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论“课程思政”理念下的《基础日语》教学设计

时间:2024-04-24

陈 蓓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0)

1 《基础日语》进行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基础日语》是日语专业课程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以笔者所在的桂林理工大学为例,它贯穿大一大二两个学年,周课时一般为8课时,占低年级日语专业课课时总数的一半以上。《基础日语》的授课教师是与学生见面最为频繁最为亲近的教师,这门课的教学质量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日语水平,在思想政治方面对学生的影响也最为直接。***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基础日语》作为高校日语专业课程体系中最为重要的基础课程,不仅是有必要,也有条件有资源种好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田。

2 《基础日语》课程思政的目标和原则

既然各门课都要守好自己的一段渠、一片田,说明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特点。那么在专业教学中履行课程思政理念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基础日语》作为一门外语课程,除了教授语言知识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标是立德树人,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另外,在日语专业新生的入学问卷调查中发现,80%以上的学生是因为对日本动漫、音乐、游戏感兴趣才接触日本文化并学习日语,他们总觉得外国的月亮比较圆。所以《基础日语》作为学生进入大学阶段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程,还应该承担起提升学生文化自觉和自信的重担。

课程思政固然重要,但一味地为了思政而思政,反而会影响教学效果,甚至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所以,在《基础日语》课程思政的设计中应遵循“润物细无声”的原则——把思政教育内容融入专业知识的教学,使两者有机结合,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

3 《基础日语》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

基于上述《基础日语》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实施原则,笔者结合日语专业大一上学期《基础日语(一)》的教学经历,对课程中的思政内容设计如下几点。

3.1 入门阶段——日语中的假名

此阶段思政教育的主要目标为通过介绍日语中假名的由来让学生明白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觉和自信。具体融入方式如下:在学习语音之前,先介绍日语文字的构成,由此引出日语假名的来源:一般认为,直到平安时期(794~1192),日本人才根据汉字创造出片假名和平假名,从而慢慢有了自己的文字。平假名由汉字草书简化而来,片假名来自汉字楷书的偏旁盖冠。通过演变的小视频和图片让学生形象地了解中日文字之间的紧密联系,感受汉字的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3.2 入门阶段——日语中汉字的书写和发音

本阶段思政教育的目标为通过对比中日两种文字中的汉字,让学生了解中日两国在汉字词汇上的互相影响,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同时包容、吸收外来文化的美德。具体融入方式如下:在前一阶段语音学习的过程中,作为发音练习,学生们会接触一些日语单词。首先让学生观察日语单词中汉字的特点,从书写和发音两个角度让学生归纳日语汉字与中文汉字的联系和区别。由此引出中日汉字词汇之间的互相影响:在中国的汉字传入日本之前,古代日本并没有自己的书面文字。汉字传入之初,日本民族借用汉字的形和音来记录,出现了“万叶假名”。随着中日交流的日渐频繁和广泛,中国不同时代的汉字、汉语、文化知识不断地被日本人吸收,并与日本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时至今日,日语里的一些汉字还保留着中国古汉语的意思和用法,比如:走る(跑);歩く(走);去る(离开);可憐(可爱)……但中日之间汉字词汇的交流并不是单方面的,现代汉语中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词汇其实来自日语。比如:思想、政治、经济、文化、写真、便当、料理、生活……通过这样的介绍,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中日文化之间源远流长的关系,同时也能在提升文化自信和学习日本对外来文化的包容之心。这也是作为一名外语学习者必备的素质。

3.3 中日社会现象对比类

《基础日语(一)》第二课的主题为《私の家族(我的家人)》。从专业知识的角度而言,本课的主要学习介绍身边事物及人物关系等的表达方式。但课文专门在课后文化小知识环节介绍了日本的少子化和小家庭现状。结合这一知识点,本课思政目标为通过对日本少子化、小家庭化、养老困境等社会问题的介绍,引导学生反观中国的社会现状,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一国家层面价值目标的理解。具体融入方式为小组讨论式。以翻转课堂的形式,在课前把日本少子化、小家庭、养老现状及解决方案等相关资料发给学生学习,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围绕自己的家庭和我国的现状展开讨论并在课堂上发表观点。除此之外,第六课和第七课的内容涉及到了旅行和购物,可以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同样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反思近年来中国游客海外游的购物热以及一些不良习惯,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3.4 中日传统文化对比类

在《基础日语(一)》的课文中,很多章节都对日本传统文化进行了介绍,而其中相当一部分都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第四课的日本传统节日、第八课盂兰盆节和年末的送礼习俗、第十课的日本料理、第十一课的和服和第十二课的相扑等体育运动,都可以和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对比学习,以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传统美德的热爱继而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意识。以第十一课的和服为例,具体融入方式如下:先通过图片和小视频介绍日本的和服,指出和服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地位已经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特别说明日本人穿着和服的场合以及各种讲究。然后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中国具有代表性和国际知名度的传统服装是什么?大家平时会穿着传统服装吗?由此引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的思考。其实日本的和服的样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汉唐时期中国服饰的影响,但和中国的汉服相比,无论是布料、样式、花色还是文化内涵上又有很多区别。借此对比学习的机会,学生不仅学习了日本的传统服装,也重新认识了中国的传统服饰,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对外国的巨大影响,同时也能意识到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传播的重要性。

作为一门外语类的专业课程,《基础日语》主要从提升学生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以及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理解等几个方面和思政教育内容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力争为相关专业的课程思政做出良好示范。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