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1
彭杰波
一、数字鸿沟的提出及对数字鸿沟的几点新认识
数字鸿沟又称为信息鸿沟,即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数字鸿沟真正引起全世界重视源于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NTIA)于1999年发表的《在网络中落伍》系列报告。其中,《在网络中落伍之三:定义数字鸿沟》的报告对数字鸿沟的定义为,数字鸿沟是一个在那些拥有信息时代的工具的人以及那些未曾拥有者之间存在的鸿沟[1]。
数字鸿沟现象存在于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产业与产业之间、社会阶层与社会阶层之间,不仅导致信息富有和信息贫困不断分化,还导致各国在经济发展与综合实力方面的差距进一步扩大,成为信息时代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战略和对策,弥合与跨越数字鸿沟,必将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带来不利影响,这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国际组织以及其他社会各界所关注的重要问题[2]。
首先,数字鸿沟是一种信息交流中间存在的鸿沟,或者说它是一个“比特流”的鸿沟。我们知道物质的流动符合从高密度到低密度这个方向。但是,在信息交流这个范畴之内,信息的流动在信息交流伊始应该是先从低密度向高密度流动,在信息达到一定的密度后才从高密度向低密度流动。此外,信息交流要求交流双方必须符合信息对称的原则。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之下,是没法进行很好的交流的。
第二,数字鸿沟是一个经济现象,它符合网络经济发展的一些基本规律,而在经济发展的增长中,当它达到第一个临界点时,可能有爆发性的增长;到第二个临界点的时候,增长会开始缓慢下来。如果达不到一个临界点,网络产业或者网络经济就发展不起来,此时要想填平数字鸿沟是不可能的。
第三,数字鸿沟是一个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鸿沟。我们在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上与先进国家之间存在差距,因此笔者认为这也是数字鸿沟现象。在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问题上也存在一种“马太效应”,即学习能力越好的人越爱学习,创新能力越高的人越追求创新;创新能力不高的人,以及学习能力弱的人,都不喜欢创新和学习。
二、我国数字鸿沟的表现及成因
1.我国数字鸿沟的表现
在中国信息化综合水平蒸蒸日上的同时,另一个客观事实是:各地的信息化水平差距正在拉大,一条无形的“鸿沟”开始阻隔在信息化程度不同的地区之间。我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6年1月第1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5年12月31日,我国的网民数、上网计算机数分别达到了11000万人、4950万台,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18.1%和19.0%;我国域名总数为2592410个,在所有国家顶级域名中,稳居亚洲第一,在世界排名从第13位上升到目前的第6位[3]。但是,国内的数字鸿沟问题依然形势严峻。
2.我国数字鸿沟的成因简析
就我国而言,造成数字鸿沟的基本原因是由于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信息化基础设施、知识资源占有和信息获取的渠道差异扩大造成的。数字鸿沟不仅反映在我国东西部发展和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上,社会分配的差距扩大,也会加大社会的数字鸿沟。
在《我国数字鸿沟问题的理论分析与应对策略》一文中,作者从区域层面着手,主要从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主体、信息政策等四个方面来探讨数字鸿沟的现状及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造成我国数字鸿沟问题的四大要素: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主体、信息政策。这些要素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表现出的不均衡性和差异性导致了数字鸿沟的产生。其中,信息主体在该系统中起着主导性、决定性的作用,它通过制定信息政策和发展信息技术,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决定着数字鸿沟的发展趋势(扩大或者缩小)。技术因素仅仅是解决数字鸿沟问题的一个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4]。
由此可见,信息主体及其所应具备的信息素质,是造成我国数字鸿沟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当信息主体达到这样一种理想状态——同时具备较强的信息意识、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较好的信息技能时,才可以消除数字鸿沟。
三、信息素质浅析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信息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社会资源之一,能否有效利用信息资源决定了个人和组织能否生存和发展,可见,信息素质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生存技能,可以被理解为个人和组织应该具备的信息意识、文化素养、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多种信息品质。
1.信息素质的提出
Information literacy一词最早在1974年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IIA )提出,当时的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 Zurkowski将信息素质解释为“经过训练能够在工作中运用信息资源的能力”,是“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LA)指出“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的一种生存技巧,是个体认识、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是“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及准确定位、评价并有效利用所需信息的能力”[5-6]。吕庆阳等[7]对国内外信息素质的概念演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他指出,国外信息素质的概念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萌芽阶段(20世纪70年代前)、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末)和成熟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国内对信息素质并未形成统一的概念,而是处于一个动态的发展变化中。张文娟等[8]通过中外比较研究来分析信息素质的结构,指出国内的研究注重理论,缺乏应用性和科学性。
纵观国内对信息素质的研究,从具体操作的角度来讲,信息素质主要是针对信息主体而提出的。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作为信息社会中的主体都应具备以下两个特征:一是要有信息需求,即需要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来解决问题;二是具备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9]。
2.信息素质的内涵
信息素质的内涵一直处于一个动态的发展中,可以简单地归纳为信息主体对信息社会的理解以及与外界做有意义的沟通时所需要的多种信息能力,具体地说,包括信息意识、文化素养、信息实践能力、信息知识和信息道德等多方面的素质。
(1)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是指人的头脑对于信息存在的客观反映,它是信息主体需求和鉴别信息的首要条件。信息意识潜移默化地作用于信息流动的全过程,它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信息主体的信息行为效果。信息意识强,信息主体就能够自觉地对客观存在的信息进行鉴别和利用,创造出新的信息,即知识。
2001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了我国公众对“INTERNET”一词的了解情况。结果表明,选择“了解”的公众比例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选择“没听说过”的公众比例则恰恰相反。截止到2003年,我国仍有约61%的人不知道“INTERNET”的含义 [10]。可见,信息主体的信息意识薄弱现象令人堪忧,需要从多个方面对公众开展信息素质教育。
(2)信息技能。信息技能是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一定目标的能力。普通公众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信息技能一般包括信息获取、信息检索、信息加工、信息管理、信息表达、信息交流等具体内容。
信息技能低下主要表现为:信息主体欠缺对信息的再利用能力,不能很好地将信息应用于实际问题;对文献检索相关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低;缺乏整理和组织信息资源的技能;获取信息的渠道单一;缺乏信息综合利用、信息创新等方面的能力。
(3)信息知识和信息道德。信息知识是信息素质的基础,而信息道德的约束力则是信息素质的保障,整个社会的信息知识水平和信息道德的约束程度决定了信息主体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质的发展水平。目前,我国公众的信息知识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据报道,美国国民的信息知识水平总指数为71. 76,日本为69. 97,中国仅为6. 17[11]。
信息知识和信息道德的实现主要依赖于国家和社会提供良好的环境,从宏观上保障信息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通过实施信息素质教育,能够提高信息主体的信息鉴别能力,加强信息道德修养,遵循一定的信息伦理与信息道德准则,从而规范自己的信息行为;在充分利用信息资源的同时,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和隐私权,不做挑战社会道德底线的不良行为,自觉清除和抵制有害信息以及不良信息的侵蚀和干扰。
四、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素质是影响信息主体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信息主体之间信息素质的差异性是导致数字鸿沟的一个重要因素。换言之,即使是在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源的前提下,信息主体之间的信息素质差异导致他们对信息资源利用的有效程度以及利用的结果都不尽相同,这样,数字鸿沟的产生也就不足为奇了。因此,深入研究如何提高公众的信息素质有助于实现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从而消除数字鸿沟。笔者在以上研究中针对我国公众信息素质差异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期能够促进数字鸿沟的弥合乃至消除:①加快教育信息化的步伐,使大多数人不仅有利用信息技术的条件,而且具备利用信息技术的知识和能力;②教育部门、宣传部门、大众传媒应加强合作,通过广播、报纸、电视、网络等多种手段,宣传信息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介绍与信息产业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知识,报道在信息技术革命中发生在最前沿的消息,培养人们的信息敏锐性,使人们在生活中树立信息意识;③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的优势对广大在校学生开展信息素质教育;④完善信息中心建设,为用户提供有效获取信息的渠道;⑤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提高和完善我国的信息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 薛伟贤,王涛峰.“数字鸿沟”研究述评[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1):190-193.
[2] 王云生.数字鸿沟的内涵、成因及其对策探讨[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7,27
(4):6-18.
[3] 谢琳惠.我国数字鸿沟的成因及对策探析[J].现代情报,2007,27(9):13-14,
17.
[4] 陈艳红.我国数字鸿沟问题的理论分析与应对策略:基于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5] [9] 陈艳红.基于信息素质差异性视角的数字鸿沟成因分析[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0(6):102-106.
[6] 罗启恩,王政军.浅论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J].科技信息,2009(6):396.
[7] 吕庆阳,刘孝文.国内外信息素质概念的界定[J].河北科技图苑,2008(2):40-42.
[8] 张文娟,翟云波.中外信息素质结构比较研究[J].情报科学,2008(4):636-640.
[10]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课题组.2003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报告[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4.
[11]曹洪欣.大学生信息素质及其养成教育探析[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5):829-832.
(作者单位:湖南女子职业大学图书馆)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