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让琅琅读书声在语文课堂飞扬

时间:2024-06-02

苏秀卿

摘要:诵读是语文的传统教学模式之一,它对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审美能力等方面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可是,就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轻视诵读,淡化诵读的现象时有出现,其负面作用也日渐明显。本文就是针对这一现象,就诵读教学的现状,重要性和几种行之有效的做法进行思考,希望能对自己以后的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诵读教学;缺失;素质教育;语文素养;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2-0071-02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大众的、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基础教育","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的提高,诵读应是有效的途径之一。可是现在高中有些语文教师对语文诵读不够重视,诵读教学渐渐被淡化,阅读过程被简化,不进行有效的诵读训练,学生对优美语言的口头感知能力就低了,口头表达能力很难提高,写作能力更难提高。这种轻诵读的做法对学生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本文就是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这个问题的几点思考.

1.语文诵读教学的尴尬

1.1 学生现状分析。近年来,关于语文教学中教师讲得过多、学生读得太少的呼声较多。语文教学本身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个人的语文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人的语文积累,如何积累?主要还是读书,尤其是要诵读。众所周知,诵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诵读教学的地位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其作用也未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太多,分析得面面俱到,却忽略了学生的参与,忽略了诵读,课堂上诵读的机会很少,朗读时基本没有考虑声调的抑扬顿挫和作者在文字里寄予的情感,粗略的读课文。大多数学生也都采取默读或略读的阅读方式,更有甚者,有的老师还把早读时间挪为他用,学生开口读的机会就更少了。长此以往,诵读的习惯就难以形成,学生的兴趣也很难培养。慢慢的,学生把诵读看成是一种累赘,一种负担,在这样的环境中,本来有些朗读基础的同学也怕感情投入了会遭到别人的嘲笑。久而久之,学生诵读的热情受到压抑,天性被扼杀,学习语文的兴趣受到了抑制。诵读这一阅读方式便被遗忘了。相反,如果有了诵读这个阅读习惯之后,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成了一个充满热情的、独立的、反思的阅读主体,就会多了许多自我发现、自我充实的阅读机会。

1.2 面临的挑战

1.2.1 功利性价值取向的影响。由于当今社会与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存在问题,一方面沉重的课业负担使得学生难以开卷读课外书,另一方面,即使读了课堂之外的书也大多是教辅类的书,为的是立竿见影的应考,走的是急功近利的路。而对于超逸于教材与课堂之外的、承载着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经典好书则是很少接触。

功利性的社会导致功利性的学校教育,又直接导致学校对待考试的功利主义态度。这在阅读教学中也很明显。在教学过程中,有些老师也把文本变成训练学生答题思路,提高考试分数的工具。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老师会根据现代文阅读的出题思路设计出若干问题,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寻答案,一是为了让学生迅速地进入文本,把握文章的主体脉络和思想意义,二是要训练学生应考的思维方式。这样做可能会引导学生从文本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把握文章的主旨和思想内涵。但是这种做法却不利于学生与作者完成情感的交流,从而在心灵的交汇中碰撞出共鸣的火花,也就难于解读到作品的精华。一些好的文学作品在老师的这种训练下只能变得枯燥无味,变成单纯供学生提取信息的材料;而且随着语文教学的社会、政治的功利性越来越严重,学生对文本的误读和误解的现象也不断涌现。在这种教学的引导下,学生对文章早已产生厌恶之情,何来美感,更不用提陶冶情操,提高素养了。我曾在一本杂志中看过这样一句话:"让一首好歌令人生厌的方法是把它定为闹钟铃声,让一本好书令人生厌的方法是把它划进考试范围。"这句话让我品味良久,虽然不尽然,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是否会有些哭笑不得,更重要的是尴尬之余,是否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我们在盯着分数看的时候,又失去了什么。

1.2.2 阅读方式的改变。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离不开电子产品。信息化时代对我们的传统文化也带来一定的冲击。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在悄悄发生的改变,很明显的是从读书到读信息,从读文字到读图,从纸质阅读到网上阅读,这种改变从某些角度来说确实给人带来了便捷,有一定的进步性。但这种便捷是有限的、局部的,也只能是粗读、略读。如果这些方式逐渐替代读纸质的书,带给人类的将是巨大的精神缺失和尚难预料的其他不良后果,尤其会给学生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学生普遍文化积淀浅薄,品味不高,思维幼稚,个性发展与情操陶冶失去依托。 因此,我们今天的学生跟书的关系,不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密切,而是越来越疏远。这使人忧虑,我们的学生心灵深处,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夯筑起民族文化殿堂的基础,什么时候才能烙上永不磨灭的中华民族文化印记。

2.诵读的重要性

2.1 诵读是语文的基本能力。高中课程改革是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无论教材还是教法,无论思维还是理念,较之以前都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新课程标准将语文学习定位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康的人格"上,提出了创新教育的要求。但是,无论怎样进行新课程改革,在重视创新教育的同时,基础教育中的朗读和背诵教学仍是不可忽视的。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诵读,让学生充分地诵读,在诵读中整体感知,在诵读中培养语感,在诵读中受到情感熏陶。"这充分说明诵读的重要性。可见,读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培养语文能力和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过程和方法。古人也有:"读书百变,其义自见"的说法。因此,多读、精背是我们学习语文的有效方法。"情以生文,文亦足以生情;文以引声,声亦足以引文。循环互发,悠然不能自已,庶渐渐可入佳境。"(曾国藩文集《处世金针·学问之道》)只有引导学生全身心地诵读吟咏,才能使学生直接迅速地感知语言的优美,领悟作品的韵味。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

2.2 诵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

古诗文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最好的载体,处世为人的哲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都蕴含其中。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离不开优秀作品的学习,离不开基础教育中的朗读和背诵。因为语文素养是一种养成,只有像细流汇成江河那样,在长期的熏陶渐染中,不断的积淀,内化,升华。

中国的经典古诗文都体现着作者的眼界、胸怀和品德修养。学生如果能经常阅读,熟读成诵,作品中的语句、作者的谋篇布局,丰富的情感、优美的韵律等就会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素养,他们的语文能力与素养会大大提高。因此,多诵读不仅能让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而且在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提高人文素养等方面能起到重要作用。

现在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也一再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而重视诵读,就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有效途径,老师带领学生诵读,学生自己诵读,诵读的过程是学生与作品互动的过程,在诵读中,他们能更好的走进作者和文本,与他们进行感情的交流,心灵的碰撞;学生一旦积极自觉参与到诵读当中,就为把经典语言"化"为个人身心的过程提供可能,其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自然就能逐渐地得到提高。苏轼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多诵读可以增加积累、培养语感,积累材料。新编高中语文课本,也加大了朗读的份量,尤其是背诵的篇章增多了,这无疑是件好事,它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思想、道德水准的提高,对我们今后的语文教学也具有指导意义。

2.3 诵读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学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要影响学生的心灵世界,让他们切切实实的获得对其成长、发展有帮助的、美的、积极的成分养料。 语言的韵律和美感是要通过声音来体现。中国语言的美不仅体现在内容和形式上,还表现在节奏、韵律上,这些只有用声音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如《再别康桥》,这首诗要表现诗人对康桥至纯至真的爱,离别时对康桥深深的眷恋和不舍 。但这首诗通过押韵(韵脚:来,彩 ;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叠字("静静的""慢慢的""默默的),反复("轻轻的我走了,")等手法表现诗人对诗歌韵律跳动美感的追求。同时,通过这种音韵美突出作者的洒脱和飘逸。从作别到不带走,一步一步产生一种离别的美。它没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沉重,也没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感伤。它的感情是轻快的,而这种情感与音韵美是要通过诵读才能真正品味到的。

多诵读,可使学生将文字、声音、形象审美熔铸在一起,让学生更直接的,更多角度的领略语文的魅力。诵读,对于培养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引导他们分析和领悟作品的表达形式和情感内容,丰富学生的思维和情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多诵读还可以使学生对文章语言有更深入的理解,使他们说话写作时很自然的就能创作出优美的句子。背诵是一种很有效的积累知识的方式,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这不都是我们在教学中希望达到的目标吗?

3.进行有效的诵读教学的几点做法

3.1 精选诵读内容。教师选取的作为学生诵读的内容,应该是或语言优美,读来琅琅上口的文章,或形象生动,看着动人心弦的文章,或哲理深刻,掩卷促人深思的文章。除了文章之外,还可以有意的选择一些能让学生体味语言在不同语境中的运用,或能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领悟运用规律的语段。这些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眼界,还可以解决学习中的问题,给他们一种美的享受,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这些文章可以是教材里的,也可以是教材之外的,这就要求老师要多阅读,通过老师自己阅读,带动同学阅读。

3.2 加强教师的诵读示范。聆听出色的诵读,犹如听一首优美的歌曲,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过硬的诵读基本功,有熟练的朗读技巧。教师的诵读示范对学生影响很大。有些老师在诵读教学时没有传授给学生一定的朗读知识和技巧,诵读教学缺乏科学的指导,缺乏系统性、连贯性,不合乎教学规律。事实证明: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诵读能给学生一种强烈的美感享受,帮助学生直观地感知课文,激发学生的诵读的欲望。

3.3 激发兴趣,营造诵读的氛围。可以通过开展多样化的语文活动(如:举行诗文朗诵比赛、演讲比赛、分组背、接力背等)来提高学生诵读的积极性。我们还可以利用多每体辅助教学,制作课件,放录音,或者是配放背景音乐,利用音乐来暗示课堂。声、色、图、画可以让学生五官开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愤,提高教学效率。 如讲李清照的《一剪梅》时,可以配上由邓丽君演唱的《月满西楼》这首歌的音乐。既能营造氛围又能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这样的语文课堂不再是沉闷的课堂,学生学语文的方式丰富起来,诵读的兴趣提高了,整个课堂充满了琅琅的悦耳的读书声,语文的生命和活力在诵读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语文的根本任务是学习语言,学习语言的根本任务在于获得语感,而语感获得的方法就是读。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形成了一定的语感。能更好地感受和理解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文字的丰富的理法知识。叶圣陶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最紧要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诵读是感知教材内容的一种手段,也是学习语文的一扇重要的窗口,加强诵读必将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增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提高,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责无旁贷。希望大家能在教学最大地发挥诵读的积极性,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和活力,让琅琅读书声在语文课堂飞扬。

参考文献:

[1] 林华民著《新课程下我们怎么当老师》 朝华出版社

[2] 李海龙著。阅读教学论[M].成都:西南交大出版社,2011

[3] 李如密著:《教学艺术论》,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 孙朝仁主编《让教学更高效》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5] 余文森主编《有效教学的理论和模式》福建教育出版社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