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1
朱冰华
今日的语文课堂教学不再囿于教科书内容,而是强调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开发和利用多渠道的语文课程资源,适度地拓展延伸,扎实语言训练,以期逐渐提高并形成学生的语文能力。对此,笔者进行了一些实践尝试并结合同行的一些做法,特梳理出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拓展延伸的若干策略:
1.导入揭题时先声夺人
一堂课的教学导入环节如心理学的首轮效应不可忽视:或直奔题眼,质疑期待,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强烈的兴趣;或如诗入画,春风拂面,给人以美的享受,学生很快便能入情入境;或联系有效资料“迂回画圈”,不露痕迹地让学生踏入学田……
我们还可抓住课题中的信息进行拓展,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大部分学生在低中年级阅读了注音版的《三国演义》,笔者放手让学生畅谈:哪三国?魏、蜀、吴各自的代表人物是谁?引出丞相曹操(提醒生字“丞”的书写注意点),军师诸葛亮(落实“葛”字读音及复姓举例),都督周瑜(了解都督是大将军)。根据学生的交流梳理出三国鼎立的简图示板书并小结导入:现在我们知道了课文中三个重要人物——曹操是丞相,诸葛是刘备手下的军师,周瑜是东吴的都督。当时,曹操打败了刘备,集结了百万大军要吞并东吴。刘备派诸葛亮出师东吴,孙刘两家联合起来共同破曹。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揭题时的拓展,不仅是学生释疑解惑之必需,也开阔了他们的知识视野,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
2.语言品味处挖掘训练
语文的“知识与能力目标”是语文课程最基本的目标。从语言的学习角度看,文本的语言教学要遵循认知规律,注重三个过程。一是言语感受和言语积累过程,即调动各种感官感受美词佳句,逐步积累优美的言语材料。二是言语感悟和言语内化过程,即与目睹、口诵、耳闻同步进行体验,品味和感悟作者蕴涵并流露于字里行间的情感与思绪。三是言语模仿和言语表达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语言品味中进行有效拓展有利于学生对语言表达与作者情感的深层理解,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牧童》这首诗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画,教学时我以诗末尾的“卧月明”为触媒,利用语言品味的无限想象空间开掘拓展:吃饱饭的牧童连蓑衣都不脱,就躺在月夜里的草地上,他可能在想些什么?还是在做些什么?联系全诗中的环境衬托法,以图为辅,学生不禁浮想联翩:“牧童累了,躺下来舒展一下身子,什么也没想,揽着心爱的笛子,以天为被,以地为床,安然入睡。”“牧童听着蛙鸣虫吟,欣赏着皎皎明月,睹月思情,怀念从前,吹起缠绵的曲子,轻松惬意。”“牧童心想:白天有牛和牧笛为友,晚上有清风明月相伴,这真是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呀!”……学生驰骋自由的想象,诗情画意般的表达,诠释了“卧月明”的意蕴内涵,对语言的品味与运用渗入了主体生命的活力。
3.情感体验处入境对话
“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感情终于感情的,文学家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而他的目的不管是有意识的或是无意识的——总是要在读者心目中引起同样的感情作用的。”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引领他们走进作者的感情世界去体验,捕捉作者瞬息万变的情感旋律,引领学生走进作者内心情感世界,并结合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描绘心中的景与物,倾吐自己的情与意,激发心中的涟与漪。
王崧舟老师上《长相思》时,链接了纳兰性德的另外一首《菩萨蛮》中的句子“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为师生与文本的对话创境铺垫。
师:孩子们,请你们再想一想,除了纳兰性德在问自己以外,还有谁要问一问纳兰性德“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学生深情地回答:长亭外,杨柳依依,他的妻子会问;古道边,他的儿子会拉着爸爸的手问;家门口,白发苍苍的老父会拉着纳兰性德的手问——问儿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师:纳兰性德是真的“轻”离别吗?再读《长相思》,你从哪儿体会到纳兰性德没有轻离别呀?此时我是纳兰性德,我想先问问我的老父:“老父,我是轻离别吗?”(生:不是,我从“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中看出你不是轻离别,而是为了保家卫国。)
师:好一位开明的父亲!我再问一问我的爱妻:“我是轻离别吗?”(生:你不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你离别家乡,是为了到前线去杀敌,所以我不怪你,只求你平安归来!)
师:好一位贤德的良妻。是的,我何曾是轻离别呀!我是那样的重离别呀!但是我身为康熙皇帝的一等侍卫,我重任在肩,我责任如山,我不得不离,不得不别啊!长相思,我的重离别,我的一切的一切,都已经化在了《长相思》中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长相思》)
此番拓展开来的精彩的情境对话,让我们更深层地体会到寥寥几句夜景文字的背后蕴涵的是纳兰性德对故园的牵肠挂肚及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诗句的无尽魅力越显光彩,学生对诗情诗境的感悟理解又上新台阶。
4.问题生成处链接提升
课堂中的生成是生长和建构,它是一个思考、灵动的过程,通过课堂生成可以完成预设的目标,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课堂中,教师要随时捕捉学生生成的问题,因势利导改变预设的程序。在动态生成中要着重甄别优劣,选择恰当的问题作生成拓展的“着眼处”,让学生及时获得情感体验,让课堂教学在健康有效的轨道上发展。
如《落花生》一文中,这一段话学生难以认同:“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有的学生认为,父亲干吗要孩子做花生一样的人啊,做一个像桃子、苹果一样的人,既体面,又对人类有贡献不是更好吗?学生是学习主体,他们的独特体验是一种珍贵的教育资源。但是文本是作者独特思想和体验的载体,面对文本,我们没有理由不尊重它原有的意蕴。为了让学生真正地体会父亲教育孩子的一番良苦用心,教师必须适时补充许地山的家庭背景的有关资料,因为家庭经历了从盛况到衰落的变化,父亲更要提醒孩子,不要被表面的浮华所迷惑,做人要做一个像花生那样的朴实的人。学生终于与文中的父亲达成共识:在当时的情况下,父亲建议孩子做花生一样朴实无华的人,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当然也可让学生谈谈在当今社会中,你想做个像桃子、石榴、苹果一样的人,还是想做一个像花生一样的人?从而生成富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并使学生产生思考。
5.结尾回味处意犹未尽
“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课堂结尾处的拓展延伸形式多样,方法各异。
(1)画龙点睛式。如《巨人的花园》尾声处出示英国思想家培根说的话:“把快乐和朋友分享,你将得到双倍的快乐”。学生齐读这句话,然后下课。这样的结尾没有豪言壮语,也不是草草了事,而是起到画龙点睛,揭示主题的作用。
(2)发散创造式。发散式结尾是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后,把学生的视点由课内引向课外,促使学生的思维发散开去,以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在教学《新型玻璃》时,我是这样结课的:
“请你试着做一回小发明家,把你想发明的玻璃用你喜欢的方式写出来。”这样的结尾为学生提供了发散思维的机会,这不仅能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运用、表达能力。
(3)拓展阅读式。拓展性阅读要求学生不能再把一篇作品简单地视为语言学习的载体,而应看作是提升自身语文能力的一个阶梯、一个范本,也是丰富自身文学底蕴,培养自身人文品质的媒介。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名家名作,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相关名著的热情与兴趣,从而进行有效课外拓展。如课文《景阳冈》节选自《水浒传》中第二十三回,经典的语言、鲜明的人物形象在学生震撼之余,教师可趁热打铁推荐学生阅读非注音版的《水浒传》全本著作。这就使不同年龄学生对同一作品会有不同的感受与体验,对作品恒读恒新。
总之,拓展延伸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尊重学习个性,在课堂中强化语言训练,引发情感共鸣,关注问题生成,扎实地为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服务。只有这样,语文课堂教学的拓展延伸才会精炼、高效,才会“语”态万千,“文”味满园。
(作者单位: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实验小学)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