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1
吕腾冲
摘要:对于广大的语文教师来说,解决小学生作文的瓶颈"不知写什么,不知怎么写"的办法就是引领学生发现、采集生活中的小浪花,广泛阅读,厚积习作素材。本文试从以下三方面谈些看法:善于观察,积累习作素材;读书积累,扩大"材"源;坚持写日记,积累素材。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观察;阅读;日记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077-01
小学生作文的瓶颈是"不知写什么,不知怎么写"。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积累太浅薄。小学语文新课程习作标准也明确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因此,对于广大的语文教师来说,解决的办法就是引领学生发现、采集生活中的小浪花,广泛阅读,厚积习作素材。本文试从以下三方面谈些看法:
1.善于观察,积累习作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习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但是,小学生往往对身边的事物视而不见,不注意发掘身边的题材。我们应当引领学生走进广阔的生活、走进大自然,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对人、对事、对物才会有感情,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写起文章来才能言之有物。
1.1 在课堂中观察,直接获取习作素材。许多事物学生见过,却不能用语言描述出来。那是因为学生只停留在对事物的表面的认识上,而没有从不同的层面,深入到事物的内部、本质进行细致的观察,从而把握事物的特点。在实践中领悟观察就要仔细、深入,利用各种感官从不同角度进行。
1.2 积极参加實践活动,厚积习作素材。"实践出真知"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作文的源泉在大自然的山山水水中,在社会生活中。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让他们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1.3 在身边的事物中随时捕捉习作素材。屠格涅夫说:"生活是一切艺术的永恒的源泉。"不了解社会生活,不知风俗人情,人间百态,很难写好文章。我们要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养成随时从平凡的事物中捕捉到写作素材的能力。使学生懂得作文就是使用语言文字再现自然万物和社会生活,只要在大自然和生活中寻找到可言之物,作文就有话可写。
2.读书积累,扩大"材"源
世间事物我们不可能都去直接观察、经历。这就需要我们借助于间接观察、经历来弥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读书的多少,决定着写作水平的高低。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不仅可以拓展他们的视野,还能积累语言,学习写作技巧,在更加广阔的天地里积累习作素材。作为教师,我们要做的是:
2.1 激发阅读兴趣。多数学生热衷于看电视,玩手机,上网打游戏,而不爱读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有了兴趣,学生就会欲罢不能。我们首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此外,还需与家长沟通,家校配合,共同营造读书氛围,让学生们爱上阅读。
2.2 帮助选择阅读材料。我们倡导学生博览全书,但市场上的书籍良莠不齐。因此,家长、老师都应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结合他们的认知能力,选择一些孩子们喜爱、内容健康、教育意义较强,特别是能起到潜移默化、积极向上的适合他们口味的读物。
2.3 教给读书积累的方法。除了要读懂文章内容,还要注意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语言运用上的特点和写作的技巧。将作者的语言化为己有。别人文章里的养料内化成了自己的语言,写文章时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它们转化为学生写作的素材。
3.坚持写日记,积累素材
写日记,能促使学生时时留心周围的各种事物,养成观察的好习惯,练就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力,还能够使学生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得到良好的锻炼。坚持写日记,学生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就能解决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问题。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可按如下方法进行:
3.1 低要求,培养兴趣。小学生写日记,主要是培养兴趣,想什么就写什么,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物都可以写,只要通顺连贯地就行。 至于语言是否精炼,布局谋篇等较高要求可以顺其自然,暂不作要求。学生写作能力有高低,在日记中出现错误是难免的,我们要宽容对待,并给予帮助,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写作环境中培养写日记的兴趣。
3.2 逐渐提高,水到渠成。待学生对写日记有了兴趣时,我们可以展示一些选材较好、写得具体生动的日记。让学生们懂得日记的材料要有选择。一天中可能会发生很多事,不能都写,要筛选那些使人眼前一亮,心中涌起一丝感动的事物来写。在日记中,不但要把事情写完整,还要把细节写出来,还可以穿插自己的感受,尽量写具体生动。只要持之以恒,时时、处处、事事留心观察,写日记的材料就会源源不断而来,作文的素材也就越积越丰厚了。
"开源活水 厚积薄发",当学生成为了"有心"人,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和思考,博览群书,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解决了"源头无水"的困难,再假以时日的磨练,锦绣文章定可垂手而得。
参考文献:
[1] 张春艳 《习作教学上的"柳暗花明"》 神州(中旬刊)》 2014年7期
[2] 成晓萍 《作文源于生活》《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1年08期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