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戴美林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实践中具有极强的话语权。探究话语权和思想政治驾驭话语权的内涵,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功能研究的必要性,并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三大功能,即权威性功能、导向性功能和道德教育功能。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意识形态;功能;权威性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8.060
0 前言
話语诞生于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交流活动,最初仅仅作为人与人交流的工具存在,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交流的复杂化,话语逐渐成为思想形成、表达和传播的重要载体,思想与话语紧密联系,当思想上升到意识形态领域时,话语所传递的思想就有了极大的社会影响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造社会。话语的相关研究必然与社会紧密相连,话语在社会交往实践中获得共鸣和反馈,也在社会交流中表现话语力量。社会交往中的每个人都有言说话语的权力,但实际上,具备较高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的人往往掌控了大部分话语权,他们言说的话语更具有力量,能够迫使其他人听从他们的话语,接受他们话语带来的影响,一个人社会地位上升的本质就是他在社会交往实践中获取了更多的话语权力,不但能在社会生活中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愿,还能够通过话语影响和支配他人的思想和行为,从这一角度来看,话语权可以解释为制造社会舆论的权力和话语主体对现实社会发展的影响力。
1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学科,也是广泛应用于全体中国人民的思想道德观念教育、政治意识教育和价值观教育,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化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重要手段。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重视思想教育中的政治性和政治教育中的思想性的综合性教育,马克思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直接关系到我国党和政府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大小,因此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研究就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强大的话语权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保护和支撑。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并非“思想政治教育”和“话语权”概念的简单相加,它是两者有机互动、相互渗透作用下的成体系的话语力量,其内涵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是统治阶级话语的影响力。虽然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党就领导人民进行了一系列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但是“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定性工作和活动规范的制定工作都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完成的,新中国的统治阶级,即全体人民群众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符合全体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全体人民群众思想意识的代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统治阶级的言说行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能够对全体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产生影响。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具有时代特性。话语权与社会交往实践息息相关,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发展过程中不断适应现实环境而发生变化,如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应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自资本主义对新生政权的反动宣传和意识形态渗透,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集中力量批评非无产阶级思想,凝聚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力量;而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时代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在保障意识形态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更加侧重于对人民的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以健全人格、提升道德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之一。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的核心问题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不同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式、语言风格和话语权大小都不同,甚至“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也是在时代发展过程中确立起来的。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统治阶级掌握着强势话语权,话语权越强,统治阶级的统治力量就越强,但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政治话语权并非越强越好,它需要保持整理性和价值性的动态平衡。新中国建立初期,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并未完全消除,敌对势力国家还通过各种手段对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进行渗透和颠覆,各种政治谣言和反动宣传使得初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话语权衰弱。在此形势下,我国通过对非无产阶级思想的批评和发展基层无产阶级宣传机构,掌控了思想政治话语权,弘扬了爱国主义,巩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但是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发生偏移,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被无限夸大,成为凌驾于自然客观规律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法律之上的“话语霸权”,国家社会秩序遭到破坏,“整风运动”、“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都是强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沦为阶级斗争工具之后的产物。如今,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处于健康向上的健康平衡状态,既不过分衰弱,也不过分强势,一切以客观实际为标准,符合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客观要求。
2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功能研究的必要性
2.1 前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
前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国家,能够在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政权建立等方面给中国提供参考,20世纪80年代末,西方资本主义敌对国家队前苏联政权进行了文化渗透和“颜色革命”,破坏了前苏联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功能,降低其话语权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促成前苏联解体。这个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比较复杂、消极话语较多时,如果放松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建构,就有可能使负面话语抢占上风,破坏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现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和互联网的普及,我国社会的各个领域都与国际社会接轨,人民获取信息的途径大大增加,这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意识形态危机。国外的其他话语形式通过网络或者文化作品进入我国,对我国人民的政治思想和意识形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冲击了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事实上,这是打着文化交流和言论自由旗号的意识形态入侵,会对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产生不利影响。我国应以苏联为鉴,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功能,确保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不受侵害。
2.2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权威性面临被消解的危机
虽然思想政治教育是面向全体人民的,但在实际生活中,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大部分集中在行政事业单位、国企和学校中,其中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现阶段我国的青少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普遍会接触到互联网,互联网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信息获取途径,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語权的权威性和正确性,一方面,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网络上前潜伏着大量消极言论和反动话语,青少年学生受自身阅历、知识水平和价值观不成熟的限制,并不能有效辨识不良信息,一些青少年学生盲目接受负面话语,不能正确看待社会事物,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嗤之以鼻,长此以往,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权威性必然受到影响,其社会影响力也会降低。另一方面,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的建设相对较晚,利用网络途径对负面言论进行抨击和批评的能力不足,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空间的影响力较小,一定程度上放任了负面话语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权威性的消解。
2.3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不足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言说者和执行者,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力量,他们的教育能力和教育素质都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更加复杂,教育主体更加多元,教育途径更加丰富,教育难度也有所提升。繁杂的网络世界使学生的认知方式和思想来源更加复杂,绚烂多彩的网络世界降低了学生对具有严肃政治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求知欲和接受度,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没有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灵活应用能力不足,在教育过程中常照本宣科,思想政治课堂缺乏活力和创新,导致学生对教育内容存在反感、排斥和质疑。这体现出一些教师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功能的认识不足,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缺乏目标和方向的指引,无法紧随指代进行教育创新,因此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功能研究。
3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基本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通过其基本功能对现实社会生活产生影响,所谓功能,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在与外部社会环境发生联系时表现出的特性和功效,简单来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包括权威性功能、导向性功能和道德教育功能。
3.1 权威性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权威性是其能够对现实社会产生影响的基础和前提。教育学家雅斯贝斯曾提出,缺少权威的教育是软弱无力的,教育的唯一来源是对权威的信仰,而权威来自于教育内容本身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权威性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来自于外部国家权力意志的权力性权威,它来源于国家意志形成的历史进程中,是有中国共产党在无产阶级革命中的伟大贡献造就的政治权利的衍生品,值得教育工作者尊重和维护。但是这种权力性权威如果被错误的思想所利用,也会对国家政权和社会秩序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如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上升为话语霸权的十年文革运动,因此应辩证地看待权力性权威,以正确的思想引导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第二,来自于内部情感认同的情感性权威,人们处出于对党和国家的特殊情感而自愿按照党和国家的意志处理事物,在教育活动中,情感性权威往往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情感交流实现传承和过度。
3.2 导向性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具有导向性功能,国家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为了在思想、目标、政策、舆论等方面为人民提供导向服务。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党和国家可以促使全体人民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用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路线指引人民向社会主义共同理性靠拢,提高人民的认识,规范人民的行为,调节社会舆论大方向,使人民的思想能够朝着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方向发展。
3.3 道德教育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对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培养,通过传递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行为准则,使受教育者养成符合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思想道德素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道德教育功能通过四方面来实现:一是思想教育,为受教育者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培养受教育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政治教育,培养受教育者的社会主义信念,坚定社会主义政治立场;三是道德教育,传承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精神,树立集体主义和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四是心理教育,培养健康人格,提高心理素质,预防心理疾病。这四方面的教育能够引导受教育者的行为方向,有助于受教育者形成成熟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念。
4 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具有权威性功能、导向性功能和道德教育功能,通过对人民的政治、思想、道德、心理教育,引导人民向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靠拢,凭借其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实现对现实社会的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闫长丽.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历史演变与主要功能探析[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29(05):101-104.
[2]鲁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功能定位与实现路径研究[J].理论与改革,2011,(02):121-123.
[3]邱仁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基本结构和功能[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7(05):50-52.
[4]邓黎,张澍军.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基本功能[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34(02):39-43.
[5]李小红.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内涵和功能[J].理论学习,2017,(04):45-4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