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多媒体在古诗文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4-06-02

张志虎

摘 要:众所周知,多媒体技术以其独特的魅力,在课堂教学中大显身手,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增加课堂的教学容量,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提高了语文教学的质量,是真正的教学好助手。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把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视频图像等信息,在大屏幕上讲解或演示,多角度地调动学生的兴趣、情绪和注意力。突破了古诗文传统教学中单调、枯燥的教学过程,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可以说多媒体为古诗文教学开辟了新的天空,为语文教学改革增添了一种新的教学手段。

关键词:多媒体 古诗文

观察对比传统与当代的语文课堂,我们会发现:现在的课堂,学生活动的课堂容量加大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活动能力增强了,学生上课敢说爱说,发表自己的见解多了,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什么原因呢?多媒体辅助教学功不可没。

近几年来,在语文教学中,我不断尝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将多媒体应用于课堂教学,显著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为此,我以古诗文阅读教学为切点,就多媒体在古诗文阅读教学中的优点——尤其是多媒体视听语言对古诗文阅读教学所产生的优化效果等方面谈一些体会和认识。[1]

一、再现故事,理文握情。

对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古诗文教学,大家运用比较熟悉。但是对于叙事诗,如果只依靠教师语言的描述是不够的。那只是一种被动的接受,往往效果不好,学生学起来感觉无趣。但是通过课件动画再现出来,使课件变得具体可见,教学成功率就会大大提高。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利用网络中的信息资源,解决教学难点。比如我在执教杜甫的《石壕吏》时,就诗中所写故事、所描场景动手制作了一个再现当时吏捉人的动画。学生观看后,再让他们结合诗的内容和人物的性格以及作者所流露的感情进行模仿表演,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学生主动的理解字词句,认真领会课文内容,对表演者进行积极的评价,发现了作者行文的巧妙。从而使课堂收到了良好效果。[2]

二、增大容量,提高效率。

與常规手段相比较,多媒体可以加大课时的容量,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比如我在讲郦道元的《三峡》这首诗时,课前,我用了大量的时间,准备了一些课件。课堂上,我只要点击鼠标,就能在短时间里使学生看到清晰的画面、逼真的录像……避免教师动手操作教具时的手忙脚乱和顾此失彼,从而赢得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一节课中,我既完成了诗句的理解和朗读、背诵训练,又对学生进行了作者简介、诗句评析和作者其他作品的欣赏,使学生提高了朗读水平,增强了审美情趣,也使学生对作家、作品、诗歌的风格有了更丰富的了解。

三、创境激趣,引领教学。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是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关键之一。多媒体以其特有的感染力,通过文字、图画、声音、动画等形式对学生形成多感光刺激,能够迅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其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心理需求,进而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在古诗文的教学中,同时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还可起到较好的铺垫、造势、渲染、引领教学的作用。例如:我在执教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元曲小令时,发现就在文中我们几乎找不到语法结构,但由于重复与对比的巧妙运用,使它成为千古绝唱。我该如何教呢?于是我想到了如果运用了多媒体的辅助教学是否会更好一些。首先我选用了三个情调相同而形象不同的图片,并配以与此相同的音乐背景:“枯藤,老树,昏鸦”。渲染出一种浓郁的生命感受——悲凉、绝望、死寂。接着我又用对比手法选取了三幅明快、清新、温暖的图片,并配以与此相同的音乐背景:“小桥,流水,人家。”渲染出了一副明快、清新、温暖的气氛。让学生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和审美感受,使前者更孤寂,后者更温馨。对于后两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我采用了同样的方法将那种悲壮苍凉、孤寂凄清的生命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这种气氛之下再辅之以声情并茂的范读,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就有了坚实的情感基础。这里,视觉和听觉的协调配合,起到了很好的渲染作用。同时,更有力而又自然地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较好地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是一首描绘初春景色的诗。如果仅从字面上分析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即使背诵下来,也很难体会其中的美感。教学这首诗时,我首先使用多媒体放一段有古筝伴奏的诗文朗读,接着用投影仪放上一段事先剪辑好的春意盎然的美丽图画:那翠绿的青山,如茵的绿草,荡漾的碧波,烂漫的春花,莺歌燕舞,马蹄轻快,牧笛悠扬……使学生身处早春的氛围之中,从直观形象的教学形式中感到春意绵绵,春光无限。然后再让学生随朗读录音朗读诗文,加深对古诗的理解。这时进行朗读和说话等语文能力训练,训练充分到位,教学效果良好。在这堂课中,学生伴随着春意盎然的画面,主动参与,兴趣盎然。[3]

四、化难为易,领悟技巧。

在讲《诗经》的三种表现手法“赋”“比”“兴”时,大部分学生都有些茫然。我利用多媒体,在网上下载了流行歌曲《小芳》,并将歌词也显示在屏幕上,学生有些莫名其妙又有些兴奋的跟着唱了起来:“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停,这儿就是对《诗经》中的‘赋的表现手法的继承——直陈其事。”学生恍然大悟,一下子乐了,接着学生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说“在回城之前的那个晚上,你和我来到小河旁”也是“赋”的表现手法;接着我又在屏幕上显示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中的一句“你的眼睛明又亮,好像那秋波一模样”,是“比”的手法;《天仙配》中“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清山带笑颜。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是“兴”,是“先言他物——鸟,再引出所咏之物——夫妻”等等。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接着,我引领学生回归课本,可以说是水到渠成。课后调查发现学生对《诗经》的三种表现手法已经牢记在心了,这不能不说是多媒体的功劳了。

参考文献

[1] 林爱民:网络教学与教育改革。

[2] 朱志刚: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3] 张贵仁:语文实效教学课件研制方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