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1
刘隆琳
摘要:针对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文本解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主要表现在诗歌文本解读偏离方向,诗歌文本解读深度不足以及诗歌文本解读方式单一等方面,并提出全面解读诗歌文本内涵,注重积极思想的引导;挖掘诗歌背后情感故事,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以及丰富诗歌文本解读策略,彰显诗歌文本的魅力等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文本解读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诗歌文本解读;高中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113-02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是诗歌创作最早的国家。诗歌展现着诗人的思想情感,具有人文性、艺术性特点。诗歌作为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综合语言素养的培养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却普遍存在着诗歌文本解读质量不佳,学生学习效果不够理想等方面问题,不利于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文章将基于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一些相关教学建议,以期能够对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活动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1.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文本解读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文本解读主要存在着诗歌文本解读偏离方向,诗歌文本解读深度不足以及诗歌文本解读方式单一等方面问题。
1.1诗歌文本解读偏离方向。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文本解读,多是以思想道德教育为主,针对于诗歌中的思想情感关注程度稍显不足[1]。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雨巷》这一篇内容中,《雨巷》中包含着多种的思想元素,既可以看做是一种革命诗歌,也可以称之为是一首爱情诗歌。但是在当前的语文教学诗歌文本解读中,则主要侧重于革命诗歌的思想讲解,对爱情诗歌的讲解相对比较匮乏,使得诗歌解读方面偏离,无法使学生正确看待《雨巷》,理解《雨巷》。
1.2诗歌文本解读深度不足。我国由于长时间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比较关注考试重点题型,对诗歌中所涉及的思想内涵、文化精神核心以及创作背景等关注程度相对较差[2]。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实施诗歌文本解读,也多难以真正展现诗歌的深度,学生在诗歌学习后,亦不会产生太多的学习印象。诗歌教学指导的层次相对较浅,难以激发学生的诗歌学习兴趣,更无法切实体会诗歌文本解读学习的乐趣与诗歌的魅力。
1.3诗歌文本解读方式单一。诗歌文本解读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直接影响诗歌文本解读教学的综合效果,但是当前的高中语文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多采用单一的"灌输式"诗歌文本解读方式,忽视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课程教学活动中"鸦雀无声",学生的学习状态不佳,更难以感受到诗歌文本解读学习的乐趣,致使诗歌文本解读教学活动产生了"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不利于高中语文诗歌文本解读课程教学活动的持续开展。
2.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文本解读的方式分析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全面解读诗歌文本内涵,注重积极思想的引导;挖掘诗歌背后情感故事,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以及丰富诗歌文本解读策略,彰显诗歌文本的魅力等方式进行诗歌文本解读,使学生能够真正投入于诗歌解读学习活动中,感受到诗歌的魅力。
2.1全面解读诗歌文本内涵,注重积极思想的引导。诗歌自身韵味丰富了美学的感觉,也是对美学的一种发掘。所以,在对诗歌进行解读的时候一定要对诗歌的语言进行品读,获得审美的体验[3]。在高中语文诗歌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细细品读,引导学生真正投入于其中,细细品味诗歌中的情、诗歌中的意境。
以李清照的《声声慢》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身处于当时的情景中,慢慢品读诗句。教师可以每句每段的为学生模拟情境,引导学生领悟其中的思想情感。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真正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滋养学生的心性,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思想情感。
2.2挖掘诗歌背后情感故事,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诗歌文本解读需要从诗歌的整体出发,挖掘诗歌背后更多的情感故事,明确创作背景,进而真正体会到诗歌的思想内涵。
教师可以在诗歌文本解读中,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现诗歌背后的相关资料,使学生能够在全面了解诗歌创作背景、创作时代以及作者个人经历的基础上,更加深入的分析诗歌,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
2.3丰富诗歌文本解读策略,彰显诗歌文本的魅力。诗歌不但展现着古代文人学科的生活状态、思想情感,同时也能够表达出不同时期社会发展的历程,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研究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诗歌文本解读能够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诗歌的魅力,在诗歌解读的过程中学习诗歌创作的方式,体会诗歌创作的乐趣。诗歌文本解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丰富诗歌文本解读策略,彰显诗歌文本的魅力。
比如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方式,为学生布置合作学习任务。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合作学习的方式有助于构建互动性的课堂教学模式,增加学生的课堂话语量。亦或者教师也可以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借助多媒体技术等为学生展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情境,凸显诗歌的韵味。
诗歌包含着丰富的情感,教育指导的方式需要基于诗歌的特点予以创新。教师可以通过全面解读诗歌文本内涵,注重积极思想的引导;挖掘诗歌背后情感故事,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以及丰富诗歌文本解读策略,彰显诗歌文本的魅力等方式,改善传统高中语文诗歌文本解读教学中,诗歌文本解读偏离方向,诗歌文本解读深度不足以及诗歌文本解读方式单一等方面问题,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俊峰.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有效生成策略——基于对甘肃省W中学的问卷调查与课堂观察[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14,03(12):40-43.
[2]杨澄宇. 语文教科书经典选文问题研究——新课改后选文变化的焦虑与重建[J]. 教育研究,2014,03(32):106-115.
[3]邹雯. 从"知人论世"到"循着文本的层次突围"——对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解读方法的反思和建议[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06(13):110-113.
[4]张剑云. 浅谈诗歌文本解读中的"解构"与"建构"——以穆旦《春》为例[J]. 名作欣赏,2015,18(16):40-4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