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2
林香云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042-01创造是人发展的手段,不会创造只会重复,人类就不能进步,人也就不可能有更好的自下而上生存和发展条件。是人类的创造使世界日新月异,社会高度文明,而人在今天这变化万千的时代,不会创造将很难立足于社会。江泽民主席说:"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小学阶段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创新能力。当然小学生创新不是科学家、发明家、艺术家,他们的发明创造,而是对来说的自我创造,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探索发现前人已创造发现知识的一种再发现。也就是说,只要对学生来说有点新意思、新观念、新设计、新意图等都可以称得上创新。但在以往的应试教育中,一切以"标准答案"为准,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过份依赖教师,以应试为目标,背标准答案,忽略了学生主体性,应试教育的局限性扼杀了儿童的创新精神。现在我们把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尝试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营造一个民主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
课堂气氛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利珀认为,"宽松和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可以使情绪具有机和知党作用的积极力量,它组织维持并指导行为。"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会感到,若在心情良好的状态下学习和工作时思维开阔、思维敏捷,而情绪低落或郁闷时,则思路阻塞,操作迟缓,无创造性可言,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个民主的生动活泼的气氛,只有在这种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学习,学生才有充分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机会,所以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是培养儿童创新意识的前提。如在教圆的画法后,教师让学生说生活中圈,学生各抒己见,脸盆、锅、手表面、车轮、八宝粥的盖、太阳……,气氛活泼,教師又引导如果画一个比较大的怎样办?学生有的说"用脸盆罩着画……",有的说做一个大圆规。如果在上画一个圈呢?有的学生说"用绳子,一个人按住一头,另一个拉直绕着这位同学边跑边画",这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误说:"老师,我不用两个人,我一个人也能画。"其他同学感到不理解,就问他"怎么画?"这位同学不慌不忙地站起来,说:"我拿一根竹竿,握住一端,在操场中转一圈,不就画了一个圆",大家都说这个是好办法,大家兴致非常高,教师又设置一个情境,如果要在我们这个市区建个圆形的环城路,该怎样画圆,学生纷纷动脑,有的说用竹竿,有的同学反驳,哪来那么长的竹竿,何况还有房子,有的说用直升飞机,一端系在城市中心楼房上,另一端系在飞机上做超低空飞行,另一个同学在飞机上洒下石灰粉。过了一会儿,有个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有办法,不用这么烦。""我就用现在的地图,用圆规在上面画一个圈,然后按照圆上的位置按比例进行施工。"接着又有一位同学站起来说,"用直升飞机在市中心往下拍一张照片,然后用圆规在照片上画圆,这样才准确,地图不准确"。课堂气氛十分活泼,学生们的想象、思维异常活跃和丰富,俗话说"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给学生创造一个天高地阔的空间,让学生去充分施展拳脚。
2.引导儿童进行数学的"再创造"活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2.1弗赖登搭乐强调,学生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数学知识自己去发现或者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在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再创造而获得的知识才能真正被掌握和可以灵活运用。所以在课堂教学教程中应尽量做到十让:特征让学生观察,规律让学生发现,学具让学生操作,算理让学生讲述,思路让学生探索,方法让学生寻找,结语让学生概括,结论让学生验证,公式让学生推导,难点让学生突破等,尽量让学生自己发现有所创新。如教长方体的认识,可让学生观察抚摸自己手中的长方体。让学生自己发现长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是长方体(有时有相对的两个对面是正方体)对面相等,有八个顶点,十二条棱,相对的四条棱长度相等。又如教三角形内角和,先通过让学生猜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再通过学生量一量、拼一拼、折一折,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2.2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法"将数学作为一个现成的产品来教,留给学生活动的唯一机会就是所谓应用。"我国传统的教法也是从"一般——特殊"的演绎式教学,"一题一例"老师常常先给一个定理或定律,再给学生一个标准,然后依照定理来讲解实例,向学生证明该标准的正确性。单纯的这种"模仿数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只能"模仿"而不利于"创造"。如,邱老师提出了尝试教学法,相信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进行先试后导,先讲后练,老师引导学生尝试,然后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去探索例子背后的相关的共同规律,从而推导出定理或定律。这种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动思考,有益于发散思维即求异思维的发展。因此,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改变单一的演绎式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开阔、更全面地进行思考,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发展个性品质,培养创造精神
良好的个性品质是学生健康学习的重要保障,是学生素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一切教学活动,要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发展学生个体才能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3.1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观念的价值,首先应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看待问题,有坚强的心态,不怕困难,勇于进取。
3.2质疑问难,课堂上留一个机会让学生质疑问难,学生能提出一些问题,当然有的问题提得有价值,有的很离奇,甚至可笑,但学生敢于提出,说明学生是积极参与思维,应当认识对待,不能随便苛骂、嘲笑,应爱护和培养儿童的好奇心,让他们多提一些问题。质疑问难是创新意识的萌芽,鼓励他们大胆质疑。
3.3分层教学,因人而异有利于个性发展。设计一些不同程度的发展题来满足不同程度的同学,以培养他们的意志和学习的独立性。如:统计、自编应用题、一题多解、非常规性问题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通过小组讨论,起到互补作用,又培养学生的竞争、 精神等。
总之,学是核心,导是关键,相信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落实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再创造"活动,发展个性品质,培养创造性人才。行为·意识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