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析“三步教学法”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4-06-02

朱银太

摘 要:针对目前文言文教学现状,根据主体性教育理念,具体示范文言文主体性教学模式——“三步教学法”。

关键词:文言文;主体性;三步教学

唐诗、宋词、名家美文,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收录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这些倾注了无数古人心血的诗篇佳作,脍炙人口,传唱千古,滋养了一代文人墨客。可谁想,到了今天,这却成为千千万万学子口中的青橄榄,虽口留余香,但咀嚼之苦却不能忘。然苦从何来?苦在教法死——刻板灌注,苦在学法死——死记硬背。文言文教学等同于烦琐的讲解,学生缺乏主体参与,陈旧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谈“古文”色变,失去了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不能触类旁通,找到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作为教师应该寓教于乐,“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使文言文教学焕发新的光彩。

如何将新课程理念贯彻到教学实践中去,我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尝试一种文言文主体性教学模式——“三步教学法”。

一、课未上,作业先上

意思是说:在上课前,让学生把要学的文言文的翻译和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写到作业本上,并交由老师查阅。作业要求:本子纵向折成四个部分,最左边抄课文;第二部分课文翻译,翻译与课文一一对应;第三部分记录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包括字、词、句的解释,内容、思想的理解,句法、修辞、语言、写法等方面的疑惑,甚至是对课文提出质疑(以上三个部分必须课前完成);最右边的第四部分是学生对问题的解答和对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的修正(课上或课后完成)。

“课未上,作业先上。”,能使预习真正落到了实处,学生在预习中阅读课文、看提示、查注释,学会自己处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对注释未涉及而自己又感到理解有困难的字词,自己动手查阅工具书,并将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以备课堂讨论之用。同时,我还鼓励学生利用课外书、网络等搜集有关资料,打破教材的局限性,鼓励学生对课本提出质疑。“课未教,作业先交”使学生在预习中产生大量的疑问,从而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为课堂教学作好充分的准备。明代学者陈献章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这种预习形式的改变最终会带动文言文教学本质的飞跃,极大地提高了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二、师未问,生先问

课堂上教师把提问的权力真正交还给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课堂上教师先不提问,而是让学生就预习中遇到的问题交由小组讨论解决,小组无法解决的再提出来,交由全班同学讨论解决,如果有些问题所有学生都无法解决的,教师也不作正面直接的回答,而是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点拨,最终还是由学生自己解答。当然在这过程中必要的诵读是不可少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古人总结出来的重要的读书方法。

“师未问,生先问”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冲击和反叛,彻底改变了学生被动听讲的状态,课堂上学生成为主角,畅所欲言,合作探究,学生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培养。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课堂教学也不再是教师的“满堂灌”或“满堂问”,课堂上民主交流与合作的氛围得到了充分张扬。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探求知识的过程,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仅从备课上说,尝试“师未问,学生先问”这种教学方式,就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加大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素养。因为你把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了,就意味着使课堂具有了不可预测的性质。倘若你对教材不熟悉,或备课上不够深入细致,就有可能被学生问倒。“把课堂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意味着教师要在备课环节上花费更大的气力。

三、课已完,作业未完

课上完后,学生将预习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进行修正,对预习或课上产生的疑惑进行解答,并再次上交老师批阅。同时,教师搜寻一些与课文相关或内容相近的较为浅显有趣的课外文言文,印发学生课后阅读训练。

初中文言文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学会阅读一些浅显的文言文。虽然新课程也增加了文言文的篇幅,但仅靠教材中的几十篇文言文是达不到目标的。“课已完,作业未完”正是为了使学生的文言文知识得以进一步拓展,能力得以进一步提高,体验得以进一步延续,习惯得以进一步培养,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作为学生课外训练的文言文,教师必须谨慎选择。最好选择那些与课文相关或内容相近的文言文,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课堂得以延伸;选择那些难度不大,与课文深浅程度相当的文言文,并根据学生掌握文言文的情况适当加以注释,不至于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选择那些符合学生阅读心理的、能引起学生浓厚兴趣的课外文言文,让学生在阅读中品尝到乐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迷上文言文。

在课外文言文的训练中同样可以使用“三步教學法”。教师要重视加强学生能力的训练,使学生把在课堂上学过的文言词语和句式运用到阅读实践中,增强知识迁移能力,达到举一反三的地步,并且在运用中巩固、加深、熟练,这样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就能逐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才能真正形成。

总之,“一交,二问,三未完”的“三步教学法”是建筑在主体性教学理念上,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的文言文教学模式,真正使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孩子,如果从未品尝过学习的欢乐,从未体验过克服困难的骄傲——这是他的不幸。”而当一位教师真正把文言文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时,这不仅是学生的幸运,也是教师的幸运,因为,他们都将从中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