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析农村小学语文朗读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4-06-01

胡意

摘要: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活动,新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是老师教语文的法宝,也是学生学语文的法宝,是学生获取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是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小学语文朗读训练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在教学设施、师资力量落后的农村学校尤其严重,对此,本文试以个人的观察与思考谈谈这些问题及优化朗读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小学;朗读;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30-0039-02

  1.朗读训练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学生朗读兴趣低。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动力,浓厚的朗读兴趣能够提高小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提高朗读教学的效率。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生长在农村的孩子的人生经验和见识更是有限,对于作者所表述的愛国主义精神、革命精神以及无私奉献精神等思想感情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导致农村小学生的朗读兴趣较低,不愿意开口读、被老师和家长逼着读的现象比比皆是。

1.2 朗读过于形式化。不少教师在观摩了名师示范课之后,盲目追求朗读的重要性,把书声琅琅作为一堂好课的首要特征,片面追求“多读”。课堂上不断地分小组读,分男女生读,这个读完那个读,看似气氛十分热闹,但是这样的朗读流于形式,其实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朗读之前教师没有朗读要求,学生朗读的时候教师没有及时进行指导,朗读完了也没有评价反馈。这样的朗读事倍功半,学生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读,并没有融入感情,没有真正参与教学,更没有得到语言文字的训练,反而挫伤了学生朗读课文的积极性,甚至养成了拖腔拉调、一字一读、唱读、指读等不良的朗读习惯。

1.3 朗读的面窄。一方面,学生朗读的知识面窄,仅限于课本。每日晨读课,有些老师往讲台上一坐,要么翻阅教案,要么批改学生的作业,要么看书,总之,从不管这么一班学生是否在认真地读书,是否在认真地思考,只要有声音就行,不管读什么都可以,不注意扩大同学们的知识面,不讲究朗读的有效性。

另一方面,课堂上进行朗读训练时,学生参与范围窄。许多教师为了在课堂上引起好的教学效果,往往盯着几个优等生,不管是检查性的朗读还是讲析、答问之余的感情朗读,读来读去,就是那四五个学生在读,大部分学生都是规规矩矩坐着当听众。这样多数学生得不到朗读训练,又何谈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呢?

1.4 朗读指导不够。在农村小学,很多语文教师专业素养较低,对朗读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普通话水平较低,地方口音严重,朗读训练指导方法机械而单调,重视声音形式和表层技巧的使用。常见老师在分析、理解之后让学生“有感情地读读这个自然段”,或“把高兴的语气读出来”。也有老师这样指导学生,把某一个(词)读得钟(轻些),把某个句子读得快(慢)些,忽略了语言内涵、内心体验以及情感教学的重要性,没有进行有效到位的朗读指导,无法实现朗读表情达意的教学效果。

2.优化朗读训练的对策

2.1 激发小学生的朗读兴趣。

(1)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虽然农村学校的教学设备受限,但不少农村小学已实现班班通入校园,有条件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班班通、扩音器等媒体设备,广泛运用动画、声音、图像、文字等形式,为教学创设合情合理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品读、感悟。学生朗读时放些合适的音乐,有时请学生配配画外音,把学生的朗读现场录音进行比赛等等。例如,在学习《海滨仲夏夜》这篇文章时,农村很多孩子都没有真正见识过海滩,影响对课文的理解,这时就需要教师合理运用多媒体来为学生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如播放一小段夏夜海滩视频或音频,让学生看看落日余晖映照下的大海涛声阵阵,人们在习习凉风中或谈笑嬉戏或舒心休憩的情景,并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让学生对所读的内容有感悟、喜欢读。

(2)营造良好的朗读氛围。不仅教师要重视朗读教学,社会、学校、家长、学生都应重视朗读。目前,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朗读者》节目深受各界人士的好评,这一节目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可见,朗读对于人的性格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作为教育的实施者,学校、教师、家长都应以此为榜样,努力为学生打造良好的朗读氛围,除了进行有效的课堂朗读训练以外,多开展课外朗读活动,如我给爸妈读首诗、朗读比赛、讲故事比赛、诵读国学经典、人人都是广播员等等,让朗读成为每一个学生生活中的常事。

2.2 加大范读的比重。最直观的教学学生最容易接受,朗读教学也是如此。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把自己融入作品之中,全身心地投入,运用声调、音量、语速、停顿等变化,将一篇新课文生动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一下子就被课文吸引,不知不觉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受到感染。因此,把握好范读的启发作用,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朗读兴趣,为进一步学习课文融入感情基础,又带给学生美的享受。如果农村教师自身水平不能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那么也可以借助课文录音做这一点。

2.3 加强朗读的指导。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教师的指导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要求学生尽量要用普通话来朗读。

(2)深入理解课文,把握课文的感情色彩。

(3)教给学生朗读的基本技巧,比如呼吸、发音、停顿、语速等。

在指导过程中,教师要有耐心,学生一遍读不好没关系,只要多给他们一些鼓励、多一些期待、多一些赞许,相信他们一定能读好。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相信只要我们语文教师勇担重任,不懈努力,农村的孩子也能爱上朗读,学会朗读,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进步。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2] 肖兰学.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人间,2016.5.

[3] 于清华.朗读:语文教学的有效方法.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0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