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2
孙梁萍
摘 要:不同的数学知识间大多存在一定的联系,而知识的学习又是在原有知识基础上进一步的拓展延伸,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引导小学生实现数学知识的正向迁移,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
关键词:正向迁移;小学数学;知识联系
数学知识间不是彼此孤立,而是互相联系的[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新知识的教学,总是在一定的旧知识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找寻新旧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正向迁移,让学生在比较中思考、分析,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以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笔算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一课片段为例。为了教学“小数加法”,笔者先从旧知整数加法引入,在原本只有小数价格物品单价的基础上加入了整数价格的物品,使得其算理、算法上进行互通互融。
片段1:整数加法
课件出示书店下列商品及其单价。
师:买一盏台灯和一张书桌一共需要多少元?可以怎样列式?
生:要求买一盏台灯和一张书桌一共需要多少元,就要把36元和158元合在一起,可以用加法进行计算。
师:你能用竖式计算36+158的得数吗?动手试一试。
学生各自列竖式计算。
师:你觉得用竖式计算36+158時,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些什么?
生:用竖式计算36+158时,要注意把两个加数的末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如果哪一位上相加满10,就要向前一位进1。
师追问:为什么要把两个加数的末位对齐?
生:把两个加数的末位对齐,就是为了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也就是为了把相同单位的数直接相加。
片段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购买书籍的例子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计算整数加法时要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为之后的小数加减法新知识学习做铺垫。
片段2:小数加法
师:买一本《数学家的故事》和一本《神奇的大自然》共需要多少元?怎样列式?
生:要求这两本书一共需要多少元,就要把 6.45 元和 8.3元合在一起,用加法进行计算。
师:三年级时,我们已学过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现在你也能用竖式计算6.45+8.3吗?动手试一试吧。
学生各自尝试计算,师组织展示、评点和交流。
师:你为什么这么列?
生:为了让相同数位上的数分别对齐,只要把两个加数中的小数点对齐就可以了。
师追问:为什么要让相同数位上的数分别对齐呢?
生:让相同数位上的数分别对齐,也是为了把相同单位的数直接相加。
师追问:如果也像计算整数加法那样,把两个加数的末位对齐,你觉得这样做行吗?为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后指出:如果像计算整数加法那样,把两个加数的末位对齐,就不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分别对齐了。那样6.45+8.3的结果就变为7.28元,不对了。
师:还可以怎么解释这样做法是不对的?
生1:我能结合题中的两个钱数来解释,如果把两个加数的末位对齐,就要把“5 分”和“3角”相加,同时要把“4 角”和“8元”相加,“分”与“角”相加明显不对了。
生2:我能结合小数的意义解释,如果把两个加数的末位对齐,就是把5个百分之一和3个十分之一相加,同时把4个十分之一和8个一相加。这样做显然是不合适的。
片段分析:师提问,为什么要让相同数位对齐?科学学生进一步比较、分析思考其内在算理间的关系,再提问还可以怎么解释?让学生自我探索出其每个数位的实际量的意义所在,让旧知元、角、分的概念得到了知识间的联系衔接,并在此题分析中得到很好地应用,促进正向迁移思维的发展。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2] 以上教学过程很好地验证了这点,教师充分依据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来展开教学,通过搭建新旧经验桥梁促进迁移发生,通过科学引导一步步深入实现正向迁移,学生在挖掘旧知识、找寻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中,提升了学习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培养了自主探究精神,促进了有意义的学习。
参考文献:
[1]秦虹.比较异同点 促正向迁移[J].基础教育研究,2016,(02):85-87.
[2]董志峰.在比较和类推中主动建构——以“笔算小数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与说明[J].小学数学教育2018,(7):82-8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