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培养自控能力改变学困状况

时间:2024-06-02

朱桂东

摘要:缺乏自控能力是一些学生学习困难的主观因素之一,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培养数学学困生提高自控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困生;自控能力;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4-0217-01

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困生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他们缺乏自控能力,因此必须注重培养他们自控力。本文仅对此谈谈自己的认识。

1.自控力对学习的影响

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学业成绩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随着数学内容的更加抽象、综合和概括,学生间的差距逐渐拉大,数学学困生问题成为每一位数学教师不得不面对的突出问题。如何帮助数困生摆脱困扰,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和学业成绩,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在高度抽象的、逻辑性极强的数学学习中,自我控制能力是影响其学习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所谓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是指学生为了保证数学学习的高效和成功,而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将数学学习活动作为意识对象,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验、调节和管理,从而实现学习目标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学生对自己数学学习活动的计划;二是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进行有意识的检验和反馈;三是对自己的数学学习活动进行有意识的调节、矫正和管理。章建跃对中学生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的研究表明:学习好的学生(不仅指好的分数,还指学习的高效,具备科学的思想方法,善于独立思考,能够发现和提出问题,具有自我发展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等等)在反思和调节方面表现也比较出色。数学学困生的自我监控能力明显低于其他学生,尤其与优秀生差距很大。学困生在课下完成作业所需要时间比其他学生要长,他们没有时间反思,当然也就养不成反思的习惯;或者有的数困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作业都是应付,更谈不上反思与监控,最终导致了学习效率低下,成为了学困生。

2.培养自控力的方法

2.1学法指导。笔者从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状况出发,把学习方法指导的重点放在以下几点一是严格落实学习常规。对于学习的主要环节如预习,听课,作笔记,作业,复习等制定明确的学习常规,并严格检查落实,帮助学生达到从他控到自控、从不自觉、经自觉到自动化。二是指导学生学会正确归因,特别是进行成功归因,提高自我效能感。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善于发现学生的每一点细小的进步和长处,让学生尝试进行自我归因,肯定强化正确归因;及时矫正不恰当归因,维持学生的成功期望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三是提倡自我检查与自我批改,鼓励学生书写学习日记。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课堂练习、课外作业及解题训练中笔者要求学生不能做完便完事,必须按一定程序和方法进行自我检查。指导学生建立"错解档案",把平时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或推理记载下来,以防再犯。鼓励学生书写学习日记,把中学生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训练延伸到课外、校外。

2.2使学生有机会亲历数学活动的真实过程。数学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的一个显著区别在于,数学的研究过程或问题解决过程是一种生动的"策略创造",而结果又常常是"程式化"(即严密的逻辑推理)的,原来的"脚手架"(如直觉,猜想)已被拆除。如果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表现为听教师讲逻辑推理过程然后再模仿逻辑推理过程,他们所学到的是一些确定的,形式化的,僵化的东西,学习活动中就没有自我意识,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是难以得到真正的发展。因此,为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教师应使学生有机会亲历数学活动的真实过程。

2.2.1通过"再创造"进行概念教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同样来自现实,可以通过学生的实际感受而形成概念。以学习平行四边形概念为例,教师可以出示一系列平行四边形的实际模型或图形,反复的观察和思考后就会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共同性质,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会发现这些性质之间相互的联系,可以由一个性质推出其他的性质。使学生不仅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概念,也理解了各种相关性与等价定义的关系。也就是说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学会了怎样定义一个数学的概念。通过这样的"再创造"方式进行的概念教学,显然比将一个现成的定义强加给学生要有效地多。

2.2.2向学生展现"真实的数学"。在数学严格的逻辑演绎体系的建立过程中,也经历了先发现问题,再总结规律然后猜测出定理,在证明定理时也经历过不断修改和完善。因此数学认识活动中渗透着自我监控活动。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探讨新的概念定理为什么要建立,为什么这样建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

另一方面,教师在解题时也难免会走弯路。这时,不妨让学生看到曲折的试探过程,甚至失败的过程,将自己的思维真实地展现给学生,使他们能够从教师在解题过程中策略的选择,修改,矫正等自我监控过程中获得经验。

2.2.3鼓励学生"猜想数学"。在解决猜想数学时,有时候学生的猜想虽不一定正确,但同样具有价值,教师应创造一种氛围,让学生敢于猜想,敢于提出问题,敢于改变和推广已有的命题,并在教师指导下学会如何"合情猜想",如何改进猜想,证明猜想。

3. 促进自我监控策略的保持和迁移

进行自我监控能力培养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灵活而有效地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成绩,这就需要促进自我监控策略的保持和迁移。自我监控策略的最终形成,需要大量的练习和实践。故在培养过程中,除了对监控策略的描述和示范外,更多地是让学生进行大量运用策略的练习,这样学生才能有效保持这些策略,实现从他控到自控的转变。此外,为了有效地迁移监控策略,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运用策略的条件。为此,笔者在每个单元、每个章节的教学中有意识地提供多种范例或设置多种情景,向学生展示运用策略的"切入点"并加以提示,以帮助学生迁移。同时,注意观察学生的活动,及时提供个别指导,并且给予积极的反馈,以利于他们在不断获得成功的同时,长时间地保持运用自我监控策略的水平。

4.培养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新知识前,可以先设计好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数学学习的实质是问题的解决,学生只有面对问题,才会有思维,才能有调控,因此,教师应先把问题分解为前后具有逻辑关系的几个小问题,层层递进,然后为学生提供相关学习材料,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例如,在讲椭圆概念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举出身边椭圆的实例,然后引导学生考虑所有椭圆上的点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时,教师在黑板上用两个图钉和一条绳子,画出椭圆,大家聚精会神地看,最后恍然大悟,总结出椭圆定义。这种体验式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展示了其中的数学趣味,达到了数学教学的目的。

总之,培养自控能力,是改变学困生的重要渠道之一。对此,我们只有高度重视,努力实践与探索,才会改变他们的学习状况,大面积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