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重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时间:2024-06-01

阿措

摘要:语文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语文是学生用来说、讲、读、写、用的必然工具。其中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乃至整个教育过程中都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初中语文的闼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0-0118-01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更是一门情感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讲,又是一门德育教育学科。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除了教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材料、善辩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阅读教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1.培养学生创造力

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问题为核心,让学生不断地阅读课文,不断地寻找问题,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提出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可组织引导学生评论:哪些问题提得好,哪些问题对大家有啟发,哪些问题最新颖,哪些问题最富于挑战性,哪些同学发现的问题最多等等。教师可以有目的地选择部分问题和学生共同分析、研究、解决。因为"问题法"本身注重的是通过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为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精神的基石。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之一。因此,在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气氛下,采用启发式教学,精心设置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促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教给学生寻疑提问的思路、角度、范围和方法,使学生提起问题来有章可循,有的放矢。教师也可以"抛砖引玉",从不同的角度提些问题作示范,开阔学生的视野,诱导学生发现问题。

2.增强初中语文课内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2.1 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自然就能认真听讲,积极思考。那么课堂上怎样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觉得,首先必须让学生对老师产生心理的认可,认为可以从这位老师身上学到一些真的本领。那么,怎么做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①教师教学时应注重语言的优美得体性;②教师教学时应注重语言的趣味性;③教师教学时应注重语言的科学性;④教师教学时提倡开展激励教育;⑤教师教学时积极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⑥教师教学时多开展合作性学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2 精心指导课内阅读的方法。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乐于进行阅读,那还只是第一步。只会瞎读书,读死书,这样还是很难提高学生的阅读成绩的。新课标强调学生的实践,但不是随便瞎忙活,虽然课堂里的文章不多,而且有老师可以请教,但是如果能掌握一定的科学阅读方法,自然能提高阅读的效率,使阅读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达到实践的目的。

一般来说,课堂内的阅读内容不多,就课本和辅助练习用书。但要做到有效教学,就应该根据阅读的内容、目的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不同的阅读侧重点。从阅读的方式方面,从阅读的方法方面,从教师的引导教学方面,从学生的合作探究方面,我认为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七个方面:①指导学生精读与略读的展开;②指导学生阅读时积极展开联想与联读;③指导学生阅读时做好图注与圈注;④培养学生设疑与释疑的能力;⑤教师注重对字、词、句、语段的教学;⑥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式方法,实现阅读教学的目标;⑦教师教学时提倡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2.3 积极开展课内的自主阅读。新课标强调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学习,这需要一定的指导。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能是"授之以渔",这远比教给他们某一正确答案更有价值。而满足于对教材墨守成规的分析讲解,甚至直截了当告知学生结论,只是"授之以鱼","鱼"能充一时之饥,而"渔"能饱食终生。让学生自主的掌握这些,真正品味到阅读的乐趣是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在上好了课文,并学会了老师讲授的阅读方法技巧后,当然要让学生自主的展开练习,这点其实在课堂内就可以做到。

3.课堂阅读教学要充分形成师生互动

课堂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他们尝到"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甜头,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也参与教。如果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或直接或抽象地告诉学生标准答案,那就难以把教学任务落到实处,也很难影响到学生的心理意识的接受,更何况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思想也会一如既往,因此,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不会被激发出来,他们就永远是臣服于知识的"奴隶",是知识的"记事本"。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尝试着让学生参与教学,体现真正的学习民主。

在教学中,可以这样让学生民主地参与教学: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题目是"读书的好点子",然后提出要求:"您对本学期的阅读教学有何建议,请提出来,越多越好。"通过对学生的建议一一阅读及认真分析,从中选取可行的建议,辟一墙报,命名为"大家的金点子",并将这些点子逐步运用于阅读教学中,这种方法受到了学生的大力支持,这样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就能充分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和参与教学实践的快乐。当学生感觉到自己的建议被教师采纳,这种自主的权力和被激发的兴趣成为课堂教学的前奏,也成为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的一种动力,教师通过对学生"点子"的调查,可了解哪些内容是学生最需要的,哪些方法是学生最易接受的,那些话题是学生最欢迎的,通过教学、教法的改进,就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语文阅读教学的设计要有梯度

阅读的对象是文章,阅读的主要目标是读懂,这里的读懂是层次分明的能力系统。它包括阅读主体对语言的认知,对文本负载的重要信息的提取与整合,对文章内容与表达方式准确地加以分析和概括;简单的说就是认读与解读这两个环节。作为文学作品,还要进行鉴赏和评价。

认读虽简单,但也会受学生选择不一的干扰,此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归纳,将学生的疑惑归结到一个焦点上,然后顺利有序地引出更高层次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这个被认准了得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大众化"的。解读,必须做到准确把握文章的方式方法和表达的内容。就像写文章一样,阅读也该有一个整体思路,这个思路即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在这一轮回环中,教学要从学生的差异性出发,设计不同层次的活动内容,由认读到鉴赏,甚至到评价与创新,应体现出梯度。每一个阅读者都可以在其中发挥尽可能多的专长:善于组织的就去组织,善于观察的多谈观察所得,善于思考的积极表述思想,善于辩论的要让他畅所欲言,善于表演的要鼓励他表现自我……每个阅读者都能怀有奋发向上的情绪的话,最终会产生强大的整合效应。

在教学设计的梯度化中.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积极性的发挥程度、专注投入程度、思考深化程度以及问题解决问题的满意度都趋于最佳状态,才能各有所得,各有提高。

阅读教学直接关系到各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提高,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逐渐领会、理解课文及其他阅读材料的意义,进而去学习写作技能及加深对其他课程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必要的语文阅读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