费用逐年下降。爱校爱班的风气正日渐浓郁,广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在不断改观。
3.师生关系融洽,社会形象日益提升
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影响着学校的工作、学习、生活氛围,和谐的关系是学生与学校全面发展的基础与保障。由于职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不是很浓,且其中不少学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逆反心理,不愿接受老师的批评,因此,原来课堂上学生对抗老师的现象时有发生,但经过这几年的有效养成教育之后,这种情况已经基本绝迹。原先学生出入校园频繁,有的还与周边居民发生摩擦,现在,不仅无人告状,反而能偶尔收到几封表扬信,表扬本校学生在纪律方面的良好表现。原来,我们需要花很大的精力去向市内的初中、小学及周边群众宣传本校的基本情况,现在,主动前来本校参观的兄弟学校、学生家长在不断增加,他们对本校的评价在不断提高,学校的社会形象在不断提升。
三、发挥机制作用推进养成教育的几点思考
本校的有效养成教育能够在近年初有成绩,从面上看主要是有赖于教育引导、制度规范、监督促进、环境带动等几大机制的综合运行,而从本质上分析,关键在于我们坚持了以下几方面的原则:
1.注重找准抓手,在典型性上下功夫
细节决定成败,养成教育通过细节入手,也最终通过细节得以反映,因此,只有找准抓手,让这个“抓手”去有效渗透和影响其他养成教育,才能取得“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为此,我们选择了与学生关系最密切,教育最为集中和直接,且天天都可以教育的“文明就餐”作为养成抓手,在大力宣传营造氛围的基础上,专门研究下发了《关于文明就餐的若干规定》,对男女分层、分部错时、佩(学生)证用餐、南(门)进北出、自觉排队、餐后清理、餐具整理等内容进行了具体明确的要求。
2.注重创新载体,在实效性上下功夫
养成教育与学生的言行举止等密切相关,内容具体而琐碎,要求又很细很具体,如果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不仅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弄不好反而会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因此,必须从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兴趣入手,贴近学生的心理需求来设计和创新载体,使养成教育变成一项项有意思的活动,或者是让每个学生都乐于参与的项目。为此,我们想方设法在原来的教育载体中加入新的元素,如在“文明出操”的基础上加入“精神因素”,要求每班定点呼喊口号,而呼喊口号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展现个体与集体精神风貌的过程,因此,在推进文明出操的同时还提高了班级凝聚力,可谓一举多得。
3.注重持之以恒,在渐进性上下功夫
养成其实是一种行为习惯,而习惯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对于一所学生行为素养水平不高的学校来说,这也许会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为此,一定要注重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稳扎稳打。每一项制度的推出,都必须认真实施,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检查、有评比、有总结、有反馈,最后实现巩固。只有这样,才能取信于教师、取信于学生,从而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在最初推出文明就餐制度的时候,我们就特别注重工作扎实、注重坚持不懈,每个管理人员都实行定时、定点、定岗、定责,对学生的不文明行为进行无数次的纠正和教育,最后通过广大师生一个多月的努力才收到理想效果。
(作者单位:嵊州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