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时间:2024-06-01

毛美玲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207-02

小组合作学习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方式,学习中,让学生学会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合作技巧,进而实现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那么怎样才能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提高学习效率呢?

1.科学分组,不摆花架子

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确定是否分组合作探究。不能流于形式,想分组就分组。那么,究竟哪些知识适合分组呢?例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性的、探究性的问题,是个人在短时间内无法完成的问题,这时,教师可组织小组合作探究,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激活学生的思维,拓展他们的视野,有效地实现互补和互助,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科学分组,营造宽松氛围。

2.组织有序,养成合作习惯

合作学习,学生是主体,但由于学生的年龄所限使得在组织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学生往往在无关痛痒的问题上花费大量时间,使得合作的效率不高。因此教师应在组织上下功夫:首先是明确分工。先选出一位具有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乐于助人的学生作为小组长,然后让组长对组员进行分工,使得小组每个成员都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既快又好地完成任务。如,一次制作手抄报的合作中,教师可先提示小组长分好工,在制作的过程中,找资料、版面设计、抄写等各环节都有明确分工,使得合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大大提高了合作效率。小组长是一个小组的核心。小组学习的成败,往往与他(她)有很大关系。但我们不提倡小组长"终身制"。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尽可能参与到组织工作中来,使更多的学生获得锻炼的机会,于是我们选派每个组的每个同学都有机会担任组长。其次是制定合作规则。如发言规则,低年级提倡轮流发言式,中高年级可以多采用"唧唧喳喳"式,即人人在小组中自由发言。同时应强调独立思考,再按下层生到中层生再到优等生的发言顺序,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形成集体意见。规则的制定不是让学生走进一个固定的合作模式,而是培养学生合作习惯与合作技能。第三是教师指导要到位。小组合作时,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而是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疑难点,及时地去引导他们,甚至加入他们小组中去帮助他们。

3.在新授内容尝试时组织小组合作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地掌握新知识,但有的知识光靠教师苦口婆心地讲,学生反复机械地训练,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学生也不一定能掌握得好,在教学中,教师不要做学生思维的保姆,不能简单地将知识传授给他们,而要努力地拓展"研究"的时空,有所选择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广阔的、开发性的时空中,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果实,通过合作学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在教三位数加法计算时,先出示情境图让学生列出算式347+256,再让他们用简图摆一摆、算一算,独立思考答案,然后在学习小组中交流自己是怎么算的,由于学生先是独立思考,所想的方法也就不一样,在学习小组中大家一起讨论、比较、判断,得出了好几种办法,①先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再把它们的和合起来;②把256分成200、50和6,再算347+200+50+6;③把347分成300、40和7,再算256+300+40+7。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自己解决了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4.改变教学方法,发挥合作效率

在数学教学中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在实践中体会到数学的奥秘,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独特体验,并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构建一个生动活泼的数学学习环境。

小学生学习数学,有时还应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动手操作可促进思维,也是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一种体现. 例如:教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时,我引导学生用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纸拼满一张大长方形纸,数出小正方形纸的个数,让学生说出大长方形纸的面积,引导学生总结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由于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是有限的,所以当他们在学习新知识,需要新能力时,往往会遇到困难. 如在教学"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时,教师出示课件,一个小猴子在卖桃,盒里放了10个,盒外有3个,小猴子说:一共有13个桃子,小兔说:我买9个,白菜老师问:还剩几个?小猴子抓耳挠腮想不出来,我说:"同学们能帮帮小猴子吗?学生兴致高涨,纷纷动脑筋,想办法. 如果想不出可以小组的同学合作,大家一起出主意,想办法. "有一个孩子反应较慢,他还没有想好是怎么回事,当他看到同学们都在热烈地讨论时,他深深地感到自卑,感到自己成了被遗忘的角落,情绪慢慢低落起来. 这时我走过去,让他旁边的孩子想办法帮助他,不一会儿,他脸上的表情由阴转晴,继而露出灿烂的笑容……看着同学们你帮我学的感人场面,我觉得特有满足感. 可见,教学中处理好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关系,选择学生有困难需要帮助时组织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定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5.在探究多种答案时组织小组合作

每一个学生身上都潜藏着极大的智慧和才能,在教学时,能放手就得放手,要让学生有施展才华的机会。由于学生个人认识问题的局限性,有些数学问题单靠一个人往往很难回答全面,这时如果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成,让组内的每个成员相互讨论,相互补充,互相启发,可促进学生解题思路的快速生成。比如:有这样一道题:在3,5,7,(),(),()后面的括号里填数,使这些数具有某种规律,并说明有怎样的规律。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学习中,每个人都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还有的学生从别的学生那里得到了启发,因而找到了可以在括号里依次填入9,11,13,使这列数从第二个数开始,每个数都比前一个数多2;还可在括号里依次填入11,17,27,使这列数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的和减1。学生在和谐的讨论氛围中,激发了参与学习的欲望,学会了全面思考问题的方法,拓展了学生的解题思路,使他们尝到合作成功的快乐。

要运用教育评价鼓励合作。教学评价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讨论结束时,不仅注重学习结果的汇报,更要注意对合作过程的评价。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