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培育人文精神的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模式探究

时间:2024-06-01

韦珺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也在逐渐的推广,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是教育体系中的重点内容,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手段。在高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培育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并没有领会到古诗词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在教学模式以及教育理念上存在偏差。因此,本文主要分析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培育的现状,并探讨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培育学生人文精神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人文精神;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22-0023-02

人文精神是一种人性的体现,是诠释人素养高低的主要方式,其是人类自己创造出来的文化,关系着人的生活、生存和发展,主要表现为价值、尊严、命运以及情感表达,也是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1]。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高中语文教材中很多古诗词都蕴含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从古诗词着手,引导学生解读其中的人文精神,以此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1.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现状

1.1 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不够重视。

在高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中,阻碍人文精神培育的最大障碍就是教师对其不够重视。高中学生面临着高考,他们的学习压力较大,很多教师在授课时主要是传授学生理论知识,以提高他们的语文成绩为主要目的。这样一来,就缩小了语文这门学科的功能,同时忽略对人文精神的培育。目前,高考在不断的改革,语文分值比重在不断的提升,但是还仍然有很多高中语文教师不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无论是校领导、教师、家长还是学生,都太在意分数,从而导致语文古诗词中的人文精神逐渐被埋没,学生也很难树立正确的人文精神。

1.2 教材中缺乏人文精神。

当前的高中教材中的古诗词有着很大的不足,主要是缺乏人文精神,而想要在高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中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就必须要依附一些素材,而语文教材中又缺乏这些素材,从而阻碍了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缺乏人文精神素材的教材,使其教学活动变得乏味,教学效果也可想而知。

1.3 高中语文古诗词课外实践课程稀缺。

人文精神的定义具有抽象性,对高中学生起到的作用需要通过他们的具体行为来进行体现,教师通过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来评价学生的行为,是检验高中生在课堂中学习人文精神效果的主要方式,并评价其结果来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学习。但是在实际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一般集中于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活动非常稀缺,从而导致评价不足,严重阻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学生自身的素质也很难得到提升。

2.基于培育人文精神高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策略

2.1 创建多元化的文化情境。

2.1.1 情境导入。

在高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是通过语言形式来导入人文精神的,其实导入也可以分为很多不同的环节,如通过音乐、文化背景、经典重读的方式进行导入[2]。一是通过背景音乐进行导入。音乐是艺术形式的一种,也是最具有魅力的,在高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导入优美的音乐,不仅能够为学生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还能够对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感情进行表达和传递,学生会随着音乐旋律的起伏来感受文章内容所蕴含感情的变化。例如,在白居易《琵琶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播放《琵琶曲》,在听曲的过程中感受琵琶弹奏所帶来的感情。二是通过文化背景来进行导入。高中学生在思维上比较独立,他们一般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要让学生对古诗词进行阅读和预习,探究其文化背景,然后教师在教学时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引导学生梳理其蕴含的文化背景,以此来总结古诗词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例如在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这一首古诗词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梳理其蕴含的文化背景,让学生感受作者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和革命情怀,从而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三是通过经典重读来进行导入。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在情感上的需求会增加,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通过对经典的古诗词进行重读来满足他们抒发内心真实感情的需求。但是需要注意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重读时不能带有功利性,而是要通过重读来感悟人类对价值的追求、对尊严的维护、对命运的斗争以及对感情的塑造。例如,在学习《氓》这篇作品时,首先教师让学生对该作品进行朗读,并分析作品中主人公的性格,让学生明白性格决定命运的道理。然后对该作品进行重读,让学生了解到“氓”是一个性格比较急躁、任性的人,而姑娘是一个体贴、温柔、孝顺的人,然后根据当时的社会背景,他们的感情注定没有结果,但是姑娘没有屈服于命运的安排,在丈夫的言行举止中毅然决定离开他。通过重读能够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古诗词中蕴含的人文精神,进而促进他们人文精神的养成。

2.1.2 诵读和领悟。

通过朗诵古诗词,能够让学生更加了解古诗词所表达的思想和精神,进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诵读的关键是要把握古诗词的韵律和节奏,也就是古诗词中的断句以及文学语言的基本形式,一般可以通过高低、轻重、长短等不同力度和节奏来表达古诗词的变化。例如,在学习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时,想要表达出该诗浓烈的韵律和节奏,就要突出诗词中的关键词,在读到“君问/归期”时要用平缓的语气,在读到“未有期”时,语气要上升,表达出无奈的情感,诗词中其他的语句也要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断句以及变化语调来进行诵读,以领悟诗人的苦闷、孤独、凄凉的感情。通过掌握诗词的韵律和节奏来进行诵读,能够让学生感悟其中所蕴含的感情并加以理解。

2.2 加强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互动。

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合作、自学、探究的学习习惯,并在教学的过程中增加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互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和积极性,通过互动传递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情感表达的能力,促进学生在互动中养成合作共赢的精神。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古诗词的内容设置有价值的提问,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并主动探究,然后教师在让学生分为小组对其进行讨论,最后小组代表来阐述组间讨论的结果,教师再对其进行评价,评价时要多用鼓励的话语,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

2.3 文本与生活相结合。

高中语文古诗词的学习比较枯燥,而且还有部分学生觉着学习古诗词对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没有过大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将古诗词的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古诗词的学习与社会生产活动产生紧密的联系[3]。例如,在学习《寡然之于国也》这篇文章后,教师可以组织课外活动,针对儒家在封建社会的地位进行讨论,并结合当前的社会背景,探讨儒家学所带来的影响,并了解更多传统文化的继承方式和途径。

3.结束语

培养高中生人文精神是体现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更是对推动国家未来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根据我国高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过程看来,在培育学生人文精神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通过情景导入、诵读和领悟、加强师生互动以及生生互动等方式,将教材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高中生的人文精神,提高我国高中生的素质水平,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 王均宏.浅谈人文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新校园:中旬刊,2018(6):87-87.

[2] 孟国君.关于加强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渗透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9(55):55-55.

[3] 林晶.语文核心素养下高中古诗词阅读教学探究[J].名师在线,2019(21):4-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