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1
曲长虹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209-01
小组合作学习是"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下,数学课堂中必不可少的学习方式。多年来,我校一直在倡导小组合作学习。但当前小组合作学习还存在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有的小组活动流于形式;有的教师急于完成教学进度,合作不深入;有些讨论的问题不具备合作性;有的小组分工不明确,学生没有参与进去,合作有死角……
那么,在数学课上如何有效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呢?下面结合我校的教学实践,谈谈我校的一些做法。
1.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技能
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要养成不断研究、反思课堂的习惯,从而不断提高自身驾驭课堂的能力。要希望学生学会倾听,教师必须学会耐心倾听。对即时获取的信息做出科学决策,灵活地展开教学,做到"以学定教"。
2.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技能
要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教师首先应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这是合作学习能否由形式走向实质的基础,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
2.1 培养倾听的技能。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要求一人先说,其他人必须认真倾听并且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判断,有自己的补充或独到见解,不但要让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尊重的品质。
2.2 培养表达的技能。在合作学习中,首先教师要提供讨论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敢说、会说,培养学生善于倾听、思考、判断、选择和补充别人意见的好习惯;其次要求小组成员人人都得说,要表达清楚;最后是用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达。
2.3 培养讨论的技能。合作学习中,为了提高讨论的质量,教师要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各组由一人汇报自学或独立思考的内容,其它成员必须认真倾听,并且有自己的补充和见解,最后,将各自遇到的问题分别归纳整理,准备发言。
2.4 培养交往的技能。让学生明白,与人合作时,要尊重别人,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善于采纳别人的意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2.5 应对的技能。在小组内合作交流或全班展示时,面对组内及其他小组同学提出的质疑要依据掌握的知识灵活应对,给出合理的解释。
2.6 组织的技能。合作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内的组织者,具体做法是:指导组织者进行组内分工、归纳组内意见、帮助别人评价等。
2.7 评价的技能。合作学习活动中评价不只是教师对学生做出的评价,其中包括生生互相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生对师的评价等。教师可以通过范评引导,以提高学生的评价水平。
3.学合理地进行分组
3.1 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性别、智力、性格的差别进行分组。小组人数一般以6人左右为宜,分组的原则应做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在小组内要强调合作、组间强调竞争。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3.2 小组分工。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明确每个成员的分工,如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维纪员等,增进学生互动的有效性。组长负责本组学习活动的组织、分工。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讨论的要点,便于向全班交流汇报。汇报员负责展示时向全班汇报本组讨论结果。小组角色也可以轮流担任。
4.建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
合作探究,构建模式。此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核心部分,通过四步完成 。第一步,独立思考,探究尝试。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学习新知识。第二步,合作交流,达成共识。设计小组学习活动,通过小组内交流、合作、争论、讲解、操作、帮扶等形式,使组内成员对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形成共同意见,准备汇报交流。第三步,成果展示,质疑评价。各小组展示研究成果,交流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积极质疑、评价、互动,不断优化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逐步形成统一的意见。第四步,教学小结,提炼升华。对问题解决、新知识探究的情况进行必要的小结、提炼和升华,使学生明确解决此类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促进思想模型的形成。
5.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参与合作探究
5.1 设置合作内容。为避免小组合作流于形式,选择活动的内容和确定讨论的题目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本节课的重、难点,并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具有探究性和趣味性的内容,确保小组合作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长方形面积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小组合作,要确定好合作的内容如下,几名学生测量、几名学生做好记录和计算,不仅要掌握测量工具的使用和记录方法,还要掌握面积公式的运用、小组发言的组织等等,通过这些内容的合作,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也提高了。
5.2 造合作学习的氛围。合作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方式,教学中教师要提供让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时机,给学生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使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协作互补。要真正体现《数学课程标准》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教学要求。这种做法,活跃了课堂气氛,形成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广泛的信息交流,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
5.3 开展有效的引导。小组合作模式的开展,不是直接让学生进行自主讨论,教师在一旁不闻不问,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者作用,在小组合作中及时指导好学生的合作学习。一方面,教师要在学生的讨论方式、思路上给予学生恰当的指导,可以采用点拨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当学生发生困难时,教师要及时发现并给予提示。另一方面,教师要在讨论方向、讨论内容上给予恰当的调控指导。当学生发生争执或讨论偏离主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有秩序地发表看法,返回讨论主题,从而使小组合作学习得到有效地提高。
总之,小学数学的小组合作学习不能流于形式。教师本身要不断提高自身驾驭课堂、指导学生的能力,同时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参与合作学习的各种技能,要扎实有效,持之以恒。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问题、提出问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质疑和评价过程中产生知识的碰撞,在练习中达到知识内化。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要不断创新,不断总结经验,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有效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