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对小学美术的认知

时间:2024-06-01

庞桂雪

摘要: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注重有意识地强化学生对美的认识过程,步步落实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直觉感受,内涵体验,才能引导他们超越创新,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树立健康又完整的审美观,把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作为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道德风范培养的切入点,完善学生对美的认知,使学生成为懂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一代新人。

关键词:小学美术;认知;理念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327-01

小学美术小学美术教学是小学各科教学的一部分,前人总结的普通教育学对小学教学基本适用,普通师范对小学教师的就业要求规定为各科都能教,有它的合理性。然而美术教学和语文、数学等教学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美术教学有它的特殊性。美的认识是审美主体在对审美客体进行的感受、体验、鉴别、领悟、评判和再创造的过程中,得到的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的审美享受。而高雅健康的审美享受又总是和道理情操等方面的审美教育有机结合的。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认识和欣赏的主体是课堂中天真活泼的学生,每一堂课所见识和教授的丰富多彩的内容是美的客体,要让学生对教师传授的知识领会深刻,教师就必须在美术教学中去引导学生逐步感受美,领悟美,进而,让稚嫩的心灵进入超越和创新的最佳境界。

1.直觉感受

在美术课中,学生对教师揭示的内容进行感觉,知觉,表象的认识,并在学生已经积绽的理智、情感的基础上作审美认识感受,它最显著的特点是直接性。学生在直接接触教师出示的教具中,不经过逻辑判断和理性思维,而是由感官对教具形象的直接感受。这是事物的外在审美特性的其感性形式刺激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器官,被大脑接纳后的直接反应。这一反映引发出一种特殊情绪或情感,觉得它美或者不美。

2.领悟内涵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在直接感受事物的外在美的基础上,教师启发学生通过对事物的感性形式的多角度把握,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审美感受,激发起学生丰富的思想和情感,去深刻地理解和领会事物所包含的内在形体,结构,变化等意蕴,从而获得赏心悦目的审美享受。这种更深一层的感悟是由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动来完成,这种不是瞬间,被动地完成的学生美术作品,往往能促使学生饶的兴趣地反复品味而逐步深化对美的认知,而达到较高的领悟水平。学生所展开的想象和创造美的情感波澜,激发的美感把学生带入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物我为一,人我为一的境界。通过活跃的想像,深刻的理解,激起学生强烈的情感,透过事物外在有限的形式的把握,去领会和品味其蕴含的内在的无限意味。

3.超越创新

在美术教学中,学生在通过直觉认识美的基础上,反复领悟事物的内在美,透过对事物美的哲理把握,再升化到:至美至乐:的精神高度和自由的审美境地。人认为,这个境界就是超越。不是对任何事物的认识和欣赏都能达到超越的境界。因为只有美好的事物才具有无穷的意味和永恒的力。在美术教学中,也不是任何学生在认识和欣赏同一事物时,都能达到超越的境界,它需要学生有扎实的基本功,知识修养,和强烈的审美意识,而更重要的是教师的循循善诱和激发。

留意看看美术技法工具书,我们发现有一个共同特点:美术知识的表述往往是前面薄薄的一部分文字,后面厚厚的一大半图例。这简短的文字加大量的图例,是美术知识得以流传的习俗,而决不是因为美术家做不成大块文章,只好以美术作品充塞工具书。我们可以从这样一种特殊的表述方式中领悟到,美术知识的传授固然离不开语言文字,但那些只有用眼睛去看和用心灵去感受的"美术语言",只能由美术作品去说话,用语言作注解有时会说不清道不明。

美术学科的学习是与情感紧密相连的,不管是色彩、造型、肌理的学习,如《晶莹的雪花》《七彩蝴蝶》等给人带来美的感受,还是教材中所蕴涵的道德情感教育如《我就是你的眼睛》,还是人文习俗的综合探索和体验,'如《粽子情》等等,它们对孩子们进行美的熏陶、道德教化、文化的浸染无不起着积极的作用。现在我想谈的是将美术教育、教学放在整个课改新理念的框架中来看待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新的课程理念中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这是以往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的要求所没有的或缺少的。其实任何学科的教育教学都隐藏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不管我们是否将其写入教案中。它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现在新课程标准所强调的当然是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与培养,它不是专门某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而是随时随地结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教师应能自然巧妙地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如前面所谈到的在课堂上的合作教学中要学会倾听他人的发言、尊重他人的作品,不嘲笑别人,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互助,关心帮助那些最需要你帮助的人,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帮助别人和自己完成作业同样重要。

总而言之,新的理念正在贯彻到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在这一过程中新旧观念的碰撞以及产生的矛盾还是我们工作中的研究重点。谁也不能说已经找到了答案,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与反思中提高和生成。让我们共同关注儿童的经验世界,关注儿童的文化,真正做到为了儿童的发展而教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