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乡村美术基础教学中艺术素养与创意的提升

时间:2024-06-02

冉隆福

摘要:在深化教学改革的今天,在乡村美术基础教学这一块,如何来缩小城乡差距,提升乡村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意,是当前乡村美术基础教学中不可忽略的。

关键词:乡村美术;基础教学;艺术素养;创意;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288-01

作为一名山区小学美术教师,多年来,在我的认识中就是教师在黑板上画画,学生在底下跟着画,照本宣科。学生工具材料仅仅只是一支铅笔和一本图画本而已,就是参赛作品也多是老师想法较多,对于艺术素养与创意对于学生来说基本是无从谈起。通过几次培训,使我对美术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人们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有一定的作用。在新时期,小学美术教程与价值也有新的内涵,《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教育的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坚信每名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能力,所以,应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织好当地有效的资源,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要注意课程内容的层次性要适应农村学生素质,同时要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当然也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让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发展美术实践能力,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孩子的人格。

美术基础教学在过去很长时间里,不论是哪一个学习阶段,都盲目地追求所谓的学院派;并以一成不变的程式化的教学模式,只重视基本功的训练。有的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描绘能力,但更多的是刻板地追求画面内容的模仿,完全以写实为依据,整个作画过程是被动地描摹对象,而对有关画面所需要的艺术形式一无所知,这样的现象在乡村就更为突出了。这样一来,作品难免会陷入毫无生气的状态,缺乏灵气。对我们自身而言,也就永远不可能架构起从生活到艺术的桥梁而达到艺术的彼岸。在这期间也忽视了对学生主观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及艺术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抑制了学生的个性特长与艺术创新的发挥。

那么,我们应该通过什么途径来改变这一现状呢?任何人所具备的艺术素养都不是先天就存在的,都是需要后天在艺术创作或艺术欣赏的实践历练中,逐步锻炼和培养的。除了要多学习、多研究各种艺术形式和艺术流派,各种艺术形式之间都存在有机的联系,除了学生自身对各种艺术形式培养要有一定的兴趣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乡村当地独有资源优势的正确利用和引导。才会有助于艺术素养的提高,培养起高尚的艺术情趣。

如何在乡村美术基础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与创意?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自己的审美趣味,通过多媒体等手段来扩大学生的视野

如果没有正确的观念作指导,鉴赏者就不可能领会艺术作品的艺术美,也不可能接受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倾向。欣赏音乐,需要有会听音乐的耳朵;判别形态的美,就需要有锐利敏感的眼睛;想要接触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艺作品,就需要阅读它们、品味它们,借此来锻炼自己的形象思维能力。所以通过提高审美趣味,加强审美感受,有益于学生的艺术素养与创意以及他们的身心健康。

2.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向那些具有某种专长的人学习欣赏这方面的知识,往往专家的意见可以影响甚至改变我们自身的兴趣和观点。对艺术作品进行具体的分析、讲解,有助于人们加深对作品的认识、理解和感受。但在乡村美术教育中应注重开拓学生的视野,结合当地实际教学资源,才能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智慧的可持续发展。

3.充分开发利用乡村当地的独特资源,大胆尝试,尽可能做到城乡优劣互补

城乡孩子在教学资源、空间视野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在广大的乡村中也蕴含丰富的自然资源。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资源,需要我们自己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去开发利用。总的来说,作为一名乡村美术教师就要大胆去尝试,用有限的资源去开拓乡村孩子们无限的想象和创意。

4.多方面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得到更多的艺术享受

艺术具有享受和娱乐的价值。注意艺术修养,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得到更多更高尚的艺术享受,从而增强对生活的情感。这样,在群体中的形象也将更加丰满、更富有人情味,从而更快的融入群体。

5.培养道德情操

艺术具有道德的价值。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对自己道德观念和人生选择方面有着的重大影响,学生可以通过进步的艺术形象,吸收进步的道德观念,逐步培养道德情操。艺术可以陶冶情操,可以提升人的修养。陶冶情操这一境界就要求主体本身具备优良的品行,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能够体会这期间的美感。不论是艺术领域的美术,还是音乐戏剧等,均需要能感受艺术的本体与潜质。

为了在基础美术教学中更好地培养乡村孩子们艺术创新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改善。

5.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即逐步完善教学设施、教学方式等,如宽松的心理环境,给予每个同学表现的机会,考试方式与内容尽可能灵活等。

5.2注重创造性的个性塑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特长,教学中应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好奇心,解除其对回答问题的恐惧心理,多鼓励学生的独立性和创新精神,并树立榜样,重视非逻辑思维形式。

5.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进行创新思维方面的训练,如发散思维训练、推测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头脑风暴训练等。

因此,在美术基础教学中,多注重艺术素养的提升和创造性思维活动训练,所以培养创造性人才是我们的重要目标。当然,对于具象绘画而言,写实的基本功是非常重要的,是体现作者审美思想的重要手段。没有良好的艺术表现手段,也就无法成就高质量的艺术作品,但又不能作为纯技术的训练,一味地追求画什么像什么是远远不够的,应学会运用艺术的手段去表达自己的审美理想,注重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需要从现象和现实中升华才能逐步进入艺术创造的境界。

作为一名乡村美术教育工作者,不但要朝着新课程的目标迈进,在美术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进行改革实践,使美术课堂教学不断规范化、合理化。还要做到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美术,充分利用好身边的资源。为了孩子的成长,我们应该走出误区,活跃课堂,勇于探索,为他们具有健康高尚的艺术修养提供养分,让每个孩子都能挥动画笔,闪现个性,迸发出智慧的火花,绘出自己美好的前景,让每节美术课堂都充满活力和魅力,显示出乡村艺术那多姿多彩的美丽。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