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2
张明祥
摘要:能够准确、全面、深刻的鉴赏古诗词是每一位学生拥有较强语言理解能力和较高文化欣赏水平的主要表现。尤其是在初中语文中,古诗词鉴赏作为重要的考试内容,将这些题目做好做精无疑就获得好成绩。目前,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方法多种多样,但并非每一种方式都适合初中生,所以学生们仍需要从自己的学习情况入手,选擇更加务实而简单的鉴赏方法。下面,笔者就简要分析相对普通、实用的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方法,希望能为各位学生提供一些学习经验。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方法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0)25-0119-01
古诗词鉴赏技巧需根据诗词的不同类型进行总结归纳,总的来说,初中古诗词比较简单,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很容易把握。学生在鉴赏的时候可参照如下三种方式进行鉴赏,具体如下。
1.明确诗词类别,把握情感基调
初中古诗词鉴赏通常不会选择那些意境不明、含义晦涩的古诗词内容,而是选择那些学生们初读就能了解其题材类型的古诗词内容。通常情况下,初中古诗词类型主要包括送别友人诗,其情感基调就是作者对友人离别的伤感,希望好友一路平安;山水田园诗,其情感基调就是作者归隐田园以躲避俗世的勾心斗角,专修内心;思乡怀人诗,其情感基调就是作者身在异乡怀念家乡风物和亲人,由此产生悲戚之感;怀古咏叹诗,其情感基调就是作者感怀历史,以之为镜正己内心,表达对古人的崇敬或对现状的不满之情;咏物言志诗,其情感基调就是作者借某个事物隐喻自己的志向和品质。
以咏物言志为例,在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为例就不乏有这类古诗词,比如曹操《观沧海》,这首古诗词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胸怀装置,要在当世建立不世之功,成为一代伟业的凌云壮志,最后一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作者情感的最集中体现。在解读这类古诗词的时候,最好的鉴赏方式就是找到诗文中的“具象化事物”,比如曹操《观沧海》中的具象化事物就是“沧海”“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日月”“星汉”等等,然后再找出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具象化事物,即“沧海”表现了曹操的博大胸怀,“日月”“星汉”表现了曹操吞吐日月星辰的豪情壮志。
2.品味诗词意象,体会诗词意境
所谓意象和意境并不一样,但两者的主体都是作者,意象是作者内心情感的客观物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借物抒怀,借景抒情,其中的“物”“景”都是意象,而意境则是作者描绘的某种生活场景,虽然是虚拟的,但却映射现实,有着极强的隐喻(暗讽)作用。学生们在品味意象、体会意境的过程中都需要从作者的思想感情入手,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与作者进行思想上的、艺术上的交流。
比如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中的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一词就描绘了大量萧瑟凄清的意境,包含了多种反映内心真实想法的意象。比如“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水人家”形成鲜明对比,更显凄清之感,“古道西风瘦马”与“断肠人在天涯”对应,写出了作者的内心悲凉,即是作者对现实世界的描绘,但同样也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这些让我们感觉到凄凉、无奈、悲伤的景物也成为作者表达内心苦闷的现实实物,诉说着一段段悲戚的往事。学生们在解读《天净沙 秋思》的意象和意境时,应当结合具体的诗文内容,比如“枯藤老树昏鸦”开头就用“枯、老、昏”三个字为我们营造了一种“萧瑟凄凉”的意境,想象作者在凄风苦雨里寻寻觅觅,生出“断肠”之感也就不奇怪。
3.抓住诗词之眼,感受作者思想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所谓诗词之眼,就是诗词中最能够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字词,也是诗文中着墨最多的地方。一般情况下,学生们在了解某首古诗词的情感基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之后,就需要逐字逐句的进行分析,这样才能找到诗词之眼,真正读懂作者的内心。
比如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中的韩愈《晚春》一诗,“春”就是诗词之眼,全诗无不在描写春天之美,开头一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用拟人化手法写出了草树在晚春时节依然争奇斗艳的景色,而“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一句既与开头对照,继续写晚春的景色,而且更深刻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写“草树”尚知争奇斗艳,就连“无才思”的杨花榆荚都在展现自己的价值,人又怎么能虚度光阴呢?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易逝的慨叹,告诫世人需早日创造价值,留住美好。总之,学生们只要把握住了诗词之眼,也就等于掌握了作者的写作思路,体会其思想感情也就变得非常容易。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作为初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初中语文整体成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鉴于古诗词鉴赏对学生们的文学能力的要求非常高,所以大家在学习古诗词鉴赏方法的时候必须要以自身为核心切实提升文学艺术修养,多看多读多理解,把握住古诗词鉴赏的核心思路,在基础上按照上述所说的鉴赏方法总结适合自己的古诗词鉴赏方式,从而提升古诗词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孔云翠.初中古诗文教学方法之我见[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7(S1):143-143.
[2]许明厚.初中古诗文教学之我见[J].语文天地:初中版,2016(7):34-35.
[3]及宝瑶,李淑霞.赏诗先要读懂诗——中学古诗词鉴赏之我见[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23(3):131-132.
[4]王素青.初中语文古诗文鉴赏课的教学策略之我见[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18,000(012):158,21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