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1
杨鑫昀
摘要:叶圣陶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初中学生由小学步入中学后,学科大幅增加,内容也在不断不断拓宽,知识也逐步深化,数学学科从具体发展到抽象,从单一发展到多元,都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如何合理的利用策略使初中数学教学效率有效提高呢?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2-0237-02
课堂是学生主要的学习场所,所以提高课堂效率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有着重要影响.提高课堂效率,一方面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另一方面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课堂效率是指在课堂有限时间内,学生收获的知识量与能力的提升量情况.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现状不容乐观,主要是由于数学知识较为复杂与枯燥,学生能力存在差异,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较低,以致初中数学课堂效率普遍不高.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热爱数学、乐于接受数学知识、提升数学能力,才能实现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目标。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1.1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教师善意的批评、提醒能被学生接受和理解,甚至感激,如果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善意的批评、提醒则不被学生接受和理解,有时甚至导致师生冲突,影响课堂教学。
1.2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靠教师"牺牲"大量的休息时间,主要利用课间或课余等学生休息时间以朋友或大哥哥、大姐姐的身份和学生"亲密"接触,或聊天、或活动(打球、游戏、下棋、讲故事、讲笑话等等),同时在活动中不忘适当的建议和引导,使学生"亲其师",从而能"信其道"。
2.备课要以本为本,以人为本
有些教师认为备课就是抄抄教案,我却不认同。我认为这些"教案"的编写大都是以本为本,是以教科书为本而编写的,不能以人为本,因为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以及基础知识水平等都存在着差异。因此我们备课就不仅要以本为本,备教材(要教什么内容,教学重点是什么),而且还要以人为本,重点是要备学生,(教到什么程度,教学难点是什么,用什么方法教),要让每个学生上了这节课后,至少知道这节课是学数学,学了数学的哪些知识。如果教师一味地追求难度、深度、广度,而一部分学生却跟不上来,势必他们就会把精力转移到与上课无关的事中去(开小差),就好比是营养成分最高、最好的食品,可学生却不愿意吃,怎么还谈得上消化呢?可见备学生是提高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3.学思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随着数学学科难度的增加,用填鸭式","注入式"的传授方法去灌输知识已经无法适应课堂教学。用这些方法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态。初中数学教师要真正做到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使学生"会学",教师必须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下足功夫,要教会学生会预习,会上课,会温习,会总结,会反思。
3.1 课前要预习。指导学生学会提前预习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前提。学会预习功课之后,学生在课堂上听课就会有针对性有重点性,听课效率自然就提高了。在预习时应该把握两点:一是根据课堂的内容把这节课要上的所有内容先熟读一下,反复阅读,掌握大意;二是给学生设计提纲,学生根据提纲划分重难点并做好记录,在课堂上针对问题一一解决。
3.2 把握黄金课堂时间。指导学生学会听课,把握短短四十分钟的课堂时间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环节。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看多观察多听多讨论多练习多思考。比如一道应用题里面往往隐藏着很多隐蔽条件,不是一眼就能直观看出来。需要教室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耐心推敲才能揭示。
3.3 学会温故知新。温习功课是学习知识不可缺少的环节,它不是简单地重复所学过的知识,而是要把新旧知识进行纵向串连,横向联想,通过练习,巩固知识。
3.4 学会复习总结。复习总结是学习的重要环节,它是一种思维形式的螺旋式的上升过程。学生学完每节、每章以后,要启发学生学会按因果,逆转等关系进行纵向串连,把知识点连结起来,变成线,形成知识链。再横向联系,把各章节学过的知识进行分类、综合归纳,建立知识的网络结构,使之成为知识系统。最后再对节、章、单元、学期进行总结。经过反复训练,使学生逐步形成思维的秩序性与层次性,将学过的知识不断升华,螺旋式向上发展。
3.5 学会学思结合。反思对提高学习效果非常有价值,在反思中进一步研究问题是怎样引导出来的?解题思路是怎样展开的?有无其它解题方法等通过反思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这样可以加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目的性与完整性,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4.给予学生充分探索的空间,促进自主能力的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促进学生投入到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在数学学习中,教师应向学生提供积极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因为中学生的独立意识加强了,在各方面他们都要求大人们多留给一些自由空间,不想大人们时时刻刻管住自己。因此,教师抓住这一特点在教学上也应给学生创造充分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比如开展"读一读"、"比一比"、"试一试"、"连一连"、"画一画"、"做一做"、"量一量"、"折一折"……从不同角度多提几个为什么?谁还有不同意见?谁还补充?还可以怎样做等等。这样才使学生的创新素质得以培养和发展。例如,在教学"探索菱形的性质"时,我不是一手包办,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简单的"告诉",而是让学生利用手中自制的菱形模型独立思考,同座交流,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出菱形所具有的性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分析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就能够用简练和完整的语言概括出菱形的几条性质,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在新课学习的环节中,让每一位同学能动口,动脑地参与学习、讨论、总结性质的全过程,给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自主能力也相继得到了发展。自主能力的提高也充分反映出教学效率的提高。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