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1
么若冰
摘要: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更是一门情感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讲,又是一门德育教育学科。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除了教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材料、善辩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阅读教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关键词:阅读教学;互动;梯度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099-01
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阅读的过程就是把看到的外部语言信息转化为自已的内部语言,在这个过程中,读者通过感知读物,理解读物的内容,再经过选择、处理,变成自己的思想。把读物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或形成新的思想、新的语言,这是语言的再创造过程,也是阅读者掌握语言知识、发展语言能力的全过程。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是吸收和内化的过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使学生具有稳固、持久的学习经验,进而把经验学习与创新学习紧密结合,学会多种阅读方法,对学生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在此,尝试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实施浅谈几点建议。
1.阅读教学要设置情境,激发情感,引发学生共鸣
所谓"共鸣"本是音乐上的术语,指声乐中的频率共振现象,现在普遍被用来形容读者和作品的中介而产生的心灵上的沟通。读者发现作品与自己在某些地方有相通之处,是对文本产生兴趣最好的契机。而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接受阅读文本的文化感染和熏陶,同时发展自身的阅读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阅读发展过程及身心发展规律有基本把握,积极创造机会和条件,用自己的人生体验对阅读文本进行解读以唤起学生的生命感悟,从而引发共鸣。
在教学中设置情境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语言描写或其他形象化手段,把某种情形、某种状况、某种景象表现出来",使学生身临其境,走进角色的内心世界。正如巴班斯基所说:"教学过程中创造引人入胜的情景,即教学过程引用有趣的例子、实验、离奇的事实,可以称做情感刺激方法之一。"此种方法是教师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根据学生的经验精心设计和创设的。因为"很多课文反映的都是家庭生活、学校生活或社会生活的内容,其中的内容都可以在学生的感性经验中找到对应点"。
采用情境法能够引导学生领会、体验课文的语言形式所传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褒贬之义,使学生在情感体验过程中理解字词句篇的含义和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根据教学内容、目的和学生实际,想方设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开启学生思维。让学生接受、理解课文语言所传达的情感信息,不论是感性的还是理性的,使其产生思维乐趣,主动自觉地去获取知识,锻炼思维能力,这既是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阅读教学艺术的生动体现。
2.课堂阅读教学要充分形成师生互动
课堂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他们尝到"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甜头,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也参与教。如果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或直接或抽象地告诉学生标准答案,那就难以把教学任务落到实处,也很难影响到学生的心理意识的接受,更何况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思想也会一如既往,因此,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不会被激发出来,他们就永远是臣服于知识的"奴隶",是知识的"记事本"。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尝试着让学生参与教学,体现真正的学习民主。
在教学中,可以这样让学生民主地参与教学: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题目是"读书的好点子",然后提出要求:"您对本学期的阅读教学有何建议,请提出来,越多越好。"通过对学生的建议一一阅读及认真分析,从中选取可行的建议,辟一墙报,命名为"大家的金点子",并将这些点子逐步运用于阅读教学中,这种方法受到了学生的大力支持,这样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就能充分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和参与教学实践的快乐。当学生感觉到自己的建议被教师采纳,这种自主的权力和被激发的兴趣成为课堂教学的前奏,也成为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的一种动力,教师通过对学生"点子"的调查,可了解哪些内容是学生最需要的,哪些方法是学生最易接受的,那些话题是学生最欢迎的,通过教学、教法的改进,就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语文阅读教学的设计要有梯度
阅读的对象是文章,阅读的主要目标是读懂,这里的读懂是层次分明的能力系统。它包括阅读主体对语言的认知,对文本负载的重要信息的提取与整合,对文章内容与表达方式准确地加以分析和概括;简单的说就是认读与解读这两个环节。作为文学作品,还要进行鉴赏和评价。认读虽简单,但也会受学生选择不一的干扰,此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归纳,将学生的疑惑归结到一个焦点上,然后顺利有序地引出更高层次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这个被认准了得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大众化"的。解读,必须做到准确把握文章的方式方法和表达的内容。就像写文章一样,阅读也该有一个整体思路,这个思路即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在这一轮回环中,教学要从学生的差异性出发,设计不同层次的活动内容,由认读到鉴赏,甚至到评价与创新,应体现出梯度。每一个阅读者都可以在其中发挥尽可能多的专长:善于组织的就去组织,善于观察的多谈观察所得,善于思考的积极表述思想,善于辩论的要让他畅所欲言,善于表演的要鼓励他表现自我……每个阅读者都能怀有奋发向上的情绪的话,最终会产生强大的整合效应。
在教学设计的梯度化中.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积极性的发挥程度、专注投入程度、思考深化程度以及问题解决问题的满意度都趋于最佳状态,才能各有所得,各有提高。
阅读教学直接关系到各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提高,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逐渐领会、理解课文及其他阅读材料的意义,进而去学习写作技能及加深对其他课程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必要的语文阅读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秦训刚,晏渝生主编《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2]张行涛,周卫勇主编《新课程教学法·中学卷·上册·初中语文》。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3
[3]柳斌,刘国正主编《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语文卷》。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7
[4]陈旭远主编《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
[5]吴玉明主编《新心教参·新课程怎样教·语文·七年级·上》。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