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化学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初探

时间:2024-06-02

芮耀民

摘 要:中等职业教育化学课教学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而创造力的培养是一个重要方面。在教学实践中主要以下六个方面来加强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提倡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相结合;逆向思维与正向思维相联系;求异思维与类比思维相结合;启发学生向具有高度创造性的人学习;善于发现和正确对待创作型的学生。

关键词:化学教学 创造力 培养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职业教育中如何确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是摆在每个职教工怍者面前的新课题。能力的培养是多角度、多层次的,创造力的培养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创造力是在进行创造和创造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能力。它有首创性和社会价值两大特点。但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很多学生中存在成见效应、线性头脑、思维定势等现象,这就使学生很难首创,很难发展。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我们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现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和做法。

一、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好奇心、求知欲与创造力是紧密相联的。一个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人对于新奇事物总是主动地进行探究,提出各种怪问题,寻找问题的答案,发现事物的内在规律。好奇心、求知欲不仅是激起科学家、发明家不断进行钻研与创造活动的重要品质,而且也是学生主动观察事物反复思索问题的强大内部动力。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如果得不到支持与扶持,肯定会衰退的。因此,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决不容忽视。

为了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可以不断创设有变化而激起新异感的学习环境,如经常展示一些新的挂图、模型,引起学生注意身边化学,珍视他们由于感到奥秘而提出的种种问题,或给予回答,或启发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并对其努力和结果适时地加以勉励,经常结合教学向学生提出一些既使他们感到熟悉又需要稍动脑筋才能解决的思考题。例如:学习了原电池一节后,我发给每个学生两根电极一段导线,让学生自己制作原电池,结果,有学生就用番茄制出原电池,这样既保护和发展了他们的好奇心,也加深了他们对原电池的理解。

二、提倡发散性思维与辐合思维相结含

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核心。它具有流畅、变通和独特三个特征。即智力活动灵敏迅速,畅通少阻;思考触类旁通,随机应变,不受定势束缚,因而产生不同的构思,表现出对事物超乎寻常的见解。但从目前中职化学教学实际来看,学生的思维注重左脑,使右脑得不到充分发展,阻碍了创造力的发展,而发散型思维的培养难度大,困难多,要在整个中职化学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我的体会是“巧设陷阱”,让学生步入“陷阱”,从“陷阱”中找出路,从失败中获得机智,突破思维定势,培养发散思维。例如:在500ml碳酸钠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盐酸,将所产生的气体全部通入澄清的含氢氧化钙0.1mol的石灰中,得到了5g沉淀。原碳酸钠溶液的浓度可能是:A、 0.1mol/l,B、0.2mol/l,C、0.3mol/l,D、0.4mol/l。对这—题.80%以上的同学轻易地选择了A,然后,我稍加提示,让学生重新选择,最后告诉大家怎样去解这类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有80%以上的同学能够越过“陷阱”,发散思维能力有明显提高。

发散思维的培养固然重要,创造活动中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是紧密联系着的。创造活动的确需要进行发散思维,尽可能地联想,提出多种假设或尽可能多的解决办法,然而,创造过程并不到此为止,接着还要根据一定的标准,从中选择一种最合适的办法,或经过检验,采纳某一种假设,这也就是辐合思维了。要培养辐合思维,就要学会分析与归纳的方法,并结合实际进行锻炼。例如:将盛有等摩尔浓度等体积的盐酸溶液的两个烧杯分别置于托盘天平上,调节天平使其平衡。然后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加等量的镁粉铁粉,经反应后天平是否平衡?针对这一问题,大多数同学从质量上分析,分五种情况进行讨论,即① Fe、Mg都过量②盐酸都过量③Mg过量而Fe不足④Fe过量而Mg不足⑤Fe和Mg都刚好反应,结论是:当Mg、Fe都过量和Fe不足,Mg过量且铁的物质的量是盐酸的2倍时平衡,除此都不平衡。结论虽然正确,解法却很复杂,我就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从电子得失观点来分析,仅从三个方面讨论即得正确答案,让学生对这两种解法比较,选出最佳做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鼓励逆向思维与正向思维相联系

逆向思维,就是从结果开始倒过来想,或是从与常识相反的方向想。这样往往会使问题简化。但学生常常习惯从已知到未知的顺向思维,久而久之,易形成正向型的思维定势,一碰到逆向思维的问题便“卡壳”。根据同学扪往往习惯于从宏观——微观的顺向思维,我便设计了这样—道问题“具有1摩尔质子的N2的质量是多少克?”同学们一时难于回答,我便启发,一摩尔N2含有多少摩尔质子?具有一摩尔质子的N2的物质的量是多少?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答案,培养他们的逆向思维能力。正、逆向思维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我们不能强调逆向思维的重要性,就否定了正向思维的科学性。要培养学生正、逆结合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

四、提倡求异思维与类比思维相互结合

教育是个多维的整体,人的大脑只有一个,道理是相通的,在进行化学教学时可以將学生大脑中原有的积累加以启发援引,为类比思维提供大量可比素材,通过类比思维使此与彼形成有机联系,使新知识的纳入过程成为类比思维方法的学习过程,开拓求知的过程,从而为今后更广泛的创造性类比打下比较坚定的方法基础。求异思维则不同,重在求异,它是思维灵活性的具体表现,孕育着巨大的创造力。有时,学生的求异思维难免荒唐,我们要强调思维方法,正确引导。当然,类比思维与求异思维也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

只有我们坚持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相联系,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相联系,类比思维和求异思维相结合的原则,才能培养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他们才会表现出较强的创造力。

五、启发学生向具有高度创造性的人学习

组织学生和具有高度创造性的人,如科学家、发明家、革新家、作家、探险家等接触,听从他们关于创造性活动的报告,这有很大的启发和鼓动作用。教学中可选择化学史上著名的实验或著名的发现事例,经教师简化、设计、编制后,形成富有启发性的材料,让学生“追踪”当年科学发展的思路,模拟一遍科学家发展的过程。如在“元素周期律”的教学中,我先指导学生研究门捷列夫在杜伯莱纳“三元素组”和纽兰兹“八音律”的基础上发现“元素周期律”的过程,然后讨论元素周期律,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创造的积极性。另外,教师是学生最常接近的人,我时常革新教学方法,自制教具,自己设计实验,对学生产生了很强的感染力,将创造的种子不知不觉播种到了学生的心田。

六、善于发现和正确对待创造型的学生

作为老师,当然希望自己的学生成为创造者、发明家。但在实际中,我们又往往不自觉地不大喜欢创造型的学生。因创造力高的学生大都有如下特征①淘气、顽皮、荒唐和放荡不羁;②所作所为不合常规;③处事太随意,较幽默,难免带有嬉戏态度。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老师一般都把这类学生划到“差生”之列,而看不到这些现象是学生创造性的表现,使学生的创造性遭到打击和遏杀。我在日常教学中的做法是正确、全面地看待这些学生,认真去发现这些创造型学生积板闪光的一面而给以鼓励和积极肯定,正确引导,发展他们的创造性。

以上六个方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和做法,在实际工作中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我相信,经过进一步的完善,上升到理沦的高度,一定会在学生创造力培养方面取得更显著的成绩。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