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提高初中计算机课堂教学策略探析

时间:2024-06-01

张秀娟

摘要:初中计算机在我国初中是一门基础课程, 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知识的一门课程, 是素质教育所提倡的课程之一, 为学生以后学习和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初中计算机信息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以及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结合笔者长期从事初中计算机教学工作的实际,对当前初中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初步建议。

关键词:初中计算机;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2-0243-02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成为社会主义新一代的基本素质。在初中计算机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加强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能力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当前,初中计算机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立足于当前初中计算机教学现状,分析提高初中计算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初中计算机课堂教学现状

1.1 知识体系滞后。计算机知识体系更新的较快, 在一到两年一些知识体系就进行改革。所以, 对初中计算机教师要求较高, 要求初中计算机教师不断学习来充实自己。但是从目前来看, 初中对计算机课程的不重视, 教师只是进行书本上知识点讲解, 教师没有进行再学习和培训的精力, 教师计算机的知识体系还停留在原来的基础上。因此, 导致学生很难能学到较为系统基础知识, 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另一方面是, 计算机教师在初中可能还存在兼任其他课程的教学任务, 很少有时间进行专研计算机知识, 导致计算机知识体系越来越陈旧。

1.2 课堂教学模式传统落后。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都配备了计算机,致使孩子们能够较早地接触到这一新生的事物,因此,中学生普通对计算机课程有着浓厚的兴趣,学习期望值非常高。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现实原因,中考、高考对于计算机知识的考核都很少,致使一些学校在课程安排时,有意无意地把计算机课程的课时进行了压缩;而部分教师在讲授计算机课程时,也由于惯性思维的影响,还按照传统的系统性、渐进式方式授课,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即便一些学校有了多媒体教室,但是也很难满足所有学生对于计算机知识的个性化需求。因此,传统教学模式与当前学生对于计算机课程的期待之间,有着较难调和的矛盾,致使教师讲解的内容如过眼烟云,教学效果其实并不好。

2.如何提高初中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1 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被动学习就是学生对一些知识的接受产生不情愿或者是抵触的情绪,但是对于知识点又是不得不去接受的,这使得学生学习的效果不佳。主动学习就是对某一知识点,发自内心的感兴趣,并能够为了知识点去自主的探究、自主的学习来为自己释疑。主动学习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初中计算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使学生把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例如,教师在讲解幻灯片的制作时,教师运用不同的技巧,先制作一些精美的图片,激起学生进行主动探究的欲望,然后再让学生分组探讨实现这些技巧的方法,让学生自主的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2.2 灵活运用任务驱动。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老师把要完成的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的。初中信息技术教材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特点为教师设计教学任务提供了素材,也为教师实施任务驱动提供了依据。

设计任务的目的是有效地巩固、提高、深化课堂知识,以使其适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任务设计还应体现教学重点、难点,并分解成具有环环相扣、一定难度梯度的小任务。但要注意的是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也有缺陷,学生学习能力。这就要求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间和师生间的交流,使学生在合作中共同提高。

2.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家苏姆林斯基曾说过:"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开始学习信息技术课时学生往往怀着好奇、兴奋的心理,但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有的内容需要机械重复地训练,有的内容枯燥无味难度大,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慢慢降下来。根据建构意义新的学习理论,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因此,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的愿望。

利用中学生喜爱游戏这一特点,在鼠标练习中,我让学生玩WIN98自带的扫雷和接龙游戏,在探索游戏中掌握操作技能。让学生自始至终愉快地学习,尽力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2.4 采用通俗易懂的课堂教学模式。初中学生由于思维方式的限制,对于抽象知识的理解能力有限,他们更喜欢直观的内容,喜欢动手亲自操作。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很多知识对于学生来说,都是相对比较抽象的,如果教学中不注重这些特点,学生将很难一下子理解那么多的计算机知识。因此,作为计算机教师,应力求在上课的时候,多举例子,将深奥的知识讲得通俗易懂。例如,在上计算机基础知识课时,可以将计算机的硬件比喻成人的五官:人是通过眼睛、鼻子等器官获得外界信息的,可以把它比作计算机的输入设备;人类获得信息后由大脑处理,大脑就相当于微处理器;信息经过处理后再由嘴巴说出来,那嘴巴就相当于输出设备。这样一讲,通过形象举例、深奥的知识直观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既容易明白,又加强了记忆。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初中阶段是学生计算机学习起步阶段,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共同探讨,共同完善。实践呼唤理论,过去多年传统教学形成的计算机教育观,需要不断进行完善,才能适应新的情况,时代需要我们勇于探索并积极创新计算机教育理论,共同为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打下良好的信息技术基础,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陶有娟.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中学教学参考,2 0 0 9 ( : 8 ).

[2] 封风玲.浅谈初中计算机教学[J].新课程: 中学版,20 0 9 ( 7 ).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