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美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时间:2024-06-02

袁淑琴

摘要:数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既能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获取知识,又能让学生感知数学美,发展他们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数学教学;渗透美育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6-0174-01

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欣赏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教育。美育教育可以打破小学数学教育单调、乏味的教学模式。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美育是必要的,具体分析如下:

1.明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美育的重要性

1.1 加强美育,促进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数学。

将美育充分融入数学教学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增减寓教于乐的能动性,构建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加强美育教学促进数学学习的有效开展,在数学教学中有多样的美学形式如算术美、几何美、图形美等,还包括教学过程中教师带来的教学艺术之美,教师通过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板书、巧设情景、利用数学的奇妙启发学生在情景中进行数学学习,同时提升学生的欣赏能力、思维能力、逻辑能力、记忆能力,并通过情感的熏陶帮助学生培养人文情怀,使学生通过数学课堂培养综合能力。可见,将美育与数学结合可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优美的环境中培养学习能力。

1.2 加强美育,充分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对于非智力的培养是教育的另一重要内容,主要指对学生情趣、兴趣、动机、情感、习惯、意志品质的非智力能力的综合培养,这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随着教育的改革,人才培养的加速,单纯的智力培养并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在进行智力培养的同时还要注意非智力因素带来的潜能,而开发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途径就是审美教育。

2.数学教学中美育的渗透途径

2.1 利用多媒体展示数学形象美。

为了更充分得使美育与数学教学相结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直观的展示相关内容。通过提升小学生的感知能力与水平促进,促进多媒体对美育教学的展示,将吹响的数学知识内容进行直观的生动展示,使学生在形象化的教学中感受数学带来的快乐,并感受数学之美。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采用适合学生特点的体现知识结构的教学内容进行直观的现代化的展示,也就是说利用电教设备将课本知识进行转化,使得数学课堂更具活力,使得数学知识更具生命力。

2.2 利用操作活动加强美育的渗透。

在小学阶段,学生心理发育尚不成熟,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并好动能力强,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的此特点,在数学教学时增加动手制作环节,使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并感受动手学习、数学活动的美。在动手的环节,可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了解数学知识原理的形成经过,明确其来源,并增加知识掌握的成就感。可见,教师可通过组织实践活动引发学生对数学之美的感悟,将美育与数学活动相结合。

2.3 前充分挖掘教材的美育因素。

在进行新课标改革后,数学教材中充满了对美育的应用,并且各地区都在对小学数学教材进行不断的完善,使得现代数学教材内容新颖!形式独特,集古今之大成,既符合学生的需求又满足时代的发展要求。但不论如何更新,其对美的渗透是固定的教师应当善于利用教材中的美学,转变固有观念,審视,挖掘、发现教材中的数学美,并将其进行整理,结合学生对审美的定义与需求,在课堂教学时充分利用,将美育之情景导入的知识教学中,营造具有审美情趣的课堂氛围。经过实践证明,学生具有艺术与自然美的欣赏水平,当其发现数学蕴含的美之后,会对数学学习充满感叹与向往,进而激发其学习的热情,感受数字、公式、原理、解题过程等各项数学内容中蕴含的和谐奇异之美。

2.4 在情境教学中体现美感。

情感教学始终贯穿于小学的各学科之中,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的数学教学更需要情感教学作为引导。低年级小学生其还在稚嫩的年龄,缺乏生活经验,对复杂事物难以理解,在进行数学教学时,主要以"说"的形式最为适宜。此时,就需要教师创设情感教学情景与知识融合,如在《统计》教学时,可结合多媒体构建"猴子伯伯过生日"的情境,让学生数一数猴子伯伯家来了那些客人都有什么动物,动物来自哪里,哪种动物多哪种动物少,进而将统计知识与理念慢慢渗透。如此一来,使得数学知识的讲解与生活相联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利用多媒体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刺激,形成视觉、听觉之美,使学生直接感受到生动的画面中隐含的数学知识,在教师创设的奇妙世界里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并形成疑惑,进而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可见,这种形式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之美的同时又实现了对课堂的优化。

2.5 感受数学活动的创造美。

有关心理学数据表明,若只进行美的感受与体悟并不能将美学进行内化与升华,难以真正实现美育教学,在此过程中,还需要适时地激发学生创造美的动力,引导启发其进行美的发现与创造,以此实现用美学促进智力发育、用美学培养人文的双重目标。

如进行"求梯形的面积公式"教学时,教师可不先将知识的结论告知学生,而是组织学生进行不同大小梯形的动手制作,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自己发现计算梯形面积的公式。教师要把握课堂教学时机与进展适当的进行归纳,同时整理学生产生的不同方法,进而引出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和发现过程。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将图形制作与转化,从而推导出公式。以此过程促进学生形成活跃的思维,并沉浸饱满而喜悦的情绪中。

3.结束语

综上可知,数学是充满美的学科,数学发展也是实现并追求数学美的过程,并且也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应当在挖掘数学美的基础上进行数学美的展示,然后学生在美学的环境下愉快的学习数学,并提升学习的兴趣度,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情操得以陶冶与升华。

参考文献:

[1] 吴丽彬.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美育渗透[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18(05):63-64.

[2] 刘维利.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04):71.

[3] 高少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08):48-4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