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1
罗玉娥
摘要:阅读教学主要是指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两部分,指导阅读应以课内为主,课外为辅。由内到外,课内阅读是基础,课外阅读是拓展和补充,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要成为有机整体,这才是阅读教学根本,那么如何才能把两者有机地结合呢?这是我们语文教师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课;方法指导
中图分类号: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21-0243-01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无论是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成功的阅读绝不是让学生机械地复述原文,而是通过一系列的阅读实践活动,达到培养学生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吸纳能力、评价能力的目的。
如何达到上述目的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觉得起码要做到如下几点:
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孩子们每天愿花一、两小时看电视,却不愿花十几分钟看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尤为重要,因为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渐渐培养阅读学习的持久性。因此教师应该随时随地地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到阅读中去寻找快乐。那么如何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呢?每学期学校都会为学生订一本同步阅读课本,我先从同步阅读人手,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简介文章的精彩内容,利用故事中紧张、感人的情节创设悬念,让学生产生寻根究底的好奇心,以此激发兴趣。小学时期儿童正处于知识的渴求期,他们对天体宇宙、大自然等未知的领域充满好奇,每天有许许多多的新的“为什么”提出。在教学中我常常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读物,如在教学《花钟》一课后,我向孩子们推荐《十万个为什么》,在学习《月球之谜》后为孩子推荐《宇宙探索》……,鼓勵他们自己去找寻答案。于是孩子们时常会有自己的新发现。向学生推荐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书,并注意可读性,尽量使读物的难度跟学生的理解能力相适应,这样学生看书才会有兴趣。对许多孩子来说,学会阅读是一个缓慢、困难的过程,所以我常对自己的学生说:书中的知识能开阔你们的视野,丰富你们的生活,多读书,读好书会使你成为一个知识丰富,品行高尚的人。让他们明白书对于自己是多么重要。
2.抓关键词句提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过:“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哪里?语文的味道在哪里?在关键的词句里,在理解后的朗读里。”词语是课文的基本单位,词语学习是项常抓不懈的工作,特别是对课文中的关键词、难懂词语更应该不惜时间,深入理解。因此,阅读教学中,我们还可以拓展课文中的关键词句,从小处入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散学生思维,使词义理解得更透彻。使课文内容理解得更深刻。王崧舟老师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是从哪些地方读懂‘纹丝不动的?”王老师就是抓住“纹丝不动”这个词语组织教学,从大处着眼,有效地为学生感悟文本并和文本进行对话设下广阔的背景。他紧扣文本,让学生对“纹丝不动”的感悟层层深入:从对“纹丝不动”的字面意思到“纹丝不动”的原因及“纹丝不动”的结果,最后至不“纹丝不动”的后果,对话剥笋似的不断深入,学生做到了多元解读文本,全方位感受英雄的伟大形象,体现了王老师精湛的阅读教学艺术和高效率的教学课堂。
适时有效的课堂提问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教师只有充分利用这一手段,才能牢牢控制课堂教学的节奏和方向,突出授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从而成为课堂的主导。学生则会根据教师的提问,有选择地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上,使自己的思维处于一种积极活跃的状态,从而更好地走进文本,感悟文本,对话文本。
3.阅读习惯的培养应长抓不懈
阅读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让学生每天坚持一定时间进行阅读,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增长知识、享受乐趣中天天坚持阅读,不知不觉中阅读习惯养成了。我和孩子们约定每天下午的第三节课阅读课外读物20分钟。那时教室就成为了我们的阅览室,在这里几十个孩子一起专心读书,每个孩子都认真地读着自己感兴趣的课外读物,同学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扩大阅读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对阅读不会感到厌烦。阅读习惯的养成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良好的阅读习惯更多的需要在父母的参与下形成。教师应重视家庭、学校间联系,注重课内外结合。所以每次开家长会,我都会建议家长在家里给孩子营造读书的氛围,家里要有报刊、杂志、书籍,并多与孩子交流读书后的收获,关心孩子所看故事的情节发展,让孩子讲一讲故事的内容。和父母的交流不仅提高了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也使孩子们产生阅读的成就感,激发他继续阅读的欲望,同时在父母的交流也可以加强感情的沟通,使孩子养成健康豁达的性格。课外阅读活动不仅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也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趋向完整,同时更使他们掌握了一种自我学习的有效手段,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固的基石。
总之,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就是立足学生终身发展,让学生在阅读大量优秀文章,涉猎广泛信息的过程中,学习人类创造的文化成果,同时也积淀人类永不熄灭的智慧之光。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用爱心将孩子们早日带入知识的殿堂,让他们去接受文明、智慧的洗礼,让他们的潜能得到更好的开发,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让他们去延续历史,让他们去创造世界,创造未来。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