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初中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

时间:2024-06-02

张文佳

摘要:以“新课标”为指导,教师创设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在阅读中引导学生与文本平等对话,设置一些符合学生认知能力及生活经验的问题作为引导,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学生的生活积累和生活经验,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动机,产生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鼓励学生多参与课堂讨论,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思考问题,不断地发现新结论,得到新体会。帮助学生学会反思,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批判吸收,主动提出新见解。

关键词:平等对话;思维;批判性;独创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0-0071-01

如何让语文课堂重新灵动起来?如何让学生重新对语文燃起热情?答案是:把语文课堂剥夺了学生的“九十九个哈姆雷特”重新还给学生,帮助学生充分体验阅读的乐趣。

1.平等对话,让“主人”真正当家作主

“新课标”明确要求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只起主导作用。但现在课堂上“主人”一声不响、漠不关心地被“主导”牵着鼻子走的现象仍比比皆是。因为最终的标准答案掌握在“主导”手中,“主人”即便想破脑壳,最终也得由“主导”一锤定音。于是,“主人”干脆不想,只管埋头“唰唰唰”地抄。

国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在阅读文本面前,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

首先,教师和学生都是阅读中的对话者,都有自由阅读的权力。对话者之间人格平等,应互相尊重。每个与文本对话的人都可能会因为自己的生活经历、经验而产生自己独特的“哈姆雷特”。教师最多只能充当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引导、帮助学生阅读,而不是替代学生阅读。

其次,作为课堂阅读的组织者,教师应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留给学生自由阅读的空间,最大限度地营造学生与文本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自由对话、交流的环境气氛。

只有手握“话事权”,才能成为真正的主人。摒弃标准答案,学生们才有机会、有动力开动脑筋,寻找自己的那个“哈姆雷特”,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2.巧妙设疑,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

《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目标特别强调了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以及阅读心理的独特性等要素。这种阅读理念,强化了学生、教师与文本的平等对话,突出学生阅读行为的自主性。重在感受体验,整体把握。积极主动地发现、构建意义,甚至创造意义。

但长此以往的“教师讲、学生抄”的阅读教学模式致使许多学生产生了严重的依赖性,不愿动脑。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虽说都是些经典名篇,但有些文本写作的年代较久远,与学生现在的生活距离太大,也是学生不愿阅读的原因之一。

教师作为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应设置一些符合学生认知能力及生活经验的问题作为引导,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学生的生活积累和生活经验,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动机,进入主动阅读的状态,从而产生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

在讲解《风筝》一课时,笔者注意到其写作背景与学生生活环境的脱节,意识到学生难以理解文章的深层主旨,于是设置了一些问题,拉近了学生与文章的距离,引导学生自己一步步地揭示出文章主旨。

《风筝》的意蕴很丰富,好在故事情节比较简单。“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这个关键性的句子学生们很容易找到。“当‘我知道了游戏对孩子的意义后,‘我有什么反应?”在这个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们分析出了“我”的懊悔,由此看出了“我”的自省精神。

“手足情”和“被虐杀者的逆来顺受和不思反抗”是两个难点,不容易理解。“我”对小兄弟的举动和态度实在很难让初一的学生理解到那是手足情深。于是笔者先设置问题:“‘我为什么不让小兄弟玩风筝?”学生们答出因为“我”嫌恶风筝,觉得那是没出息的孩子玩的玩意。然后再问:“这跟现在父母不让我们玩什么很相似?”学生们几乎是异口同声:“游戏机。”“那父母是不是不爱你们啊?”“当然不是。他们是为我们好。”回头再看“我”对小兄弟的情感,手足情深就昭然若揭了。“也正是由于手足情深,当“我”知道自己的错误后才想方设法地补救。”学生们能意识到这点,说明他们真正理解了“手足情”。

教师设置的问题应尽量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这样能拉近他们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文中人物与学生之间的年代间隔虽远,但情感是相通的,只要能让学生感同身受,他们就会乐于成为阅读活动的参与者,与教师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

3.打开学生思维,给学生留足探究的空间

每个学生的阅读体验都是独特的,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少不了教师的有效引导。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发展是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有问题提出,学生有了问题才会去探究,只有主动地去探究,才会有所创造。在教学中,多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思考问题,不断地发现新的结论,得到新的体会。

在赏析《风筝》的语言时,笔者告诉学生们鲁迅是语言大师,有些语言看似艰深晦涩,其实饱含深意。然后让他们把不明白的语句进行提问,大家讨论互相解决。

大部分问题结合文章的主旨很快就被他们自己解决了,张丹琪提了个问题把大家卡那儿了。她问:“第二段明明都是景物描写,为什么要加上一句‘我现在在哪里呢?”因为之前总是鼓励他们要勇敢怀疑,所以有学生认为那的确是一句废话,原因是跟景物描写无关。有的学生不同意:“老师说过好的文章是没有废话的。”其实都没看明白,所以两方都只好引用笔者的话作论据了。

只有把“哈姆雷特”还给学生,才能達到“新课标”对于阅读教学的要求——“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