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1
曹美萍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是人们对活动产生快感和兴致的激发剂和推动器,它可以培养人的主动性和顽强性,能强烈地吸引人去创造和探索。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写作应以兴趣为前提和基础。
在本学期作文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通过写微型日记打破作文的尴尬,摆脱作文的窘境,使作文真正成为学生运用知识、调动储备、记录生活、自由表达的一种自觉的精神活动。
一、微型日记教学方式的步骤
在每天放学时,布置给学生一个固定作业:“微型日记”。所谓“微型”,就是小巧、精悍,可以三言两语,可以十句八句。教师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写“微型日记”的题材:今天一天中,从早晨睁开眼睛到放学或者做完作业这段时间,你肯定做了事情,你肯定看到了些与别人不一样的事,你肯定听到了什么;在来学校的路上,你发现路边有些变化吗?小花、小草、行人、车子各有什么形态?在学校里,你怎样上课的?下课了你在干嘛?同学在做什么?校园里有变化吗?今天哪篇文章让你记忆尤新?在家里,和父母之间谈些什么?吃了什么?妈妈怎样为你服务的?今天你肯定很高兴,想告诉别人你的心情吗?今天真倒霉,今天可真窝囊,今天真解恨,今天叫我伤心,你愿意把你的烦恼说出来吗?等等。
在开始练习微型日记前,教师要带领学生回忆一天中发生的事,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写下来,要写真话,没必要去想该用什么来比喻,用不用排比句,该怎样抒情;只要把当时的情形、看到的样子、自己或别人怎么做的以及当时的想法写出来就行,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刚开始,学生不知怎样选材,抓不住重点,此时老师不能着急,不要局限学生写什么。只要学生动笔写,老师就要坚持批改,这种批改和改作文不一样,可以和学生交流,可以送句话给学生,可以画张笑脸或哭泣的脸,可以回答学生的疑问,等等。
这样写日记,学生觉得挺新鲜的,不用担心是否达到规定的字数,不用绞尽脑汁搜索素材,还可以得到笑脸,因此他们每天都能轻松地完成微型日记。同时,微型日记的质量在每天不断的小练习中得到了提升,学生再也不害怕写微型日记了。此时,教师应重新设定目标,要求学生在学会选材后对微型日记的字数进行适当的调整,如由原来的三言两语到五十字、一百字,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一篇两三百字的或者五百字左右的作文,因为都是学生自己当天亲身经历的或者是亲眼所见的,没有平时作文条条框框的束缚,学生想怎样表达就怎样表达,所以学生写起来就得心应手。
二、微型日记教学实践后的案例以及效果
小凌,好动,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很差。在和他家长取得联系后,笔者让他把一天中最想告诉家长的事,通过微型日记的方式传达给家长,也可以把家中发生的事通过微型日记传达给老师看,要求他写完后自己先读。一学期下来,小凌的作文进步很快,在办公室里,笔者经常兴奋地把他写得很通顺的日记读给別的老师听,大家都认为他的进步不小。
苗苗,一个内向的小女生,父母不在身边,靠爷爷奶奶长大,比较懂事。她的微型日记是我最爱读的,在她的日记里,我总能找到一个体贴奶奶,懂事、乖巧的小女孩。《鱼汤里的爱》是写奶奶为她做鱼汤时的情景,《雨,下在我心里》是写爷爷为了接她,浑身淋湿的样子,她的微型日记字里行间饱含着一个小女孩对长辈的爱。
小豪,平时爱看书,在他的微型日记里,你总能发现他对书中人物的议论;小吉,很懒惰,不过写出的语言总有他的特色。
有时,学生在家里或学校里受委屈了,也会写在微型日记里。如有个女生,因为数学课上被老师误解了,她写了很长的一篇日记,诉说自己的痛苦,当我发现她上课的表现及日记时,很快找她谈心,让她摆脱了对自己的折磨。
一篇微型日记让老师和学生之间多了一层更亲密的关系。通过微型日记笔者了解到了班级的许多事,从而更好地和学生进行沟通,成为了学生的知心朋友。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所以,教师有必要指导学生带着情感去关注生活、感受生活、记录生活,让学生拥有自由的空间、自主的权力和自己的选择。当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用“自己”的心灵书写时,学生的“笔下文”即为“世间物,眼中像,心上意”。
笔者通过一学期的实践,发现这种训练方式对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很有帮助,当学生由兴趣逐渐养成习惯时,学生已在不知不觉中落入了老师的“圈套”。生活是真实的,情感是真实的,习作自然也应该是真实的,有了微型日记,教师再也不会为看不到“真话,真事,真情和真我”而叹息了。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