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1
马力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8-0163-01
中學历史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能力是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来,并在应用中得到发展的。课文丰富多彩的信息,为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提供了物质基础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动学生的思维机器,培养学生的能力,才能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
1.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历史学科内容复杂,学生要掌握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就必须识记大量的时间、地名、人名、事件和术语等。因此,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是学好历史的先决条件之一。在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1趣味记忆法。《心理学》把兴趣称为集中注意力的源泉。那些容易记忆的史实,往往都具有新奇、生动和趣味性强的特征。教学过程中,在不脱离教学大纲的前提下,教师可以适当地拓展和加深,恰到好处地增加一些“作料”,就是补充一些与教材内容有密切联系的历史知识,帮助学生更具体透彻地理解教材。如讲“秦末农民战争”,可简略讲起义酝酿过程,计杀将尉的故事;讲“巨鹿之战”,可补叙“破釜沉舟”的故事;讲“淝水之战”可插入“草木皆兵”等故事。这些故事用时不多,却使事件进程脉络更加分明,不但有助于揭示历史事件的实质,且内容生动有趣,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有助于记忆。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又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1.2归纳记忆法。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认为:“人类记忆的首要问题在于组织。”这里所说的组织,就包含有对所有要识记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的意思。实践证明:将繁杂的历史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理出一条条线索,有助于学生的记忆。
例如,中国近代从鸦片战争开始到“五四”运动为止的历史,可归纳为:一次变法,两个阶级的产生,三次革命高潮,四大不平等条约,五次重大的侵华战争。这样,学生就能由纲及目,有条不紊地掌握这一段历史的内容。
1.3比较记忆法。比较法对培养分析和记忆能力有更重要的意义。比较,就是对历史上的相同的事件、人物、现象进行辨别,找出优劣高下等差异的思维方法,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惊人的相似之处。要弄清这些现象的异同,必须借助于比较方法,“有比较才能鉴别”。通过比较,才能得出合乎实际的结论,加深记忆。
历史教学中的比较,大体说来,可分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两大类。
纵向比较是对先后出现的同类事件、人物进行比较。如,讲中日《马关条约》,可与《南京条约》比较其异同。讲隋末农民战争可与秦末农民战争比较其背景、结果和影响。通过比较,使学生找出历史事件的差异,认识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和人类历史不断发展的规律性。
横向比较,通常是同时代,同类性质的人物事件的比较,也可以是典章制度等有关内容的比较。如,古代希腊城市国家雅典和斯巴达的经济政治情况比较,封建时代东汉大地主田庄和西欧封建庄园的比较,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中英法美三国土地政策的比较,等等。通过比较,使学生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在找出异同点的基础上,分析产生异同的原因,从而加深对各种历史事物性质、特点的认识,形成准确而完整的概念,在头脑中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迹,更有效地巩固所学的知识。
2.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从平日测验和考试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学生在答题中常见的现象就是要点不全,其根源可以从我们教学上检查。我们应该教会学生在全面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炼教材内容的要点,培养其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培养这两方面的能力,笔者认为必须做好下面两点。
第一,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内容,善于挖掘内在联系,经常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观察和分析问题。如中国原始社会的发展,奴隶制的产生,井田制的瓦解,封建中央集权制的建立,西汉的“文景之治”,东汉的“光武中兴”,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明朝的资本主义萌芽等章节,都可以用来阐明“人类社会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这一观点。
第二,要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历史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基本的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会动脑思考,在教师指导下能够自己去探索历史知识宝库的奥秘。为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进行实际锻炼的一种有效方法。因为学生在自学中碰到的问题,要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就必须动脑动手去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样就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因为学生一般性地理解了所学的历史知识是不够的,应该使其灵活运用,有自己的见解,使之在研究某一事物时,从多角度看问题。教师要为学生这种逻辑思维的发展铺平道路,创造条件。每节课,教师要拿出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去议论,从而明确在知识的彼此贯通上还欠缺的某些东西时,他们才会积极努力并自觉地去掌握知识。
现代中学生知识面宽,他们不满足于课本上的东西,渴望教师能把他们带入广阔的知识领域。这就要求教师要博闻强记,能以丰富的知识去陶冶学生情操。只有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才能左右逢源,让学生耳目一新,才能运用自如地去培养学生的能力。
实践证明,学生的能力不能由教师“赐给”,而是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动脑、动手、动口,自己观察分析、总结归纳而获得的。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