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连娟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以及独生子女家庭中的养老难现象,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养老问题关系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如何解决人们关注的养老问题已迫在眉睫。政府及社区正在根据国外养老问题解决的经验探索出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社区照顾,通过对H社区中社区照顾的发展情况的访谈为例子,尝试着分析目前在发展社区照顾中所存在的资源利用及服务提供中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社区养老;社区照顾;社区资源;社区服务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6.054
0前言
中国目前面临着空前严峻的老龄化问题,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政府保障面临着极大的压力。2017年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数据,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090万人,占总人口的17.3%,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831万人,占总人口的114%,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并将长期成为全球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城乡老年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老年空巢家庭达到70%。人口老龄化是十三五期间,我国社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面对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不断增加,我们国家进入了未富先老的时代。
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也成为人们也越来越关注的一个问题,这不但是一个关乎社会稳定的问题,更是每个人切身利益之所在。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这也就意味着在社会中参與劳动的人口比例缩小,老年抚养比不断上升即一个年轻的劳动力所相对的要赡养的老人数增加。人口老龄化给养老保障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的养老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都产生了许多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改革发展最前沿的城市中。在传统社会中,家庭是老人们最好的“养老院”,家庭中老人的养老照顾也大都有由家庭中的子辈成员承担。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东方大家庭模式也不断受到时代的冲击,家庭规模微小化,核心家庭比重增加成为主流模式。同时,家庭的传统功能也在不同程度的弱化,家庭传统养老的功能弱化,独生子女一代421的家庭结构决定着养老不得不从家庭之外寻找的替代资源。
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社区养老或者说社区照顾的模式在我国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人们已将它看成为新形式的养老模式,对其的讨论也越来越多。社区养老这一观念与我们民族的传统价值理念较为相近,“远亲不如近邻”“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这些深入人心的传统价值观,为以自我照顾和邻里互助互济为基础的社区养老提供了照顾网络的文化背景。也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社区照顾的传统。正是在此背景下国家将社区养老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作也在我国的社区工作中推行起来。但我们要看到的是,毕竟社区照顾是从国外发展起来并进入到中国的,它的许多理念与实际的工作模式可能并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的社会环境,因此需要我们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其发展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并在不断地实践中总结经验,反展出一套适合于我们自己的社区照顾模式。
1社区照顾的相关概念
社区照顾作为社区工作的一种工作模式一样发端于英国,它的产生是源自于人们对传统社会福利机构照顾的机械化的批评,人们希望有一种新型的、具有人性化的福利养老模式来服务大众。社区照顾是由专业社区工作者组织和调动社区中尽可能的资源,运用正式与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联络社区内政府机构和NGO,对社区内身体及精神有服务需求的老年人、儿童、残障者等,给予援助性的服务与支持。
早期的社区照顾主要针对的是医院病患,偏重于心理卫生内容,到20世纪50年代开始社区照顾内容扩展到老年人照顾的范畴。现今英语国家普遍将社区照顾认同为“通过非制度性的方式对老人进行照料和置”。目前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社区照顾各方已达成了共识: 社区照顾即社区养老,是一个由社区多元的服务系统,所有正式单位和非正式单位都可作为资源,为有辖区有需求的老人共同承担长期照顾服务。社区照顾的服务提供系统中的非正式资源包括家庭成员及亲属、朋友、邻舍、社区的其他居民等。正式服务资源包括政府、专业服务的NGO,同时还有如大学生志愿者组织、老年活动组织(合唱队、老年巡防队等)中介性单位。
2社区养老的本土化实践
H社区位于城市中心的商业核心地带,是典型的城市老旧社区,社区中老年人口占到社区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这些老人多为单位离退休职工有一定的生活保障。社区在老年工作中十分提倡“社区养老”这一概念,其实也就是社会工作中的社区照顾。他们在服务的开展中社区十分重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社区居委会定期在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开展各项老年活动(老年合唱团、书画社、摄影小组等)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并经常与驻区单位联谊举行活动,在举行活动时其资金来源于上级的拨款以及居委会向驻区单位募集资金。并且充分利用社区中的老年人资源将他们组织起来参与各种志愿服务,如老年巡防队、关爱青少年委员会。让他们感觉到自身所存在的价值,增强他们的社区认同感。在节日期间还对老年人及困难家庭赠送米油等物资,上门慰问。并且政府开始购买钟点工服务来为社区中高龄老人提供居家服务。社区充分的将居民、驻区单位、政府机构等资源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多层交差的社区服务网络。
社区养老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在社区养老服务居主导地位,居委会则是养老社区服务的组织者、提供者。社区居委会的服务应坚持人本理念,整合社区资源,重视老年群体需求的差异性,努力让社区中的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我们对社区的可利用及已利用的资源进行评估,在提出服务计划时需要对社区中识别社区中的正式单位和非正式单位,公共机构和非营利机构资源。而社区照顾服务提供的好坏在于这些服务提供单位之间的联系。
通过以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在社区养老中,已用资源基本是由非正式单位与社区提供的。非正式单位包括:离退休老人自己、子女、邻里、配偶及自己雇佣的钟点工货保姆。社区中的各种服务都由社区居委会提供,社区所能利用的资源基本是属于社区的公共设施:社区广场、社区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社区附近的医院、社区托老所、社区广播站、心理咨询室、志愿者队伍及医疗保障服务体系的安康服务。而社区所提公的服务也大多针对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对于老年人所需要的生活照料、居家照顾相对缺乏资源支持。社区中也缺乏非营利的老年服务机构、自助团体、草根组织,社区养老的服务提供单一。
社区中潜在可利用的资源较多,社区中的老年公寓、街道民政局、社区中的驻区事业单位、社区中的外商铺及服务业单位(如:家政公司、物业公司)、外来的流动人员等都是可以利用的。由政府购买的为8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每星期三次的钟点工服务,由于服务人员的服务密集度太大无法给予老人充足的生活照料,导致。可以与政府合作将社区的服务业资源利用起来如:老年公寓,政府向社区中的机构购买服务,这样就解决了社区人员的就业问题,也是的服务的质量能有所提升。
在社区所开展的活动属于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文化活动,而非专业的社区照顾,并且由于大多数都是在老人家庭以外的公共场所举行,只适合那些年轻老人参与,而对于年纪较大、行动不便的老人来说存在一种身体上限制,这部分的老年人无法参与。这就造成了社区中养老方式的两种分化,年轻老人享受到的是新型的社区养老生活,社区为他们提供设施与服务满足他们精神文化生的需要,但对于社区照顾的真正需求者来说这些服务无法覆盖到。社区照顾应该是一个长期照顾服务体系,应该包含居家服务、社区为本的服务和公共机构的服务,居家服务包含:外展服务、全面的老年病检查、应急机制、陪伴/友好访问、缓解照顾者压力服务、家政服务、个人护理、临终关怀等。而社区为本的服务内容则覆盖的更加广泛以社区中的机构服务为主,老年中心、老年人优惠服务、医生就诊服务、成人日间照顾、休闲娱乐活动。公共机构的服务更多的是强调政府的福利体系的建构,对于社区养老来说专业的照顾服务和延伸的护理服务是社区照顾所能体现政府责任的体现。
H社区我们发现社区中的老年人总觉得行动能力是造成一些高龄老人无法参与到社区活动中的原因,他们认为只有身体健康且行动自如的老人才能参与到社区活动中,否则就愿意呆在家中。另一个造成他们留守家中的原因是,他们缺乏缓解照顾着压力服务,即使政府开始购买钟点工服务来为这些高龄老人服务,但是由于一个钟点工要负责好几个高龄老人,所以他们无法给予足够的服务,这些老人出于“人家是政府雇佣的且要负责很多其他老人”这种心理,很多时候都不好意思提出自己的要求。因此政府所提供的由政府购买服务的社区养老模式就变成一种流于形式的政策。政府在做此项政策时,没有科学的评估这些高龄孤寡老人的服务需求,还出于一个政策的初阶段。
该社区所辖的商铺多,且流动人口较多,在社区中很多住房已不是原来的屋主,都租赁给了社区外的人。這些人流动性大,且多为打工的年轻人,他们对社区的认同度较低。这使得社区中的人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隔阂,邻居间往来不密切,只有当社区举办活动时居民们才会聚在一起。社区所组织的老年活动大多在社区服务中心,在室外,多为一些老年积极分子参加,对于年纪较大的行动不便的老人无法参与到活动中,使得社区的服务存在脱节。社区中出现几种不同的老年生活模式,对于年纪较轻的刚退休没多久的老人来说,他们能够很快的进入到社区中参与各种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而社区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组织各种活动增加社区的凝聚力和老人对社区的归属感。
3对我国社区养老的启示
对于我国目前发展的社区养老还停留在政府行政的阶段,而对于社区养老来说更需要发展的是非正式单位的力量。社区养老的服务提供系统应该更加多元化,家庭、邻里、公共机构、志愿者队伍、非营利组织与营利组织间应该相互沟通,构建一个覆盖到社区每一个人的服务体系。社会工作者在介入到社区进行服务时可以依托社区居委会在社区中开展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在现有的老年活动小组的基础上开展小组活动,建立老年人中间的互助组织。将社区中的各个服务资源(如社区中的老年公寓、物业部门、社区医院、志愿者队伍等)进行整合,为老人提供各种居家服务。
同时,在社区养老服务的提供中缺乏专业性,许多的服务提供是有非专业的政府行政人员所设置并服务的,社区或机构中专业的社会工作者人才较少。与政府合作政府发展专业社会工作者服务力量,从服务对象的需求评估、制定服务计划、为社区中的老人提供专业的居家养老服务以及后来服务评估,建立一个专业的服务体系。建立专业的社会工作机构,为社区养老服务。在实务过程中社工在为社区中的老人提供服务时应该注重对老人需求的评估,有专业的社会工作机构对服务对象进行全面评估。
服务是社区养老的核心。社区提供的养老服务如果不能真正的体现在“照顾”层面上,那么对于老年人而言至多只是些简单的便民服务而已,无法给群众看到其创新性。而从我国几十年社区建设的经验来看,社区开展的公益服务往往出现这样两种结果:其一是社区服务变成某些机构、个人或政府部门设租、寻租的手段;其二是由于缺乏有效的资源和群众的参与,社区的一些便民利民服务以轰轰烈烈开始,冷冷清清结束。政府开展社区照应当要提倡发掘民间的福利资源,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去行政化,通过一些中介服务NGO的工作,使服务更贴近、满足群众的需求。只有充分利用好政府和社会的各项资源,只有如此才能真正的形成一个完善的社区照顾服务网络。
参考文献
[1]肯·布莱克默.社会政策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詹姆斯·米奇利.社会发展——社会福利视角下的发展观[M].北京:格致出版社,2009.
[3]F·埃伦内廷,彼得·M·凯特纳,史蒂文·L·麦克默特里.宏观社会工作实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5]曾昱,社区养老服务——中国城市养老服务保障的新选择[J].天府新论,2006,(4).
[6]史伯年.老年社区照顾的发展与策略[J].中国政治青年学院学报,1997,(1).
[7]陈友华,吴凯.社区养老服务的规划与设计[J].人口学刊,2008,(1).
[8]何雨,王振卯.社区照顾: 城市养老模式的第三条道路[J].南京社会科学,2009,(1).
[9]李宗华,李伟峰.老年人社区照顾的本土化实践与反思[J].甘肃社会科学,2009,(4).
[10]周伟文,赵巍,严晓萍,齐心.居家式社区养老方式与老年群体的社会化管理[J].河北学刊,2001,(7).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