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吴青青 朱勇
摘 要:以池州学院为例,介绍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统计学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师资力量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其他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统计学;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26.075
统计学是关于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论科学,是通过对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等手段,以达到推断所观测对象的本质、预测对象未来发展等的一门综合性科学。统计学既自成一学科体系,又是其他学科的基础课程,以至于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既要清楚自己的课程目标,又要把握好统计专业学科的教学目标。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感觉统计学课程枯燥无趣。特别是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数学基础比较薄弱,导致学生的这种想法更强烈。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宗旨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这就不仅要求学生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扎实,而且还要有服务社会的实践能力。而统计学作为一门综合的方法论课程,其实践教学在培养统计应用型人才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但当前统计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导致统计学的教学效果不太理想。本文将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师资力量三个方面分析统计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对统计学的教学改革提供一点思路。
1 统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内容方面
1.1.1 数理基础知识成为学习障碍
统计学的方法论部分多以数理知识为基础,而大部分院校在第四学期才开设这门课程,这导致我们在统计学教学中涉及到诸如概率分布、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等知识点时,很多学生表现出一片茫然的神态,有些甚至有抗拒的情绪。这说明学生的数理基础知识没掌握好,或者说已经忘记了他们学习概率论时的数理基础知识,必然会使授课教师讲解理论知识时很被动。
1.1.2 案例讲解中的案例千篇一律
随着统计学科近年来的不断发展,授课教师都意识到案例讲解的重要性,但是所讲解的案例大多来源于教材或是互联网,案例内容和模式千篇一律,很多案例数据对学生来说就是“印象派”的数字。久而久之,不仅授课教师讲起来无味,学生对内容的兴趣也不高,也就很难深刻掌握所学的统计方法。
1.2 教学方式方面
1.2.1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课时分配不尽合理
统计学课程安排的课时一般为48课时,理论教学40课时,实践教学8课时,由此可见实践教学课时只占一小部分。实践教学强调“远离课堂,回归课堂”,较少的实践教学让学生很难有机会离开课堂,或者说离开课堂也很难出实践成果。处于这样的两难境地,实践课大多成了课程改革的摆设。同时,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消化也达不到预期效果。这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以服务社会为导向的“并重型”人才目标是矛盾的。
1.2.2 理论教学与统计软件教学脱节
统计学是一门非常实用的方法论学科,即学生从课堂上学的知识是可以直接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当前统计软件教学如何配合理论教学同样也是授课教师所面临的比较棘手的问题。一方面体现在软件教学时间如何安排,另一方面体现在该选择何种统计软件进行教学。
我校在安排统计学这门课程的时候只有多媒体教室,软件教学的模式是教师通过多媒体进行软件演示,学生只能坐在讲台下看着教师演示, 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由此可见这样的软件教学效果不尽人意。人大版《统计学》教材的内容在布局上比較合理,涉及到方法论的章节基本都是有软件教学示例,教材中案例基本上使用Excel软件进行处理。当然Excel软件的功能是很强大的,但是统计学课程是其他统计学专业课程的基础,有必要在不同的方法理论讲解时介绍相应比较对口的软件。比如,对于描述性统计分析,Excel和SPSS软件即可做到,而像时间序列分析章节可以配用EVIEWS 软件进行教学等等,具体分配可参考表1。
1.3 师资力量的匮乏
近年来,一方面由于高校规模扩大,招生人数增加;另一方面由于统计学专业建设的自身特性,尤其是在不发达的四五线城市,招聘的统计专业学历的教师较少,导致师资力量跟学生规模不匹配。在这种统计专业教师匮乏的情况下,往往使用专业相近的教师教授统计学课程,而这部分教师由于统计实践经验的欠缺,对于课程的教学往往仅限于课本教学的摸索,对于统计分析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难以灵活把握,这样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 提高统计学课程教学效果的对策
2.1 合理安排统计学课程开设时间
由于统计学对数理基础要求比较高,而数理知识对大部分学生来说都是比较难掌握的,因此对于统计学课程的开设时间最好安排在概率论开设的下一学期。这样学生对数理基础知识点的掌握不至于遗忘的太多,学习统计学课程时也心有余力,授课教师讲解统计学内容时也就不那么被动。
2.2 以服务社会为导向,以实际案例为教材
所谓以服务社会为导向,以实际案例为教材是指除了授课教师讲解课本上千篇一律的案例外,还可建立一些本土的教科书式的案例。而这些教科书式的案例完全可以通过学校与当地企业合作、学校与当地政府的合作方式,以科技扶贫,生态创新等等主题的统计实践来获取。这样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当代大学生身上的社会责任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统计实训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统计学课程的学习兴趣。
2.3 增加统计学实践课时
鉴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正在建立以服务社会为导向的“并重型”人才目标,实践课时的增加迫在眉急。只有这样,才能让授课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带领学生 “远离课堂,回归课堂”,使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交相辉映,让“学以致用”发挥到极致。同时校方应努力促进与当地政府,当地企业的合作关系,建立相应的实践培训基地,促进地方产学研的融合,才能真正发挥实践教学服务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2.4 强化统计软件教学
统计软件是统计实践的操作工具,因此强化统计软件教学是很有必要的。其途径主要是通过训练学生的软件操作能力。这就不仅仅要求授课教师只是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演示,更需要敦促学生实际上机操作,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建议高校在安排统计学课程时可以配给相应的实验学时,相应的实验学时可以参考表2。
2.5 壮大师资队伍
统计学授课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还应具备统计专业实践操作技能,因此对统计学教师的招聘要求比较高,大部分高校都要求博士学历,对于四五线城市的地方应用型高校很难招到专业教师。因此,学校可以开启自培模式,培养对统计学有兴趣的教师投入到统计教学工作。关注专业教师成长,为更多专业教师提供培训和学习的机会。促进产学研合作,使教师能够体会到教学相长的乐趣。
3 结语
统计学课程是统计学专业的基础专业课程,其所涉猎的知识点比较丰富,所包含的方法论相对于其他专业课来说比较简单。在高校统计学实践教学改革的大潮中,统计学课程教学过程显现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棘手,其改革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徐秋艳,万秋成.高校统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讨[J].统计与决策,2006(11).
[2]赵晓,童智锦.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统计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林区教学,2015(9).
[3]贾俊平,何晓群,金勇进.统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