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2
郑秀红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6-0178-01
阅读是思考、是理解。数学对于培养人的分析能力,提高人的思维品质,有极高的教育价值,数学课的阅读教学,正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语言叙述能力、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为目的。
在批改作业时,我常常听到老师讲:"唉,这么简单的题又做错了,真是太粗心了!"什么原因使学生会出现这么多不应该的错误呢?通过我平日的观察,有的同学在做题时,根本没把题读完,只是根据平时的做题经验草草把题目做完了;又或者在读题的过程中,添字、漏字,关键性词没有注意到,理解错误了,题也就做错了。只要老师将题目读一遍,有时甚至读到一半时,他就会叫道:"哦,我知道了,原来如此!"什么原因呢?
无论是数学教学中还是在生活中,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是极其重要的。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错误,就是因为平时看到题目阅读不够仔细。我们除了自己做事要认真严谨,还要培养学生仔細阅读审题的习惯。这也是我们当务之急要引起高度重视的事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运算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运算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题的正确与否。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加强对学生阅读审题能力的培养。具体说来要就是要做到:
1.认真读题,明白题意
认真读题——俗话说得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对于数学语言的理解能力尚处在培养初期的二年级学生而言,培养他们认真读题特别重要。它不仅是学生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还是学生正确解决问题的根本保证。为此,我从一开学,调查了一下本班同学读题能力的情况,发现班上同学能一字不错地读出题目的同学仅占少数,而在读完一遍后,能够理解题目中的文字的同学则是甚少。另外,二年级孩子年龄尚小,受意志力较为薄弱的心理特征的影响,部分同学对应用题有畏难情绪,不肯读题。对表述稍复杂的题目,没有把题目反复读熟,还没有理解到题意,就直接根据问题中的一些关键字,提取题目中的数据列出或加、或减、或乘、或除的算式,敷衍了事。针对这种现象,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分三个步骤来训练学生熟读题目:
第一步骤,训练学生先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读题的指导,二年级的学生识字量不大,所以先要由教师对一些偏难的字进行注音,再进行范读、领读,要求学生在读题时像老师一样,把句子读连贯、读完整,把各种语气读出来,努力读出问题的情境;然后采取抽学生自己读、接着分组读、全班集体读等多种形式的读题训练;再开展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读题竞赛活动,激发学生读题的兴趣。当大部分同学都达到能够完整通顺地准确读题的要求时,教师再开展第二步骤的训练。
第二步骤,训练学生独立朗读,而且要培养学生每道题至少读三遍的习惯。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动作连续重复90天,就可以形成稳定的习惯。所以,我在每次单元测试时从不念题,目的是希望学生锻炼自己读题的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需要读题,一定至少要求学生读三遍,以此来强化培养学生反复读题的习惯。但单一、反复地读题难免会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从而产生懈怠的情绪,所以,教师需采用各种读法相间的方式来进行读题的训练,并让学生在读题的过程中进行相互评价,让他们感到读题是一件很开心的事,以此激励学生反复读题;教师在他们反复自读的基础上多加提醒,让其慢慢意会到自己的错误所在。通过这一做法,令学生感知到读熟题目能帮助自己理解题意,甚至不用老师教,自己都能发现并改正错误,从而让其明白读题的重要性,同样也树立了其勇于解决问题的信心。
第三步骤,训练学生养成默读题目,并能自觉地边读边想的良好习惯。对于二年级学生而言,要求其默读题目并不难办到,但要培养其反复地默读,并能自觉地边读边想的习惯,就必须在训练开始给学生明确的要求,令其在完成要求的反复训练中,逐渐达到目标。教师要求学生一读题目,建立表象;二读题目,明确问题;三读题目,找出关键,并作记号。在这种训练过程中,学生若要想标注出问题及关键的字词句,就必须要不止一次地默读题目,并且也必须前前后后地边读边想边找已知条件,这样一来,就自然而然地达到了教师预期的目的。
2.读顺题目,理清关系
阅读即是审题,教学时必须把学生对题目里数学语言及生活常识的真正地理解作为培养的重点,让学生理解应用题中每个字、词、句的意义。而读顺题目,就是要求学生在读熟的基础上仔细推敲题目里的数学语言,弄懂生活常识,理清前后句子之间的联系,理顺相关联的数量,分析条件与条件之间的联系、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进而学会寻找有效信息,准确理解题意。因此,在我们的应用题教学中,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生活常识的适时指导。教师应教会学生在审题时要读熟题目、读顺语句、弄清题意,运用已有数学知识,力求通过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索,最终正确解答问题。为此必须要经过严格地、持久地阅读训练,以培养他们认真审题的习惯和提高他们审题的能力。
叶圣陶老人讲得好:"教是为了不教"。很好地诠释了:要想使数学素质教育目标得到落实,使学生最终能独立自主地学习,就必须重视数学阅读教学。学生认真阅读数学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老师经常提醒、督促和长期的指导。只有在学生的主观意识中播下数学阅读的种子,才能使数学阅读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